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朝 » 第四章 清虚观云起

第四章 清虚观云起

    日子就是这样安逸且无所事事,何起云已经努力过,但总觉融不入这种生活,如果不是有上官倩,他都要想念过去了。

    这一天何起云边弄着石板烧喝上两口,边看着上官倩在开心的跳飞机格,突然就看见府中管事向他走来。

    这是这么久以来,管事第一次有事要请示,其实别说他了,整个府上都是闲人。

    “官家,封邑里有田客与土司起冲突了。”

    “起冲突不是应该找公……,官府管的吗?怎么来找我?”

    “官府?”

    “官家的意思是报官吗?”

    “难道不应该?”

    “嗯,老仆认为要不按常例先派人去了解一下,看能否化解,如果不行再找士绅从中斡旋,实在不行再找官府调解?”

    “好吧,既有先例,那就按先例去办吧,老费你安排就是了”

    何起云根本不知道在古代有“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的说法,在这地方上除了赋税、兵役等大型皇权政策外,其实乡村处于相对自治的状态,蓄私兵搞私刑这是普遍的事,尤其是宗族与宗族的私斗,村与村的私斗,土司间的私斗等更是频发,官府的态度是只要不是造反不告状就行。

    这次若非与之起冲突的是土司,处理比较麻烦,老费都不来禀告何起云了。

    说到土司,这也是比较特殊的存在。

    土司,又称土官,是朝廷在一些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朝廷的本意是采取“以土官治土民”,即封赠边疆各族首领官爵以统治本族人民的办法。

    所以在政策上给了很多特权或是说照顾,土司除了对朝廷负担贡赋和征发以外,在其辖区内依然保存传统的统治机构和权力,连科举都设有专门的名额。然而即使这样,土司往往也因相互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乱,影响地方稳定。

    少数民族并不仅指现在的五十几个,据闻在建国之初统计出了四百多个,那么或许在并不怎么流通融合的古代就更是多的数不胜数了。

    而何起云的封地是在高陵郡,地势复杂地形特殊的高陵郡内据说聚居了大大小小不下百个土司,如此之多的土司,很难避免与之有接触,何起云那小的可怜的封土居然也与一家土司接壤。

    “等等,我亲自走一趟”无所事事的人都想要没事找事,这事自己来了不是求之不得吗。

    何起云也出过府门,但人生地不熟还觉着不如呆在家里,曾和上官倩秋游,也无非了去柳堤放放纸鸢,或是登高喝个茶,三两次之后门都懒得出。

    “官家无须亲至,老仆……”

    “无须多言,前面带路”

    “官家是骑马还是驾车”

    “这个,嗯,封地离此有多远?”

    “三四十里路”

    “驾车吧,嗯,车厢内垫多层垫子”何起云已开始练习骑马了,但还不得要领,顶多跑上三两里路,这身体就得散架,这坐马车的心酸也是一言难尽。

    何起云终究还是没去成,这路途并不遥远但路况实糟糕,颠簸他忍了,可车子才走出几里地就坏了,一边车轮转不动差点翻车了。

    仅三四十里之距,就被劝退了,这放在现在没法理解,何起云也提出徒步走路去,但算算时间回程就得摸黑,古代在荒外走黑路存在很大风险,农户猎人落黑后非必要都不出户,何起云听劝也没坚持必须去冒这险。

    堂堂镇国将军府仅备两驾马车,豢养着六匹马,马车坏了一驾,这马也是老的老弱的弱,还有一匹怀着崽,强壮的也就两匹,何起云见此状况只得安排老费带着几个家丁去处理封地冲突的事情,他则找到了别的事做。

    不想出门和受限不能出门是两回事,何起云除了继续练骑术之外,便开始研究改良起这马车。

    何起云拿出了那套已经封油的工具,本想着已是堂堂镇国将军,用不上这些东西了,没想到才没几天就又拿了起来,还好荒废的时日还不久,手上技术还没生疏。

    府上没有专门的修车工,都是由车马夫兼职的,现在高级技师的钳工出手,这不是专业的车马夫只能打打下手。

    出乎何起云的意料,他折解车轱辘后居然发现了类似于轴承的东西,是两个铜套,一个套在车轴上,一个套在车轮,相当于一个滑动轴承。

    这些东西在古代的叫法为毂与辋,是通过轴套之间与车轴之间滚动运动来转动车轴。据说,古人通常会在车轴与轴套之间加入些动物油来润滑,以减少摩擦力。

    但由于润滑油太过原始,密封工艺又达不到要求,这滑动轴承的精度又极低,不够圆光洁度又差,铜的材质又糙,耐磨性相当不理想。

    所以车轮运转后由于高速加上载重,车轴发热以后,滑油流尽,就成了轴承的干磨,车轴构件发热,轴承过热出现烧死现象从而造成马车单边急刹车,车轴损毁将后导致翻车,这种普遍的情况一直持续到近代才得到解决。

    古代战车在战场上,自损率可并不低,久经沙场的老将都尽量避免战车长距离的对阵冲杀。

    “这不行呀,修好也用不了几天”何起云一眼就看出症结所在。

    “阿廖,阿凯,你俩把这车装好,先顶着用,我去做个滚珠轴承,嗯,滚珠的好还是滚柱的更适用呢,算了,都做一套试试”前面的话是对车马夫阿廖和阿凯说的,后面的是自己嘀咕,说着收拾工具就找材料去了。

    不管是滚珠轴承还是滚柱轴承,结构都很简单,都是一个内套一个外套,中间加上圆珠或是圆柱,但不管是内外套还是中间过渡的圆珠圆柱,对于加工的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不然转动起来有跳动或者摩擦很大甚至转不动。

    画了几个简简单单的零件图,工差都没标,然后带着仆人阿来就去了市集找铁匠。

    不管他怎么说,铁匠做出来的都差强人意,最后拿着几只粗坯子自己回去加工挫磨,好不容易弄出了个半成品,发现这轴套开裂了。

    打是打造不了,只好开模整体锻铸成型,这材质也不够硬,得要重烧铁水添加些别的元素,再热处理一下增加硬度和韧性才行。

    多得学了几年材料应用学,不然还真是连个普通的轴承都做不好。

    这时候他想起了铁棍道人,因为他想起铁棍道人那里有太多的材料了,似乎什么都有,还好没有一时冲动就人家赶走了,不然都不知道上那找东西添加了。

    在古代,没有人比术士拥有更多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了,这收集而来的材料林罗满目,多得都惊愕了材料专业学毕业的何起云。

    这铁棍道人的收藏称之为材料库一点都不为过,难怪术士在古代都可以号称为材料研究实验员了,还经常以自身做尝试,着实让人敬佩,炸药,点豆腐的卤水,可都是这些人捣鼓出来的。

    “不是说不练了吗,怎么又来了”铁棍道人见何起云来了没好气的说道。

    “什么态度,这是将军府,我想来就来,对了,通知你一下,你这里的东西我征用了”

    “什么?”

    “你可以走了,这里不收留你了”

    “?”

    “愣着干嘛,走吧,去帐房支点钱,东西就不要收拾了”

    “你!”换成是铁棍道人的脾性,他就要暴起了,可他还是格局如山巅气度如深渊的清虚,便忍了,腆着脸留了下来。

    “不走就给我打打下手,本将军告诉你,有些东西不是这样用的,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是往身上用的”

    “你是将军你说的都对,我倒要看看你能弄出什么花样”

    “那你看好了,记住少说话,我做事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在旁聒噪”这就是高级技师的威严,这就是行业权威的态度,连清虚都对他刮目相看,有底气有看家本领在身的人就是不一样。

    话不多说,说干就干,首先是建模,这个对何起云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建好模然后带着材料直奔铁匠铺。

    然后是炒钢,炒钢顾名思义就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和液体状,然后加入矿粉,同时不断搅拌鼓风,令铁水中的硅、锰、碳等物质氧化,最终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去渣后获得熟铁或钢。

    只有理论没有炼钢经验的何起云,试验了几次才得到想对满意的毛坯,这并不是目测出来的,而是他用自己的方法去测试过硬度。

    有了毛坯接下来就是精加工了,重操旧业这熟悉的感觉回来了,凭着让旁人无法怀疑的手上功夫,何起云手中的锉刀首次在大成朝大放异彩,历史上第一只现代化的轴承自此横空出世,马车从此进入革新时代,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只轴承,只是何起云还没意识到。

    历时一个月,一驾经过核心改良的马车终于问世,何起云将其命名为:云轫。

    云程发轫,将军府邸大门前一驾双马马车疾驰而起。

    “谁家的马车这么快,风驰电掣轱辘都快不着地了。”

    “车轱辘都出残影了”

    车速太快了,以至马停却刹不住车,首次试驾撞飞了半边街,人仰马翻车子都差点报废了,首试并不算成功。

    毕竟飞得快不算什么,慢得稳停得下来能够安全着陆才算真本事。

    得,又得研究套马车的制动系统。

    从此以后,世人皆知将军府的车速都开得飞快,将军府发出的车时常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