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本吴狂人 » 第八章姑苏城

第八章姑苏城

    第一次直面死亡,对李琳的触动非常大,他终于认识到对于现在的他来说隋末乱世不再是历史教科书上的几行文字,几副插图,更不是游戏里的虚拟场景,死了还能满血复活,这是真真实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现实。人死了,就是死了。

    看着钱老头哭到几度晕厥的样子,李琳也不由得鼻头发酸,既是悲伤于钱二的离世,又感慨于若是自己死了甚至连一个伤心人都不会有的孤独无奈。

    要好好活下去啊,李琳这样对自己说。

    “明天城里有集市,你同我一起去吧。”好友的离世令王三消沉了许久,但对于只是一个普通农家汉子的他来说,生命是不能被过多浪费在悲伤这种无用的负面情绪中的。他还需要挣钱来养活自己,额…,和李琳。所以十天后的傍晚他对李琳这样说。

    姑苏城,始建于春秋时期,为当时古吴国的的首都,相传由伍子胥主持修建,当时称为阖闾大城,后又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直至隋末竟有了东南第二大城的体量。

    第二天一大清早,一大一中一小三道人影就出现在了姑苏城最繁华的观前大街上。除了王三李琳二人外还有钱老头硬塞过来的小孙子钱虎。三个人,三个年纪,三种表情。走在最前面的王三一脸平静,只是双眼不停地四处看,似是在寻找合适的地方下摊。走在队伍最后面的李琳毕竟见过了后世人山人海的大场面,倒也不似想象中那般大惊小怪,只是对于古代城市的好奇也让他时不时左右观望。至于走在中间的小孩钱虎,自从进了城,就从没停下过,这边瞧瞧,那边看看,一会跑前,一会跑后,以至于忍无可忍的王三只能让李琳看着他,以防他走丢。

    行过了大半条街,王三终于是在街边的找到了一个合意的位子,将肩上担子里挑的木柴和蔬菜往地上一放,就开始吆喝。李琳则是领着小虎子先去采购物资,等到下午再过来接王三的班。

    都说魏晋衣冠风流,这话不假,但自从衣冠南渡之后,那些所谓名士带到江南的也只有风流了,他们将自三皇五帝传至秦汉的中华名字民族骨子里那种自强,自信全部打包丢给了蛮族。以至于像石崇王恺这样的奇葩当道,汉人被杀得成了少数民族,最后还得靠有着鲜卑血统的老杨家和老李家来匡扶汉室天下。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这不,走在街上与李琳擦肩而过的就多有衣着光鲜华丽,体型脑满肠肥的胖子;又有披头散发,衣衫不整的神经病;更有甚者当众穿着女人的衣服当街过巷,惹得众人侧目。

    当今天第三位人妖兄路过李琳身旁时,终于抑制不住好奇心的李琳开始仔仔细细上下打量他。那人也似乎感受到了李琳的目光,遂转过身来和李琳对视。在一阵大眼瞪小眼之后,还是李琳率先败下阵了,对着那人匆匆行了一礼就准备告辞。

    站住,大胆刁民,谁给你的胆子这么直视本公子的,本公子要将你的双眼挖出来!这句话眼前这人几乎是喊出来的,足可见他的愤怒,只是到的最后几个字他说话声音有些发抖,显然是气脉不够长,可能是服食了大名鼎鼎的五石散所致。

    “公子饶命,小人上有老,下有小,无意间冒犯了公子,还望公子放小人一条生路啊!”

    那位人妖兄心里已经料定了眼前这人的反应,高傲的他仰着头,正准备再耍一下贵公子的威风,却不料李琳居然不按套路出牌。

    当然是被您的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所吸引呀,小弟观您颇有魏晋名士之风,潘安宋玉之流比之与您,如萤火之光比之日月,当真是微不足道…(作者的话:这里我真的编不下去了,对着一个人妖各种吹,我一个变态都觉得变态。各位读者姥爷请自行脑补吧。呕~)

    一段肉麻至极的马屁刚拍完,李琳就觉得眼前一花。刚刚还站在五步开外的人妖兄一下子瞬移到了他的眼前并牢牢的握起了他的手。一副俞伯牙看钟子期的深情样子盯着李琳。

    “李某见过兄台,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李…李琳”

    “啊,原来是李兄,不想竟是同姓之人,缘分啊缘分,你我二人便以弟兄相称,可好?”

    此时的李琳完全没有搞清楚状况只是下意识的回答到“好…好”

    “兄有所不知,弟自幼时便倾慕魏晋之时的风流人物,故言行举止多有狂悖,莫说世人,就连家中父母长辈也常谓弟言行不端,当今天下唯有兄一人能明白弟的心思。弟有缘得见兄此等慧眼识珠之人实乃三生有幸。弟愿与兄同奏高山流水,不知之兄意下如何。”

    我只是想免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才会违心夸他的呀,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此时的李琳也开始凌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