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朝 » 第十九章 不地道

第十九章 不地道

    “你好,哈妮玫,我叫林留青”在一厢房里,何起云说道。

    “林公子万福,小女子久仰公子大名”

    “实不相瞒,我是受人所托的,请问哈妮玫女士,你有意中人了吗”何起云深知林留青当今的名气,犹其是在烟花女当中的影响,毫不夸张的说,他现在是所有青楼女子的精神象征,也是精神寄托。

    何起云除了低层次的可以让她们身价百倍,就像波涛阁的楚楚姑娘等人,高层次的追求,则是他和上官倩的爱情故事让所有青楼女子无不为之向往,无依无靠出卖自己的她们谁不期望,能遇上个像爱上官倩一样爱自己的如意郎君呢?

    谁不想过上像诗一样的日子?

    而上官倩无疑就活在诗中,出现的频率平均七天一首,这叫身心飘凌的她们如何不艳羡,别说她们,世间多少女子都幻想着自己成为上官倩。

    何起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哈妮玫愣了一下,脸当即就红了,那个少女不怀春?只是她很快就平静下来了,也听出了何起云话中之意。

    何起云是受人之托,所以并不是他在示爱,至于是谁,她心中有数。

    “没有了”哈妮玫摇摇头说道。

    没有了,曾经有过,家乡的郎哥怕是早就忘了邻村的小妹了吧,至于眼前那不切实际的一丝幻想,本就不该有。

    没有了,可以有了。

    “不瞒你说,刘主薄我也是刚接触,是否良人,能否托付,我不敢保证,但我认为可以先接触了解,到时候你再作决定”

    “听公子的”

    “走吧,回去,嗯,不要那么轻易让他得手”何起云说完歪着头就快步走了,不知道是在掩饰什么。

    “嘻”哈妮玫看到他的背影,捂着嘴笑出了声,然后坐在了何起云坐过的椅子,拿起他喝过的茶杯将剩茶细口慢喝。

    酒案上,再回来的哈妮玫表现得比花场老手刘主薄就显得大方多了,扭扭捏捏有点手足无措的主薄大人,认真了。

    胡姬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胡人也不是特指某一个地区民族的人,而是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也泛指外国人。

    这支包括哈妮玫在内的胡姬,来自于这牧胡城再往西千里之外的西域。

    千里迢迢而到他乡,她们有些是被掳掠而来的,有些是被贩卖而来的,但不少却是自己将自己卖过来的。

    中原之繁华强大,对于时常动荡物质短缺的一些小国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能到中原来即便是做最低层的小民,对于他们来说已是实现了阶级升跃。

    容易谋生吃喝不愁还有安全保障,这是在故国中层以上的人才拥有的生活。

    所以移民这种事早在封建社会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移民的除了胡姬还有观音婢和昆仑奴等,经商队源源而来,进入达官贵人的府中。

    随着大成朝日渐兴盛,商业日催发达,内迁的人日益增加,文帝针对这些迁入之人还多设一籍,给予他们身份,以方便安置,为他们生活提供便利和保障。

    哈妮玫和一部份人是被家人卖掉的,有些则是自己将自己卖来的,用自己当成带路费和路上所需的水和食物,当然了,财大气粗的中原旅商,多少都给点钱或是物她们家。

    旅商将她们带回后就转手卖掉,她们就沦落成舞妓已有数年。

    康居国乃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其国内民间舞传入后就是大名鼎鼎的胡旋舞,这种舞深得中原人喜爱追捧,下到青楼酒馆,上至达官贵人的宴会甚至是皇家喜典都相当风行,非常受欢迎。

    看了一眼刘主薄和哈妮玫在那里谈恋爱后,何起云便没眼看了,目光投向了还在旋转跳跃,秋波猛送的舞蹈上。

    “这两个妹妹容颜身姿不下哈妮玫,气质俱佳,一个七分俗二分雅一分妩媚,一个七分雅二分俗一分清纯,各有千秋尽皆极品”何起云抚了抚胸口,心里头对着领舞的两个人评头品足。

    胡旋舞的特点是旋律快、节奏快、转圈多而难分面背。

    翩翩起舞的胡姬带动着舞裙,如风中飘飖的廻雪和旋转着的蓬草,胡旋舞也是因为在跳舞时须快速不停地旋转而得名的。

    何起云拿着一杯酒和酒壸来到了胡姬前,一口将杯中酒喝下,然后再倒满。

    胡姬见状以为他是来跳舞的,便想迎合他,观客兴致起了下场起舞这是常态。

    但何起云不是来出洋相的,一个不擅长跳舞喝了几杯的大男人,丑态百出的与美人共舞,这不是扫人雅兴恶心人么。

    他是想吟诗而不是显丑的,何起云再喝一杯然后吟道: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斗妙争能尔不如,天子为之微启齿。

    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

    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好,好好”众人纷纷叫好,坐于一角的诗官在何起云音落便收笔,一道诗词又问世并记录了下来。

    诗官,是古代专事采集诗歌和民风的乐官。

    何起云人边常配两个以上的诗官,这是官府安排的,也有是文人自发参与的,从民间到官方,足见其在诗词界的地位。

    当听到“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胡姬无不动容,心生唏嘘。

    何起云无愧娼妓之友,也可能是因为文字的力量,一句诗词就让她们共情了,从而引为知己。

    待听到“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她们瞬间觉得,何起云就是她们的那一束光,一束照亮她的美,指引她们奔跑的光。

    何起云起了头,在坐的人也都是文化人,纷纷作诗赋词助兴,还可圈可点颇为不俗。

    比如张曹功所作的:

    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氎胡衫双袖小。

    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

    四座无言皆瞪目,横笛琵琶遍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傍拂轻花下红烛。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槿花西见残月。

    还有负责城里的治安和公共秩序的李城正所作的:

    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

    负责城里司法事务的周城尉又作:

    华堂帘幕飘香雾。一搦楚腰轻束素。

    翩跹舞态燕还鹭,绰约妆容花尽妒。

    樽前谩咏高唐赋,巫峡云深留不住。

    重来花畔倚阑干,愁满阑干无倚处。

    此外还有如李大儒所作的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家乡路断知不知?

    刘主薄一时风流难改,对着他身旁的哈妮玫,深情的吟出了他一辈子至今最出色,并流传后世的诗词:

    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

    神飙猎红蕖,龙烛映金枝。

    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

    翘袖中繁鼓,倾眸溯华榱。

    何如上客会,长袖入华裀。

    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

    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哈哈,今日我也作了首满意的诗词,无憾了”李城正开怀大笑,畅饮三杯。

    “这地方我也不是第一次来了,这胡舞也不是第一次看了,偏就今晚才偶得佳作,我想这都多得了诗半仙林公子的缘故”张曹功压抑不住喜意,笑口说道。

    “张曹功,此言差以,正所谓: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张曹功文彩过人,作得佳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又岂敢冒其功劳”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林公子出口成诗,不愧是诗半仙,不,我看那个半字可以去掉了,诗仙,来,我们对饮一樽。”

    “诗仙一说愧不敢当,来,共饮此杯”

    “本来我觉得我今晚的诗很好了,可林公子随口而出的诗,让我觉得我作的其实也不怎么样”李大儒打哈哈笑着说道。

    “那里话,李大儒的杰作,‘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我怕是一辈子也作不出来了”何起云说得很真诚,因为如果不是抄诗的话,他还真作不出这种水平的诗。

    何起云说得情真意切一点不似作伪,虽然李大儒自知作诗词比不上何起云,但听着心里头舒坦。

    一翻你来我往的吹捧自谦声中,宴会渐入尾声。

    就在大家以为今晚已经够尽兴了,各自散场进入下一个环节时,何起云对着伴在左右两个不下于哈妮玫,但心似有积结的领舞胡姬,又吟诗词一首: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他乡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对应“徒劳东来万里余”今晚完美收官。

    由何起云引起的乡愁,让何起云化解。

    既来之则安之,一句心安吾乡处,令在场的所有外乡人尽皆释然。

    胡姬看着将话说到她们心坎的何起云如同看着自己的夫兄父,关怀与同理心让她们感受到他是懂她们的,他理解她们并如开解自己一样开解她们,那是一种类似源自夫兄父所能给予的心安踏实,此词对她们而言是一个心境的救赎。

    即便达不到这种程度,那也足以引为知己。

    今晚宾主尽欢,连在场的舞姬也生出有幸赶上诗词盛会的荣幸,欢度今宵,齐齐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此压轴词一出惊服全场,何起云因此又得了个词半圣的称号。

    诗半仙,词半圣,文坛给了他一个更接地气的叫法:林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