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朝 » 第十一章 乌金

第十一章 乌金

    万家团圆的日子,这是在那个朝代都是有的,但是也并不是说在这个日子里就都能万家团圆。

    皇室有皇室的无奈,但既然亨受了这个身份带来的尊贵,就必须承受失去一些寻常人才有的人之常情。

    就在过年前的上一旬,何起云便带着上官倩起程回郡王府拜早年了,当然这是在老费提醒下才有此一行。

    为什么不在过年的时候回去一家人去团聚呢,这是因为避嫌,虽然朝廷没有规定受封的皇嗣后裔不能相聚,但作为受封食邑的宗室一直在执行这个惯例。

    “王不对王”这是朝廷的明令,违者轻则交宗人府,重则视作谋反,这也包括父子,何起云的便宜父亲高平郡王与云中亲王,他俩虽为父子,但一年也只有在老亲王的生辰才安排聚上一聚,并且全程还要有朝廷指派的人在场。

    其他在京外的王,没什么特殊情况,一辈子都见不上一面,此外无旨不得离封地、无召不得进京。

    何起云这样有封邑的人,级别比不上王,朝廷似乎也没将他们看在眼里,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也为了不落下话柄,也都对相聚有所避忌,通常与别的皇族中人罕有走动,就连过年也都分开回去,平日时节都是送张贴代了问候。

    “最是无情帝王家,回家看看都诸多讲究,有意无意的设下这么多的条条框框”初次得知这些的何起云嘀咕着。

    “夫君,你说什么呢”

    “哦,没什么,对了,你之前说纳妾这事怎么没下文了”

    “这事呀,我看你整天在封地里不回来,我都寸常闲置,就以为你不需要了呢”自幼生长在家风端正,管教严厉的上官倩,自有大家闺秀风范,性子娴惠之外也相当淑女,“时常闲置”这四字一出口,内心羞耻感爆棚,头一次不正经说话的她,脸红得都要渗血了。

    由此也看得出来,上官倩对于何起云经常住在封地,是有点情绪的。

    “我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嗯~,我变了,哎呀,要死了,一定是被坏蛋夫君带偏的”上官倩感到没脸见人,头越来越低都要埋在胸口了。

    “碗里的饭都未食完,还想添,这是我的错,这些时日冷落了夫人,今天我要吃干抹净,一粒饭一滴汁都不剩,小茜、小芸,你们先下一下车”

    “夫君,你想干嘛”

    “想”

    “不行的,这是在马车上,还有路人呢”

    “做自己的事,莫管世俗”

    “停!夫君,我现在就给你纳妾,小茜、小芸你俩回来,夫君你挑一个,或许两个都行,回头纳妾礼我来补办”

    上官倩慌忙下车头也不回的挽着裙跑了,她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和观念,使得她还没有能接受这种程度的荒唐。

    “夫人莫跑”何起云也跳下了马车。

    结果越喊越跑。

    “小娘子,快到我的滚烫的怀里来,外面冷”何起云追着喊着,上官倩本来都停下来了,听闻撒腿又跑,但又怎么跑得过何起云呢。

    “嘻嘻嘻,我让你跑,这辈子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心”追逐嘻戏了一会,何起云握着上官倩的手说道。

    大白天的又有游人,被握着手的上官倩表示十分害羞,又听到这撩人的声音响在耳旁,那就更受不了了。

    “夫君,你,你放开”

    “为什么?”在何起云看来,这握手多正常的事,扭扭捏捏,怎么搞得像偷情被捉奸了似的。

    “你,你,你不要这样,有人看着呢,先放开,晚上房里怎么样都随你,这,这,哎呀,你放开”上官倩挣脱了几下都没把何起云的手摆脱。

    “倩儿,你怕人看到就不要闹出动静,引起人的注意”上官云闻言当即静止了下来,只剩下眼珠子在转。

    “夫君,你放过倩儿吧,我求你了”

    “晚上有的是你求饶的时候,嘻嘻”

    “哎,你坏死了”

    何起云执着上官倩的手,就在堤边散起了步,只是上官倩的身体都崩直了,还极力的试图用裙摆遮挡两人的手,那紧张样不比当初那头一晚。

    “夫人,这里挺多人的哦”

    “嗯”

    “大冬天的还游山玩水,这里的人雅兴挺高的嘛”

    何起云这就有点少见多怪了,但他还不算这个圈子的人不怪他,就这点温度这点风,对于文人雅士来说算什么,毕竟煮雪烹茶这种事都能传为佳话,并争相效仿。

    “嗯”

    “咦,那就是文会嘛”只见不远处的柳堤下,有人在围炉煮茶,有人抱琴浅唱,有人高谈阔论又或吟诗作对。

    “嗯”

    “夫人,你的手为什么出那么多汗”

    “嗯”明知故问,上官倩给了他一个小小的白眼。

    “那里好热闹哦,还有人往那里去,我们也去凑个热闹”

    “嗯,吓!”

    建在湖边的亭子里面或坐或站着七八个人,有男有女,男的带些书卷气看着并不呆,女的明艳动人可惜有点作。

    携美同游,这是读书人的一大爱好,而美人自古爱才子,才子佳人总是有说不尽的风流韵事。

    只是这置身美景又美人相伴,你吟首上坟的诗,真的合适吗?还有那位仁兄这是湖,关登山什么事?接下来那人,何起云都懒得吐槽了,大冬天的你吟夏天就算了,这晴朗的天气,那来的雨纷飞,还有飞燕又是什么回事?

    这摆明就是提前作好的,又或都作了几年可能都在不同场合显摆过了的。

    但这并不影响围着的人大声叫好鼓掌齐鸣的,还有那尚未走近就大声附和并趁势吟上自己一首大作。

    这让何起云对文人又多了种切身的了解。

    “夫人,我们回马车上吧,别着凉了”

    “要不再看看”

    “你喜欢诗?”

    “嗯,可惜我不懂耶”

    “哦,我也不懂,你喜欢那就再看看”

    “夫君怎么会不懂,你那首‘直下看山河’我就觉得很好”

    “呵呵,那不是……”

    “那诗听起来很顺口哦”上官倩听到有人吟诗,打断了何超云的话。

    “还行吧”这种打油诗,文学修养不高的何起云能一天写十首。

    “咦,林将军也来了”一身儒衫的老书生向何起云打了个招呼。

    “哦,那个,你也在呀,好巧哦”

    其实一点都不巧,这位曾经出现在上官家的老童生,从不会缺席这方圆几十里的各处文会,毕竟他作为读书人对诗比对科考还感兴趣,不然也不会几十岁了也还是个童生。

    而这位叫汪论的老童生对何起云印象深刻,毕竟何起云给过他同作一首好诗的机会,这首诗现在还都在小范围的传开了。

    “将军,此地景美人和、文风兴盛,将军又携夫人同游,为何不即兴吟上一首”

    “我不懂诗”

    “将军过谦了,来,我给你引见一翻”

    “不了,我们还要赶路”

    “人生路漫,不差这一点时间”

    “这话说得好,可我今天实在是没灵感”

    “即兴发挥,助个兴”

    “好吧,就当交些朋友”何起云看到上官倩期盼带点向往的眼神,只好应下露个脸了。

    “来,来,麻烦让让”汪论带着何起云和上官倩走进了亭子,正好这时有人吟完诗报完了自家名号。

    “大家安静一下,我给大家引荐一位新秀,‘直下看山河’就是这位林留青,林将军所作的”

    “即兴小作,不足挂齿”

    “林将军,你这诗补齐了吗”

    “补?哦,说来惭愧,在下才疏学浅,这诗也是偶有所得,始终未能补上”补什么补,何起云压根都不记得这回事了。

    “可惜了”

    “林将军今日有没有什么新作?读来与我等欣赏欣赏”

    “这就更惭愧了,我今日只是凑巧路过,顺道来一睹各位风彩的,倒是打扰各位雅兴了”

    “林将军,说话间灵感乍现,你听一下在下这首如何”

    “洗耳恭听”何起云暗道“佩服”,这些人真是一点展示机会都不放过,没有时机也善于创造时机,把握时机来表现自己呀。

    于是乎那位仁兄对着平静的湖水,吟出了天崩和地裂。

    “我不是很懂品诗,但这首无疑是难得的佳作”

    别看何气云口头表现得客气,实则其内心对这种蹭自己那点热度的行为相当不满。

    “巧了,这位大兄弟,听了你的诗后,我的脑子也乍了一下,让我也得了两句,我说来与诸位共享”

    “还有这种事?!我的诗竟到了如此境界,都能触动人了?!”

    “咳咳,这湖挺不错呀,如果我的句子不好,还请诸位多多指教”

    然后,牵着上官倩的何起云转身看向了远处升起氤氲水气的湖面,别说,留下给众人的两个背影仿佛容入了这个景色当中,这范足了。

    驻足片刻后,酝酿了一下的何起云充满感情的吟道:

    水光潋滟晴方好,

    上官倩儿慧且俏

    淡妆浓抹总相宜。

    吟到中间那句还深情款款的看着上官倩。

    “没了?”

    “没了”

    “当真没了?”

    “真没了”

    “这不完整呀”

    “世间之事又岂能尽善尽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好,当真应景”

    “淡妆浓抹总相宜,妙,妙不可言”

    “何只是妙,绝了”

    “好是好,妙也妙到绝,但不完整,不痛快,还有点憋气,不上不下的说没就没,读多几次我觉得胸闷”

    “我也有这种感觉,起手很高,收尾更高,但太快了,卒不及防就结束了”

    何起云可不管他们的感受,他在乎的是这碧有没有装到,显然,让他装到了,还装得很成功。

    没看到上官倩看他的眼睛都深情并且充满了崇拜吗?

    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是对女人容颜的终极赞美,而自家女人的崇拜,则是一个男人究极的亨受。

    何起云很受用,哄妻装逼一举两得,看来以后得多作诗了。

    “那个,汪老先生有没有兴趣帮在下补齐这首诗呢?”

    压力又给了老童生,听说没能补上的汪论回去后都病了一场。

    现场也没有人能䃼上这首残诗,而这首残诗也经常因被各路文人尝试补全而广泛的传播开来,林留青之名也因此为世人所知,毕竟这两句子实乃绝句,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好到了巅峰造极的地步。

    诗和名就以这种残缺又绝佳的方式,另开僻径的走红了,这是何起云万万没想到的。

    “将军与夫人真是天作之合,尤如神仙眷侣,真是善煞旁人”

    “这点你还真羡慕不了,在下先行告退了,这里风大,娘子,我们走”装完就走,可以让逼格升华,这个道理何起云很懂。

    “告辞”

    “告辞”

    何起云与上官倩走出亭子,经过人群时不知道怎么的,何起云突然举起牵着上官倩的手,然后说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那个女子不喜欢听心上人的誓言?而且还是这么有格调的表露心声。

    上官倩闻言娇躯一震,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破心防大胆的拥抱了何起云,何起云一个公主抱将其抱起,然后在众人的目光中远去。

    “我们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又不是见不得光,以后理直气壮的亲昵。”

    “嗯”

    此后这条长堤有了名字,执子堤。

    此后这个亭子有了名字,偕老亭。

    并被立牌刻字,写入县志。

    这个地方从此成了谈情说爱的圣地,更是见证了无数人的幸福。

    因为这方圆几十里地,人们在成亲这大喜之日都会专程来到这里,敲锣打鼓的迎亲队前,新人手牵着手从这条堤上而过,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