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二世祖 » 第十八章 社稷之福

第十八章 社稷之福

    淳于越大骇,将赢扶苏推到旁边,极认真的看着蒙犽,混浊眼眸中满是震撼,愣在那里纹丝不动。

    这是何等幽深华丽的词藻?

    竟是从这大名鼎鼎的纨绔二世祖口中说出的!

    恐怕比之屈子的《天问》,也是不遑多让!

    “蒙犽年不过十五,怎会有这般才华?”赢扶苏嘴唇哆嗦着,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这等措辞精妙绝伦,即便是天下第一名儒淳于越,也做不出如此惊艳之文章。他只觉得头皮发麻,抱拳作揖道:“蒙犽公子……阁下腹有大才在身,扶苏不可及也!方才若有言语冒犯之处,万望公子见谅!”

    言罢深深鞠躬,这等姿态,已是恭敬到了极点。

    淳于越亦是惊为天人,他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口中轻声呢喃:“位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这等惊才绝艳之文章,宛若先贤之《离骚》、《天问》……公既有此等大才,何必屈身来这尚书房学习?老夫无所教也!”

    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居然能与名震天下的大才屈子相比肩!

    天下第一名儒,竟也不配做这少年的老师?

    简直匪夷所思……简直闻所未闻!

    赢扶苏身为秦王长子,已是天资聪颖颇有成就,深受淳于越喜爱。

    可今日与蒙犽稍作对比,赢扶苏简直成了愚钝之人!

    “老师谬赞了。”蒙犽轻笑着扶住淳于越,旋即对着赢扶苏回礼道:“犽才疏学浅不通礼法,无意间惹得师父动怒,还望诸位多多包涵。”

    “蒙犽公子无需致歉,是扶苏错怪了先生!”赢扶苏再次恭敬行礼,竟是自甘小辈,称呼蒙犽为先生。

    淳于越从案上取来竹简抱在怀中,眉头紧锁认真翻看着上面的文字,头也不抬道:“却不知蒙犽公子所书文字,究竟是哪国所用?又是从何而来?”

    “呵呵……这文字天下尚未尝有人使用……”蒙犽尴尬笑笑,转移话题道:“此赋名为《洛神赋》,若其中有什么粗俗之处,还望老师多加指正。”

    “唉呀……蒙犽公子未免太看得起老夫了……”淳于越苍老的双手不断颤抖,竟无视了自己与蒙犽年龄上的差距,抱拳作揖道:“《洛神赋》……幽兰洛神,耿耿不寐,真乃旷世之经典,老夫若擅改其内容,无异于画蛇添足。”

    “《洛神赋》……”赢诗瑶贝齿轻抿着红唇,玉指紧张的交叉在一起,迟疑片刻柔声问道:“却不知这《洛神赋》是蒙犽公子为何人所做?”

    赋词中的宓妃,自然是指三国时期的文昭皇后甄宓,纵观整篇文章,却是写出了对这宓妃的痴情爱意。

    蒙犽十四五岁,正是应当成婚的年纪,莫非已有了所爱之人?

    闻言赢扶苏也是有些好奇,究竟是何等倾国倾城的美人,竟能让蒙犽为其做出这等旷世之作?

    蒙犽淡然轻笑,当下整理了一下身上黑色衣袍,目不转睛的望向赢诗瑶。

    与蒙犽清澈的双眸对视片刻,赢诗瑶顿觉心跳加速,缓缓的移开视线,精致脸颊之上泛起淡淡的绯红。

    赢扶苏有些懵,看了看蒙犽,又看了看赢诗瑶,也是察觉出了什么,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好你个蒙犽,竟妄想染指本公子的妹妹?

    手掌下意识摸向腰间佩剑,赢扶苏突然有种想要拔剑出鞘,砍了蒙犽的念头。

    尚书房左侧,嬴胡亥躲在门后探头探脑,有心想营救蒙犽,却没这个胆子。他瞥了一眼远处往泰和殿搬运奏折的太监,再不迟疑,冲进去高喊道:“蒙犽,父王宣你入殿商议政事,你快过来!”

    演技相当拙劣。

    秦王召臣子入宫觐见,自有专门负责传令的太监,怎会让他前来?

    “胡亥,你莫要带坏了蒙犽公子!”淳于越大踏步走向嬴胡亥,抓起手便用教鞭抽打,口中怒斥道:“蒙犽公子乃千年未有之旷世奇才,你若敢毁了他的前途,老夫绝不饶你!”

    “啪!”教鞭落下,发出清脆震耳的声响。

    “啊!师父莫打!师父莫打!”嬴胡亥痛得龇牙咧嘴,杀猪般嚎叫起来,用力想要挣脱淳于越的束缚,可那双苍老干枯的手掌却如钳子一般,任他如何努力都纹丝不动。

    旷世奇才?

    蒙犽连字都不会写,不也是个纨绔二世祖吗?

    师父方才还让他滚出去,怎么片刻之间,竟又成了千年未有?

    却听得蒙犽轻笑道:“区区《洛神赋》,难登大雅之堂,师父谬赞了。”

    嬴胡亥一脸懵逼,《洛神赋》?

    蒙犽竟当真将赋给做出来了?

    好不容易才盼来与自己学业同样差的学生,两人臭味相投,再不会只有他自己受罚。可转瞬之间,这差生竟成了能做赋的天才?

    嬴胡亥怒视蒙犽,那眼神好像在说:你真该死啊!

    ————————

    泰和殿,位于秦王宫的正中央,是秦朝处理政务的中枢。正门足有六十六个台阶,中间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陛,两侧则是青铜制成的三足玄鸟,鹰视天下。

    嬴政对待公务极为勤勉,每日都要处理重达一石的奏折。这般沉重的奏折,需两名宦官抬着才可送来。

    长史李斯跪坐在侧,手中捧着齐国舆图:“齐地临东海,黔首多以渔猎为生,虽有万里沃野,却并未尽数开发。微臣以为,当迁北地人口五十万于此,多做耕种,可为大秦粮仓。”

    “善,孤也正有此意。”嬴政疲惫的揉了揉眼睛,认真批阅着案上奏折,王冕上的珍珠轻轻碰撞。他突然止住了笔,迟疑片刻轻声道:“孤以为可分齐地为三郡,一者曰齐,一者曰琅琊,一者曰胶东。另划齐燕交接之地另成一郡,曰济北。”

    “大王英明。”李斯轻笑道:“如此一来,便可分划生产,胶东郡以渔猎为主,而齐郡、琅琊郡、济北郡与魏地相同,生产粮食粟米。”

    “嗯。”嬴政继续低头批阅奏折:“此番齐国不战而降,倒是出乎孤的预料,国都临淄未受战乱,可为琅琊郡治所在。”

    “呵呵呵呵……谈及齐国不战而降,微臣又想起了蒙恬将军那独子蒙犽。”李斯轻抚着胡须,迅速在齐国舆图上做下标记:“连王翦将军都未敢断定之事,竟被此子一语成谶。此子既有这等眼力,日后或可为我大秦将军。”

    “实不相瞒,孤也正有此打算。”嬴政回想起《兵法二十四篇》,不禁赞不绝口道:“此子才华横溢,你还未见他写出的兵法,真真是旷世著作。”

    “哦?”李斯闻言眉头一挑,错愕道:“微臣早听闻蒙犽不学无术,是个纨绔二世祖,怎会有写出兵法的本事?想来应当有些粗俗吧?”

    “精妙绝伦,绝无半点粗俗,孤已令人抄写了。大秦有蒙犽这等人才,可谓社稷之福。”嬴政微微皱眉,旋即无奈的叹了口气:“原以为孤之长子扶苏颇有才华,可如今与蒙犽稍作对比,却宛若云泥之别……”

    “报~”一名侍卫匆匆而来,半跪于地朗声道:“启禀大王,太傅淳于越恳请将蒙犽逐出尚书房,并扬言说若是大王不许,他便不再教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