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夜流光尽 » 90 吉时

90 吉时

    崇义二年四月初二,崇义帝下旨,常宁郡主顾元淼入宫为皇贵妃,四月十六日行册封大典,仪仗比照皇后。

    当朝皇后并未行册封典礼,反而是皇贵妃得享尊荣。朝野上下感念顾元淼护国有功,并无半点质疑,纷纷赞誉有情人终成眷属,催促礼部抓紧操办婚典。

    镇国公府前院,宫中送来的聘礼已经堆满了整个庭院,顾元淼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这些她都会带进后宫,一件也不带去连洲。

    夏嬷嬷欣喜道:“姑娘,嬷嬷看过尚衣局送来的袆衣,果然和皇后一模一样,凤冠也同样是九龙四凤冠。”

    顾元淼露出笑容,敷衍道:“是啊,用了不少心思。”

    夏嬷嬷见她如此,知道她心中不快,收敛笑容道:“嬷嬷知道了,会把嫁妆准备好,不至于折了镇国公府的体面。”

    顾元淼嘱咐道:“嫁妆全部都用皇家历年来的赏赐,怎么来的就怎么还回去。”

    她转过头对狼卫首领顾易道:“十六那日,安排四千狼卫,甲胄齐备送嫁。”

    高俊彦走过来,笑道:“阿淼这是出嫁还是示威。”

    顾元淼忧心忡忡道:“我已经接到密报,赫布汗的四十万大军朝着永固城去了,诚亲王恐怕挡不住。”

    高俊彦揶揄道:“你起初还说要找赫布出兵,帮忙脱困,没想到你还没开口他就主动出手了。”

    顾元淼摇头道:“俊彦哥哥不要小看了赫布此人,他年年出兵都是为了试探我。他一直在等待时机,等待我松懈。这一回我不在永固,他会倾尽全力。不是此前儿戏一般的缠斗,而是货真价实的生死之战。”

    “此事阿淼和你家皇上谈过没有。”

    “他心存侥幸,想先把婚典办了,担心我一离开元京城就寻个借口不回来。我此刻不能离京,只能另做打算。走吧,将军们已经在议事厅等候。”

    顾元淼和高俊彦并肩走进议事厅,军中将领已经齐聚。

    顾元淼在主位坐下,朗声道:“诸将听令,永固之战已不可避免,即刻清点人马辎重,分批出征,每日报告行程。”

    四月十六日,顾元淼寅时三刻即起,香汤沐浴,雪脂净身,之后将青丝高高挽起,戴上沉重的九龙四凤冠,一层一层穿上素纱中单,黻领、朱罗、彀褾、襈、裾,深青蔽膝和袆衣,系上玉革带,套上青色加金饰的袜、舄,再描画出精致妆容。

    宫内局派出的女官们忙得脚不沾地,水都没顾上喝一口,终于将顾元淼装扮齐整。

    夏嬷嬷看着盛装的顾元淼,又是赞叹,又是心酸,抹了一把眼角的泪花,急忙给女官们打赏。

    皇家嫁娶并无迎亲一说,更何况顾元淼的名分是皇贵妃而非皇后。卯时末,礼部的官员齐聚镇国公府,崇义帝派出的全幅皇后仪驾也到了门口,顾元淼拜别先祖的牌位,走出了镇国公府的大门。

    这也算是把自己嫁出去了,顾元淼自嘲的笑了一下,随后接过阿丽娜递过来的龙凤团扇,遮住自己的惊世姿容,踏着红色喜毯,登上了凤车。

    迎亲正使礼部张尚书高呼一声“吉时到!起驾!”

    全副皇后仪驾在前,五色旗幡在晨风中招展,各色伞盖和团扇引人注目,御林军手持仪刀金钺御仗金瓜威风凛凛。

    八匹红马拉着八宝云纹金凤车,缓缓前行。凤车后面是镇国公府的妆奁,足足一百二十八抬,披红挂彩,绵延上十里,抬夫都身穿红衣,喜气洋洋。最后是四千狼卫,全副玄甲,马头上和人胸前均系着红花,喜庆盈盈。

    锣鼓喧天,唢呐高昂,十里红妆,流光溢彩,元京城的百姓聚集在皇城西侧瑞禧大街,欢欢喜喜送镇国大将军嫁入皇家。他们觉得镇国大将军守护天兴多年,只有皇家才能配得上她的功勋卓著。

    顾元淼独自坐在凤车里,周遭的嘈杂喧闹与她格格不入。今晨整个镇国公府一片忙乱,无人关注永固城汇报军情的信鸽有没有按时到达,她有些担忧。

    赫布汗在元京城做了五年质子,对天兴的风土人情了若指掌,也暗中招揽了不少能人异士入骆驰为官,入主天兴的野心昭然若揭。

    顾元淼转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头上的九凤冠比起常戴的头盔来说,并没有重多少,但是压在头顶正中,又有那么多步摇,动一下就晃个不停,实在是让人憋屈得紧。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远远传来,打破了迎亲鼓乐的喜庆。凤车没有停,依旧沿着瑞禧大街向皇城进发,围观的百姓们却不安起来,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元京城的百姓多少见过世面,今日这样重要的日子,能够策马在元京城内疾驰,只可能是信使。

    “镇国大将军,兵部紧急军情呈报!”信使不顾一切冲入迎亲队伍,急得张尚书一阵斥责,御林军慌忙把信使拖下马,他只好冲着凤车拼命大喊。

    顾元淼眼睛一闭,心里喀噔一声,兵部的信鸽按时抵达了,看来不是什么好消息。

    “停车!”顾元淼在凤车内大声道:“呈上来!”

    张尚书急忙道:“娘娘,今日不可,误了吉时是大事。”

    顾元淼厉声道:“兵事才是国之大事。”

    凤车停了下来,阿丽娜接过信使手中的密信,送入凤车。

    顾元淼取下一根金凤簪,挑开封口的火漆,看了一眼,手微微抖了抖,随后站起身,掀开垂帘走出凤车。

    百姓们在四月的晨曦中见到了女神,凤冠袆衣令她端庄华贵,绝世容颜精致如画而又艳光照人。百姓们高呼“娘娘千岁千千岁”,不由自主跪了一地。

    顾元淼嫣然一笑,如春花绽放,美艳而不失坚毅果决,还有一份难以言明的悲壮。

    她朗声道:“张尚书,今日入不了宫啦。待到凯旋之日,再铺这十里红妆吧。”

    说完,顾元淼在阿丽娜的协助下,当众摘下头上的九凤冠,除下各式钗环,一头青丝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狼卫牵过顾元淼的黑骏马,顾元淼将袆衣脱下,扔到凤车上,披上一件黑色大氅,翻身利落上马,下令道:“狼卫听令,即刻随本将军出城!”

    四千狼卫一把扯下胸前的红花,跟随着顾元淼疾驰而去,顾元淼的青丝在风中飘拂如柳丝,蹄声震碎了元京城的春天。

    新晋皇贵妃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弃十里红妆不顾,绝尘而去。百姓们敏感的预料到边境战事危急,惶惶不安的散去。

    卯时,崇义帝便已经穿上了全套吉服。

    他虽然已经有了皇后,却从未办过正式的婚典。十多年前,他就暗暗许下心愿,一定要用天兴最隆重的典礼迎娶心爱的姑娘。

    如今他终于做到了,心爱的姑娘凤冠袆衣,正乘坐着华贵的凤车一步一步向他走来。

    崇义帝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当年,那个十六岁的少年,每次去见他的心上人之前,都是精心装扮,都是心生欢喜,都是唇角含笑。

    心逸总管轻笑道:“皇上今日精神抖擞,皇贵妃见了一定喜欢。”

    崇义帝笑弯了眉眼,朗声道:“走!去至正殿迎她。”

    刚到至正殿,便有兵部尚书冲到御辇前,一跪不起。

    崇义帝心中一凉,连忙命心逸总管把人拉起来,之后颤巍巍接过密信,拆开一看,只有八个潦草的字:“永固城破,诚亲王殉”。

    兵部尚书急促道:“臣已经遣信使送了一份给大将军。”

    崇义帝叹息道:“你就不能等今日婚典之后再给她。”

    兵部尚书一怔,呐呐道:“永固筑城三百多年,从未破城。永固以南,一马平川,再无山河之险,军情一刻也耽误不得。”

    崇义帝自言自语道:“朕不过是想办一场婚典,这点时间都不给朕。”

    兵部尚书道:“大将军虽然已经安排大军先行出征。但此时变故突生,只有大将军亲临,才能振奋士气。”

    话音刚落,礼部鸿胪寺少卿气喘吁吁跑来,高喊道:“皇上恕罪,皇贵妃接到兵部密信之后,除去凤冠袆衣,带着四千狼卫出城了。”

    崇义帝心道,她连句话都不留给朕就弃婚而去,未免太过无情。转念一想,永固的情势一定是万分危急,才逼得她如此决绝。想到这里,多少有些欣慰,她毕竟是为了他的江山拼尽全力。

    崇义帝对兵部尚书道:“你派人传信给大将军,务必等朕去送行。”

    崇义帝换了戎装,在近卫簇拥下出了皇城,却见董皇后一身戎装,骑着马在门口等待。

    “皇后这是何意?”

    董皇后满面含笑,柔声道:“臣妾得知皇贵妃为了国事,不惜推迟婚期,感动不已,一定要去敬上一杯酒,祝她早日凯旋归来,之后安心入宫,与臣妾一同服侍皇上。”

    崇义帝大感欣慰,点头道:“此去艰险重重,阿淼又是个不惜命的,你好好劝她,定要平安归来。”

    元京城西北二十里,有天兴最大的辎重库。

    顾元淼早已洗去精致妆容,换上了铠甲,接到传信说是帝后二人亲临,急忙带着阿丽娜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