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平天下 » 第八章:文臣武将

第八章:文臣武将

    谋士诸葛亮,武将楚霸王,用这个阵容辅佐自己,李昊不由生出一股豪气。

    “叮,检测到宿主使用了武将卡,请宿主指定武将。”

    “楚霸王项羽。”

    “叮,指定武将成功,系统正在召唤武将,请等待!”

    房间内突然出现一道光门,稍顷,一道人影从门内跨步而出。

    只见此人相貌英武不凡,身材挺拔壮硕,手持大戟,腰悬长剑,单膝跪地道:“项羽拜见吾主。”

    李昊按下心中激动,仔细打量了对方一眼,满意的点点头,弯腰将对方扶起大笑道:“项羽,你可知自己来历?”

    “我乃楚国游侠,近日来齐游历,感念吾主发明文房四宝之功,愿此生追随身侧,斩杀屑小以护吾主安危。”

    追随者和幕僚在春秋战国比较常见,像孔子、孟子、墨子等等这些一派之祖,身侧都有数十数百追随者。项羽有了这样的身份,倒也不担心被注意。

    召唤人物都是生命巅峰状态,项羽正是年方二十的年龄。两人攀谈片刻,李昊为项羽开了间房,暂时让其休息去了。

    用同样的方式,不大会儿,诸葛亮也出现在了李昊房中。

    “亮拜见吾主。”

    果然很诸葛,羽扇纶巾,素衣白袍,身材高挑,儒雅俊朗,非常符合大家对诸葛武侯想象中的形象。

    “先生乃高士也,快快请起,吾欲借助先生多矣。”

    李昊连忙将诸葛亮扶了起来,同时为诸葛亮讲述了目前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随后问道:“先生可有良策?”

    诸葛亮摇着羽扇,踱步沉思片刻,眉头舒展轻笑道:“郯国乃天选之地,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此乃地利也。吾主乃郯国王族后裔,持郯国王印,郯国旧民必从之,此乃人和也。如今,齐、楚乃霸主之国,齐国自威王变法,文治武功名传于外,周边小国无不朝拜进贡。楚国更是幅员辽阔兵甲百万,郯国均不能敌不可敌,此乃天时不在我也。然,七雄争霸,秦国乃虎狼之国,野心昭然。如今六国联盟抗秦,天下大乱将起,吾主之机近也。”

    “吾主发明文房四宝,此乃惠及天下之功德。周王室封赏布告一出,吾主贤名必然传遍天下。郯国肩负造办文房四宝之重任,此乃天然之护盾,他国必不敢犯之。犯则引天下文士不满,引天下百姓之不满,必为口伐笔诛之对象。如此,郯国近期无忧矣。”

    “郯国乃小国,占地不过三县,人少兵弱。亮以为,吾主若图天下,当富民,强兵,积粮,亲齐交楚重商,以文房四宝之利,以泗水交通之便,汇聚天下财富,以待时机。”

    李昊眼睛大亮,不亏是弄出‘隆中对’的诸葛孔明。如此短时间,居然把局势看的明明白白。而他给出的建议,很多都和自己不谋而合,自己可是琢磨了半年多,人家只走了两步。以后有了诸葛亮辅佐,做个躺平少年都不是梦。

    “咚咚~”

    “公子,淳于髡大夫求见。”

    李昊眼睛一亮,这货可是巧舌如簧的人,此次出使周王室,自己收获如何,全靠这货周旋。

    “孔明,随我一起迎接淳大夫。”

    开门喊上项羽,简单为范忠三人做了介绍,几人出了客栈。

    淳于髡早已等候多时,见李昊出来连忙上前拜道:“淳于髡见过炎君。”

    上卿虽是虚职,但官阶仍在士大夫之上,李昊也受得起对方一拜。

    “淳大夫不必多礼,此次出使周王室,舟车劳苦,昊还要仰仗淳大夫。”

    “炎君客气,齐王所命,淳某自当尽力,不辞辛苦。”淳于髡谦让了一句又道:“淳某此来,一为出使之事;二为炎君带来了齐王封赏。炎君乃齐国上卿,身份尊贵,临淄城自然有官邸。齐王封赏众多,淳某已安排送到了府上。请炎君随吾来,吾带汝回府邸。”

    李昊闻言有些意外,恍然间想起还真是这么回事。有句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官邸也是如此。

    在其位,住其宅。不在位,让出来。

    片刻后,众人来到了一座府邸前。只见此宅占地足有数亩,紧邻齐国王宫。亭台楼阁、雕龙画栋,妥妥的一处豪宅。

    “淳大夫,这座府邸前主人是?”

    淳于髡笑道:“炎君可知威王变法的主导者是谁?”

    李昊面色一变道:“难道是邹忌邹先生居于此处?”

    淳于髡点头道:“邹相在威王时,主持变法,任相国之职。宣王即位,念其劳苦功高,封上卿上柱国,居于此宅。”

    大家都知道田忌赛马,田忌素有大才,孙膑都是其门客。围魏救赵、减灶计都是其主导。然而,就这么一位牛人,却被邹忌逼的远走他乡,可见邹忌手腕之强。

    可惜,邹忌年初刚过世,李昊没能一睹对方风采,反而占了不少便宜。一国三上卿,李昊这个上卿就是接替了邹忌的空缺,如今又占了人家的房子,还真有些说不过去。邹忌封地为下邳,紧靠郯国,大家还是邻居,以后免不了和其后人打交道。

    交接完齐王封赏,李昊拿出百金递向淳于髡道:“淳大夫,此行路远,些许金子且留作盘缠。”

    “不敢,淳某奉命行事,一应花销齐王早有准备。不过,淳某有一事相求。此次出使周王室,除了文房四宝外,淳某想请炎君赐下一副字,一同呈给周王室,如此更能证明文房四宝之妙用。”

    李昊含笑摆手道:“这个简单。”

    摆上文房四宝,吩咐忠伯研墨。李昊沉思片刻,一篇吕蒙正的寒窑赋跃然纸上。当然,此赋非彼赋,一些不恰当的地方,李昊全部做了修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老子原是寒门,鬼谷亦是白身。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孙膑刖刑黥面,能做大齐军师。晋国虽强,三家分而食之;秦国虽弱,穆公五霸称雄。扁鹊有妙手回春之能,到老无封;宁戚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重耳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执掌一国玺印。

    ......

    吾昔寓居莱芜,朝求陋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卿,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有故土之封地,得炎君之尊号。遥想先祖,蹉跎百年,荣光复矣。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此赋一成,众人看的频频颔首,淳于髡更是兴奋之余大声叫好。

    李昊选此赋也有其用意,如今周王室名存实亡,周天子乃是周慎靓王。虽然名义上是正统天子,但实际上却毫无威严。除了国都洛邑还能管管,其他地方早就脱离了掌控。相比于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实际上也就是个穷酸,寒窑赋正适合对方此时的境遇。

    文中不仅有贫贱不自欺、不自弃的劝勉之意。通篇所讲的时运,更有宽慰之情。暗含周王室如此窘状,非你周慎靓王之过,待到时来运转,你周慎靓王照样能像先祖一样,重振国柞开创不世之功。

    古人重师出有名,讲大义背大旗。周天子不管怎么说,如今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李昊创造文房四宝不仅有功,寒窑赋也是投其所好,就算周王室穷,没什么实物可赏,但是弄个虚名下来,李昊未来也能扯个虎皮拉个大旗,这是稳赚不亏的买卖。

    “淳大夫,此赋您收好。”李昊将寒窑赋递给淳于髡又道:“另外,吾闲时练字,略有拙作。淳大夫为李某奔波,李某甚是感怀,这篇随笔送与淳大夫,还望莫要嫌弃。”

    淳于髡大喜,毛笔字潇洒灵动,文字之美尽显其中,齐国朝堂趋之若鹜,谁不想临摹李昊的字?李昊一副字又何止百金?

    “多谢炎君,淳某惭愧,确实想求炎君一字,时时习之。此次出使周王室,请炎君放心,某必全力以赴。”

    送别淳于髡,诸葛亮大笑道:“主公之书,静若细柳垂风,动若蛟龙腾空。动静由心,挥洒自如,赏心悦目之至。淳于髡舍金求字,实乃识货之人。”

    李昊暗自得意,能被诸葛亮如此称赞,就问还有谁?只是看着狂笑的诸葛亮,他不禁心中一动,这货貌似有点反常。

    自古名士,常有骚操作之举。当初刘备就曾亲手编了一顶草帽送给对方,还被诸葛亮嫌弃不务正业,胸无大志。莫非~

    “孔明休要欺我,书画乃小道尔,实乃不值一提。”

    诸葛亮闻言收起笑声,躬身问道:“亮敢问主公,何为大道?”

    李昊见对方这般作态,心中顿时明了,自己怕是猜对了。

    这货躬耕草庐能知天下事,更能在刘备过来时,弄出隆中对定下三分天下之基调,其志昭然若揭,这是拐着弯劝谏自己呢~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踏征程岁月催。皇图霸业笑谈中,就问舍我还有谁?吾之志,岂是这桌案所能束缚?孔明,汝不见放眼四顾,皆是大好山河。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这才是吾辈之大道也。”

    诸葛亮越听眼睛越亮,最后更是一躬到底,颤声道:“亮惭愧,刚才还担心主公沉溺于书画之道,不曾想主公胸怀大志,豪气干云,真乃明主也。亮愿牵马坠蹬追随身侧,助吾主成就不世霸业。”

    “项羽亦愿追随主公身侧,任凭主公驱策,助主公成就不世霸业。”

    李昊面露激动,项羽和诸葛亮是什么人物?一个是顶天立地的楚霸王,一个是智近于妖的无双谋士。虽然有系统限制,俩人不可能背叛自己,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从内心讲,李昊对他们非常尊重,他更希望通过认可,让二人真正归心。而不是因为系统强行让他们忠诚于自己,如此有些辱没二人身份。

    扶起二人,李昊大笑道:“有你二人相助,吾犹如久旱逢甘霖,如鱼得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