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须尽欢:顽皮王妃 » 22.赐婚(1)

22.赐婚(1)

    这件事是真的。

    因为在李祁銘遇刺之事传的沸沸扬扬的时候,他昨日总算等来了太后的旨意:入宫觐见。

    所以,他一早就又踏上了通往皇宫内殿的路上。

    他记得他奉召刚回那天,皇后的弟弟,也就是守卫皇宫外围的威羽卫司阶秦弘杰对他几番搜身询问才允许进去,态度非常强硬。

    在他到了皇兄的寝宫永定宫的时候,门口站着的皇后娘娘秦婉似乎有抗拒之意,还道:“母后吩咐了,皇上比不得坤亲王在外带兵征战浩浩荡荡、气吞山河的架势,到里面说话小声些,别惊扰了皇上。”

    还有赶来的太子李灏玉,他虽然只有九岁却老成持重,望着他的眼神锐利坚定,似乎对他有敌意。

    他还未见到太后、皇帝,就感到剑拔弩张的味道。

    到了里面气氛也是一片肃静、噤若寒蝉。坐在一旁愀然不乐、义正言辞的太后和卧病在床的皇兄闭目叹息。

    那一次,执政太后——崇安以成国已经和平亲王不该手握重权为由让他交出兵权。他就以文彦国虽弃战,但仍是一方霸主,况且从来都不是善类,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拒绝了。

    先帝在位二十一年,太后跟着他深知文彦国强势,霸占、掠夺之心昭然若揭。她不想现在强要兵权,乱了军心再生事端。所以她改口让他留在都城陪一陪他的皇兄,直到他的病好。还说太子已经到了可以学习骑射的时候,让他去教一教他。

    李祁銘听完这一切后知道,太后看上去给他安排的满满,实则她是想把他困在都城而已。

    所以他皇兄一病重,而且名下只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和一个四岁和两岁的女儿时,一直尽心尽力辅佐儿子的太后怕他会有什么动作,赶紧把他从远在七百里之外的南阳府庭州召回了都城庆阳。不仅他生母荣太妃不能同行,他也只能带一支百人队伍。

    他更加记得他的皇兄。听闻他来之后他虽体弱不能多言,却笑了,笑的别有深意。那笑意里有对他的审视、不信任,也有敌意。

    那一次,他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他们毫不忌讳的怀疑他的忠诚。

    而他心中坦荡荡,那时心间只记挂着他孤身一人在南阳府庭州的母妃荣太妃。

    幸好他一早就让他的部下也就是南阳府长史孙曜,对来往南阳府庭州的人都要例行检查,千万不能让人危及到他的母妃。

    而当天的一切经历,就像他来时就预料到的:暗潮汹涌。

    今日他再次进宫,不知又会发生什么?

    此时太后端坐在凤椅上,仪态万端,贵气逼人,完全不像一个五十岁的人。李祁銘则端正的站在她的前面,她刚刚询问完他的伤势。

    李祁銘没有证据所以没有多说,但是他批判行白日刺实乃嚣张,令他愤怒。

    没想到崇安太后听到后,并没有再追问,甚至说:“坤王以一敌百都不在话下。不过几个宵小之辈不知天高地厚,嚣张又愚蠢,成不了气候。”

    想了想她又说:“以后出行多带些府卫,现在你可是万众瞩目,若出事予很难向你母妃,向天下交代。另外,此案予会着大理寺详查。”

    崇安太后之所以轻描淡写的说出这些话,是因为李祁銘并没有受到实质的伤害。

    她还猜到他散播此事的目的,不过是怀疑行刺之事是她所为,是用来提醒她的。

    她甚至知道坊间有传行刺之事就是她的主谋,因此为他打抱不平的人数不胜数。

    之所以没有在得知他故意放出消息的第一时刻召见他,是因为想看看他散播消息后还有何行动。

    没想到通过一连多日的等待和观察,她发现李祁銘除此之外,并没有借机在都城妄结交,挑事端。

    所以,她对他有了重新的考虑。

    李祁銘甚少与当了太后的崇安打交道,很多关于她的评价都是来自外人和他小时候的感受,那便是她有勇有谋,为了儿孙坐稳江山处处紧盯,毫不松懈,不让任何人有可趁之机。

    听完崇安太后上面的一席话,有一点他听出来了:她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能将所有的责任都往他身上推,不可谓不厉害。

    还有,他和其他人都知道,若他出事,兵权自然重回她的手,也没有任何一个李家人的威名和战功能威胁到她的儿子和孙子了。

    坊间的传闻真是流言蜚语吗?行刺的事当真与她无关吗?她会详查吗?

    太后清咳了一声打断了李祁銘的思考,她问李祁銘:“听说从你回朝后,有多位朝中大臣到你府上说亲?”

    李祁銘点头,这点他没必要撒谎。

    “他们都没忘记你,也是记挂着你的终身大事。”太后说到这,特地看了李祁銘一眼。

    为何太后无缘无故会提到这个,这令李祁銘心里一惊,心下大觉不好。

    因为他察觉到太后企图干涉他生活的意图。虽然此刻他内心非常抗拒,但是表面上,他没有作出一点反应。就是希望她能看懂自己的态度。

    而太后见他没给出反应,竟装作没有察觉,还借势道:“你十五岁去南阳府庭州军营,十七岁开始带兵。为了国家还有你皇兄,是满身伤痕,鞠躬尽瘁。虽立下赫赫战功,却已经二十二岁还未婚配,导致身边人混乱,是我这做母后的做的不妥。”

    身边人混乱?是听到了那个他和府卫的荒谬的传言吗?果然,其实她什么都知道了。拖延至今才见他,必定已经想好了对策。

    不行,不能被她支配了。

    “个人事小,国家事大。这些都是儿臣的本分。儿臣非常感激母后记挂着儿臣的这点小事。”李祁銘接下这句话,完全是不想太后手握自己的婚姻大权。而且,他的脑海中竟然闪现了唐奕欢欢乐活泼的身影。

    太后稳的了后宫,辅佐的了两代皇帝,自然一下就听出了李祁銘的话中有话。但她的决定,岂是谁都可以擅自更改。

    “现在,你的婚姻是件大事。予会在朝中给你物色一个知书达理、秀外慧中的女子。”太后说的坚定,说的真切。

    李祁銘想太后应该是早有给他指婚的准备。但他最不想被人牵制,所以他为自己辩解道:“儿臣刚刚还朝,怎忍心让母后忧心……”

    “这是予为人母的本分。你有功于朝,还怕予在婚事上亏待于你?”

    太后这不着痕迹的一句,就让李祁銘没了拒绝的理由。因为再拒绝她的话,就是拒绝太后行驶自己的本分。

    崇安太后在这时候为他做的这种安排,一是让有意巴结他的大臣知道他仍受太后和皇帝的控制;二是断绝了他跟朝中大臣自主选择结盟的机会;三来这事在她手上她自然可以从中安排。

    她知道此话一出,他坤亲王是断然说不出拒绝的话了。

    没想到,李祁銘没想到他遇袭的事只得了几句安慰,婚事上倒是被太后一手掌控。

    他即使理智的知道太后有这个权利,也不知为何心底突然升腾起如此强烈的抵触。

    难道是原本他回来根本就没想过成婚这件事?

    难道是他现在完全没有想过,要整天面对除了唐奕欢以外的女子?

    然而,如今这件事已经不是他想还是不想的问题了。

    他因为心底不明原因的抵触,只得恳切太后推迟指婚:“儿臣遇刺之事尚未平息,现在指婚恐怕不是最佳时机,所以烦请母后等风波平息再做安排。”

    太后原本想着李祁銘会再为自己的婚事强争辩几句,再挣扎一番,没想到他只是想到了这一层,于是心下放心,也思虑到了他所说的事实,所以便答应了。

    虽然太后答应他推迟赐婚,但是太后掌控他婚姻大权的事已成事实。

    之所以他没有竭力拒绝,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原本被他逼退到边界五里之外的文彦国,在边界上没有任何动静,国内也没有大规模招兵的消息。但是在不久前他们居然以“展优势阔交流,促商贸使和平,令天下百姓安”的口号,与周边各国强化经济往来。

    本来,文彦国的冶炼和精加工技术就是大陆之首,只不过一直以来土地资源匮乏,所以历来爱好强取豪夺。如今他是想通过技术获取资源,重振本国吗?

    李祁銘很担心,得知消息后立即上书一封递给太后,并且提议派出使团对各国实施同样的经济和文化举措,削弱他们的影响。

    没想到崇安太后一直深居皇宫,接到李祁銘的这个建议后,立即采纳。

    虽然她并没有再召李祁銘细谈,但是她和中书省已经做出了决断:由中书省从朝廷选拔外交人员,立即组成十个友好使团,将使臣分别派往各国,提供低税资源交易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