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鹿天下 » 第一章 平兴不兴

第一章 平兴不兴

    大燕国,平兴七年。

    盛夏。

    连年战乱,官道已经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路面经常颠得过往车架都断了辕。刚刚下过雨,路上全是一滩滩的小水洼,间或路面塌了半边,露出深层的石砾路基,那是百年前大凤朝强盛的时候留下的唯一印记。

    “想当年,官道上全是黄土垫的,快马跑起来又平又稳,人都可以在马背上睡觉。。。咳咳。。。那时候官道四通八达,皇帝老儿要吃的新鲜荔枝,一天一夜就能从岭南送到凤京。。。咳咳。。。”

    两男一女闲聊着从官道上走了过来,为首的少年十七八岁,瘦弱的身子穿着一件破烂的长袍,前襟已经短到了膝盖,腰里系着一根青色布绦,另外两个少年男女十五六岁的样子,也是一身破烂打扮。两个少年身上都背着竹箧,里面放着大颗的冬瓜青菜等物。

    少女梳着双垂髻,衣衫虽然破旧,却是洗的干干净净,只是脚上鞋袜被泥水浸的透湿。闪着大眼睛,手里拿着一根糖葫芦,一边掩着嘴笑,一边说道:“大师兄你就少吹点牛吧,你看你越吹牛越咳的厉害。”

    大师兄笑了笑,看了看身后的少年:“景休你说,是不是我们一起听卖瓜的黄老头讲的?他活了这么老,肯定见过前朝的事。。。咳咳。。。小师妹之前不经常下山,没听过呢。”

    “小师哥,你不许说话。”少女指着少年嗔道。

    景休脸一红,笑了笑没说话。大师兄也笑了,看看自己鞋袜也全是泥浆,眼见已经走到了魏水河边上,就笑道:“我们去河边休息洗漱一下。。。这一脚泥也太难受了。”

    少年本姓白,自幼父母死于战乱,被白阳山李道长收留做了徒弟。少女李霜儿就是李道长的女儿。大师兄则姓杨,单名一个普字,却是一身痨病,身体瘦弱。

    白阳山上白阳观,原是个破落的无人道观,李道长本也不是道士,之前机缘巧合躲避战乱入了白阳山,索性就在观里,僧不僧道不道的葫芦常驻了。

    三人就在魏水边,就着农妇洗衣服的石板上清理了鞋袜上的泥浆,洗了脸休息了片刻,正要赶路,突然杨普看见河岸边上游几丈远的位置,有个物事半泡在水里,闪着光。

    “师弟,你看,那是什么?”

    白景休放下竹箧,淌水过去把那物件拔了出来:是一柄被泥沙半掩埋的弯刀,刀身弯曲,刀吞口是一颗狼头,刀身上面用篆体刻着一个寿字。

    “这是契丹刀。”杨普沉吟道:“三年前,这里是潭州大战的主战场,契丹南征大燕国,大燕国的将士本已断水断粮,甚至用衣物从泥里绞水解渴,败局已定。岂料天不灭燕,狂风大起,天色如墨,燕国将士趁机反击,一战诛杀契丹主力五万铁骑。。。咳咳。。这应该是三年前的战场遗物。。。”

    “燕国主力虎头军,也是在这一战几乎全军折损。。。我父亲。。。哎。。咳咳。”

    杨普弱不禁风却是博闻强记,聪颖异常,叹了口气,抚摸着刀柄默不作声。

    李霜儿却撇了撇嘴:“我爹说过,这个大燕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要不是史瘸子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他们的铁骑哪这么容易就踏足中原。”

    白景休忙拉了拉李霜儿的衣袖:“小点声,别让别人听去了。”

    “听了能怎么样?”李霜儿喊道:“本来就是,自己要做劳什子皇帝,去给人割地称儿,不管百姓死活,丢死个人。”

    白景休苦笑,却也无可奈何。杨普四顾无人,就把弯刀收到竹箧里,说到:“这倒是一柄宝刀,水里埋了数年依然如此锋利。。。当年燕太祖向契丹称臣,送去了不少宝物,有一件就是送给契丹寿王的宝刀。想来就是这柄,寿王死在潭州大战。。。我们赶紧回山吧。。。这乱世哪里都不太平。。。咳咳。。”

    白景休笑道:“师兄你咋啥都知道?”

    杨普笑道:“师傅藏书阁里啥书都有,你和小师妹天天跑出去练功,我身子弱,练不得就去看书喽。。。咳咳。。”一边说着一边笑沁沁的看着小师妹。

    白景休脸一红,李霜儿却浑然不觉,把杨普的竹箧背了起来,笑道:“大师兄,您慢慢咳着,我先帮你背。”

    三人走到桥上,正要过魏水,突然远处一群人马飞奔了过来,约有十几骑,十几人都是青色长袍遮体,脸上也半遮着面纱。

    铁骑来的飞快,三人闪在一边,一众人马泼风价的飞驰了过去,溅了三人一身泥浆。

    李霜儿正要破口大骂,却被杨普一把拉住,面色凝重。

    人马刚经过三人身边,却是一声呼啸,就在桥头拨转马头冲三人回了过来。

    白景休眼见十几匹马令行禁止,骑者身手矫健,心里暗暗警惕,转头看看杨普,大师兄轻声说到:“别作声,赶紧走。”

    转瞬间十几匹马追到了他们身后,为首的一个目视身边,一骑从马群走出来,一个老者模样的人,看着白景休问道:“小兄弟,你背篓里的刀从何而来。”

    “回这位大人,这是小人刚从河里捡到的。”杨普忙抢先回道,用手一指桥下:“就是那边河岸。”

    老者回身和为首的那个嘀咕了一下,伸手从马背上褡裢里掏出来一锭银子,想了想又掏出来一锭,递到杨普面前:“小兄弟,这柄刀我买了,还请小兄弟赏个面子。”

    李霜儿正要开口,杨普忙道:“既然大人喜欢,大人拿去好了。”

    老者一笑,把官银扔到白景休的竹箧里,探身就去取那柄宝刀,恰在此时,一阵风过,老者脸上的面纱落了下来,露出脸上一道刀疤。老者忙伸手抓住面纱,遮在脸上。杨普眼波一跳,忙低下头,从白景休的背篓里拿出宝刀,捧到马头前:“大人,银两小人斗胆收了,宝刀奉上。”

    老者却不拿刀,捻着胡须沉吟不语。

    杨普将刀放在桥栏墩上,拉着师弟师妹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