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本吴狂人 » 第四章新的主张

第四章新的主张

    既然选择(beipo)留了下来,那就要为下一步做打算了。首先是长远规划,作为一个小人物想要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最好的的方法就是抱大腿,越粗的大腿保命效果越好。众所周知隋朝的后面就是唐朝,只要李琳不是傻子他就应该知道该投靠谁。至于现在统治吴国的那位老板李子通,不好意思,没听说过,电视剧里都不拍的人,妥妥的活不过两集的战五渣呀,投靠他?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趁现在唐朝还没有建立,我率先投靠过去,将来不说飞黄腾达,混个小官当当咱也完成了阶级的跃迁不是。就这么定了,老子投唐了!

    李琳不知道的是,他现在所处的时间已经是武德二年了,也就是李渊建立唐朝的第二个年头了,只是还没有完成天下的统一罢了。另外需要提一下的是我们将来伟大的,光明的,无所不能的天可汗李世民陛下今年刚好年满二十岁,也刚刚开始他星辰大海的征途。

    远期目标有了,那接下来就是解决眼前吃饭的问题了。想要吃饭就需要钱,但挣钱又需要时间,在没有钱的这段时间里落脚处又成了眼前最紧急的问题。李琳准备先从最紧急的事情开始处理。他先是又看了看依旧站在眼前的三人,李琳有了与刚才完全不同感觉。一开始他对他们给始终保持着一些戒心,导致在观察他们时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无法客观地做出判断。但现在再看他们,虽然衣衫褴褛,虽然面黄肌瘦,却有着一种莫名亲近感。不为别的,就为钱老头初见他时眼中那发自内心的浓烈到化不开的同情和痛惜。

    误会解开了,李琳也对他们给放下了心,同时读书人的身份也使他们对于李琳有这足够的尊重。冥冥中,似乎形成了微妙的平衡。这就为李琳接下来的开口创造的可能。

    我祖籍河南郡洛阳(为什么是河南?因为黄帝就是河南人,原则所有中国人祖籍都是河南,这不算骗人,就算将来对天发誓李琳也不用担心被雷劈。至于为什么选洛阳,不好意思,除了洛阳,隋朝时其他河南郡城市的名字李琳一个不知道,没办法只能洛阳了),早年读过几天私塾,后天下大乱,苛捐杂税一年多似一年,又有盗贼蜂起,我与乡亲们无奈只能背井离乡成了流民,后来又听说北方又有蛮子杀来,只得一路向南跑。过了江后又听说皇帝陛下在江都,我们又向着江都走,一路上人越走越少,然后有一天,我走着走着也昏了过去,再醒来就看到了王三大叔……

    一番声情并茂的演讲把眼前的三个乡巴佬唬的一愣一愣的,尤其是那个叫王三的壮汉一个箭步就冲了上来,一把就将李琳抱住了,一只巨灵掌拼命的拍击李琳的后背。边拍还边说,可怜李郎君小小年纪,竟是如此多灾多难,郎君莫怕,往后我家就是你家,放心住下来便是。他说话时语气甚至有些许哽咽。

    这一下子直接就把李琳给弄懵,这就答应了,我后面还准备了三千字的长篇忽悠,哦不,讲述呢。这隋朝人朴实的有点过分了吧。看着这眼前涕泪具下的王三,李琳心里不由的产生了些许愧疚。不过这愧疚存在时间也只有零点几秒,后背传来的剧痛告诉李琳,他若是再不让王三停下,他和他的宏伟计划都将英年早逝。

    拼了命的想要推开王三,可已经饿了几乎快一天的李琳哪还有什么力气。只能大声呼喊。好在钱老头看出了李琳的不对,即使阻止了王三,才没有造成王三过失杀人的惨剧。

    剧烈地咳嗽了半天,又哎吆哎吆了好久,李琳才勉强从濒死状态中回复过来。恶狠狠的瞪了一眼王三,目光相对的瞬间,那家伙羞愧地地下了头。看这这家伙的样子,李琳决定大度的原谅他(不然还能怎样,这家伙长的五大三粗,家里又是一贫如洗,打又打不过,赔又赔不起,还能怎么样,当然是选择原谅他喽)。

    李琳退后了几步,学着刚才钱老头的样子,又标标准准的朝王三做了一揖。这一下,倒是把王三弄的手足无措了起来,刚要胡乱的朝李琳回礼却被一把扶住。王大叔,乃是我的救命恩人,今日若不是王大叔相救,在下可能早已成为野兽腹中之食了,救命之恩未报,往后还要继续叨扰王大叔,您这一回礼,在下怎么受的起。王大叔与我,如再生之父母,王大叔若不弃可唤我一声侄,如何?

    善!善!旁边的钱老头抚掌大笑,王三,你家日子困难,现在有了这么个能读事识字的相公,闲来为乡亲们写写信,年节时写写桃符,不比你一年到头在土里刨食强的多啊。

    王三闻言也呵呵的笑了起来,伴随着笑声一同消失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的,还有李琳和王三之间因误会产生的小小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