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平天下 » 第十章:高宠

第十章:高宠

    送走陈轸,李昊遣散诸葛亮和项羽回了房间。

    诸葛亮未来的作用太大了,这次去往楚国,安全不容有失。如今流民盗匪横行,自己的安全同样重要。项羽跟随自己回封地,有机会需要组建军队,无法随诸葛亮同行。手下能用之人太少,没办法,李昊只能使用成就点,再召唤一个武将保护诸葛亮。

    人物召唤有三个分类,分别是文臣、武将和特殊人才,每次召唤都要消耗十万成就点。

    李昊目前共有二十多万成就点,本来还想攒着兑换科技树,现在看来必须得用了。诸葛亮真要有个三长两短,他哭都没地儿哭。

    “成就点没了,还能再赚。诸葛亮没了,那就真没了。那就再召个武将,反正人才多多益善,军队只靠项羽一个人也不行。菩萨保佑,最好召出个有统帅之才的武将。”

    随着光门出现,一道巍峨身影走了出来。

    “高宠拜见吾主。”

    “高宠?”

    李昊愣了愣,虽然这名字有点耳熟,却一时想不起此人是谁。

    “难道自己这十万成就点白花了?召了个二流武将出来?啊~靠,是他,想起来了,原来是这货,这波不亏,绝对不亏。”

    高宠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一生只有一件事被铭记,但就这一件事,足以让他的武力在历史名将中占据前十之位,那就是枪挑滑铁车。高宠之所以不出名,最大原因是他命太短。

    当初,岳飞被金兀术兵困牛头山,牛皋突围下山为大军筹粮,郑怀张奎高宠得到消息先后来投。

    高宠出场是何等场面?有这么两句话描述:只见一员身高九尺的小将,手中一条虎头钻金枪,真是百步的威风,万丈的杀气。

    单说郑怀此人,其手中镔铁棍重一百五十多斤,扛着镔铁棍跑步,居然不比牛皋骑马慢,如此人物在高宠手里却撑不了一招。俩人硬刚,高宠略一用力就把一百五十多斤的镔铁棍磕飞了。

    再说欲解牛头山岳飞粮草危机,四人就得把粮食运到山上,那么必须突破金兵封锁。

    高宠豪气干云,一马当先冲进金营,为粮车杀出一条血路。金兀术曾经举起过千斤铁笼,还和岳飞打成平手,高宠只一回合就把金兀术发冠挑断,吓得对方转身就逃。

    随后高宠更是一人独战野马川金兵四大猛将,高宠是真的猛,一人只给一招,四回合把四大猛将全部斩杀马下。而这每一员猛将都是力大无穷之辈,手中点钢大槊无不具有百斤之重。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也才八十二斤,可想而知,高宠武力之强。

    只是,金兵为了困死岳家军,早已把牛头山打造成了铜墙铁壁,山谷中布下了大量埋伏,运粮上山必然是极难。

    高宠前方开道,追赶金兵冲入山谷,谁料陡峭的山坡上早就摆满了铁滑车。用生铁打造的铁车子,每一辆都不下数千斤,高速冲击下来的力量,怕是不下数万斤之重。这种阵仗吓得牛皋郑怀等人魂飞魄散,高宠却鼓起丹田气,刺出虎头钻金枪,一连挑飞十一辆铁滑车。直到第十二辆,身下马匹体力不支失了前蹄,高宠措手不及下被压成了肉泥。

    高宠厮杀半天,人困马乏的情况下,还能挑飞十一辆铁滑车,实在是勇武无双。

    高宠的一生很悲剧,尚未见到岳飞就死了。但是自他出场,不管对手是谁,哪怕是手持一百五十斤铁棍奔跑如飞的郑怀,哪怕是和岳飞打个平手举起千斤铁笼的金突兀,还是身具神力的四大猛将。高宠都是一招败敌,无人能逼出他第二招。

    当然,数万斤重的十二辆铁滑车,还是让他出了十二枪。只是一番护粮,就取得如此威名,可以说出场即巅峰。只能说天嫉英才,否则早已名满天下。

    李昊扶起高宠,上下大量一番,那是越看越欢喜。

    高宠身高将近两米,只比项羽矮了几公分,相貌相当英俊,有做小白脸的潜力。只是气质偏冷,双目不时闪过寒光,有些摄人心魄,怪不得说他有万丈的杀气。

    相比之下,项羽浑身散发的却是霸气,透着狂放不羁的美感,两人气质迥然不同。

    聊了几句,李昊也摸清了高宠的身份设定,一直在南越游历的游侠。现在想建功立业,欲投奔李昊门下做一门客。孟尝君有门客三千,鸡鸣狗盗之辈都能收到门下,李昊多一门客倒也合情合理。

    不过,高宠和项羽见面却是弄出了点风波。两人刚一照面,目光就聚在了一起,高宠右手已经摸到了剑柄。若不是李昊拦下,俩人说不得要斗上一斗。

    次日一早,李昊带着车队离开了临淄,诸葛亮和高宠留下陪陈轸回楚国。

    前几日还比较顺利,车队接近琅琊,流民逐渐多了起来,乞食者随处可见。不过,有项羽骑马在前,倒是没出什么乱子。但是,车队进入兰陵地界,还是遇到了劫匪。

    十几个劫匪,一个照面就被项羽三下五除二解决了。

    李昊走下车,不由心中一叹,这些躺在地上哀嚎的劫匪,仔细一看,全是半大孩子,一个个饿的皮包骨头。别说项羽出手,随便几个仆从就处理了。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小人们实在走投无路,逼不得已才当的劫匪,还望大人饶命啊。”

    “你们都是哪里人?”李昊问道。

    “小人几个是从魏国流落至此,一路上饥寒交迫,实在是饿的难受,所以才逼不得已抢些吃的。”

    “你们可还有其他人?”

    “没了,没了,大人,只有小人几个,没有其他人,大人要杀就杀我们吧。”

    李昊哑然失笑,这些孩子还真是稚嫩,想必还有亲人在附近,好在良知未失。

    “忠伯,弄些吃的给他们。”

    范忠曾经也是流民,对这些孩子的处境,可以说感同身受,闻言连忙应了一声,从车上拿出干粮分给了这群人。

    “你叫什么名字?”

    “回~回大人,小的名叫陈长生。”带头少年一面往嘴里塞吃的,一面磕磕巴巴回答道。

    “为什么流落至此?”

    “小人父亲被抓去服了兵役,死在了战场上,家里只剩下妹妹和小人,土地收成不好,家里本就没什么余粮,国家又强制来征粮,粮食全被抢走了。我再过两年就十六岁了,母亲怕我也被征去当兵,迫不得已才带着我和妹妹离开家乡,一路乞讨来到了这里。”有东西吃,陈长生那是有问必答。

    “小人们也和他差不多,我们也是粮食被抢,家里没吃的,这才出来乞讨。”

    李昊轻叹一声,春秋战国打了四百多年,多少家庭因此而家破人亡。前年魏国发兵河西,公孙衍斩杀八万魏兵,从此魏国一蹶不振,最少八万家庭没了顶梁柱妻离子散。

    “战国啊~战国~这该死的年代,我李昊一定要终结你。”李昊突然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很重。

    “主公,天下连年征战,流民数不胜数。像秦国最严重的时候,十二岁就被征入伍。我游历天下的时候,这种情景见的多了。我们救得了他们一时,却救不了他们一世,不必伤怀。”项羽见李昊眼中不忍,开口劝说道。

    李昊却转过身,目光紧紧盯着他,就在项羽无所适从的时候,李昊突然开口道:“你错了,我不但要救他们一时,还要给他们衣食无忧的生活。我要让这个天下,从此止戈马放南山;我要让这个天下,不再有流民乞丐丰衣足食;我要让这个天下,孩童有个快乐的童年,父母能够享受天伦之乐,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这将是我此生的目标。”

    李昊这番话,不但让项羽目瞪口呆,就连抢食吃的劫匪们,全都张大了嘴巴,忠伯更是听的胸怀激荡,为少爷能有这份抱负而激动。

    李昊这些话与其说是说给别人听,更多的其实是说给自己听,这更像是一种宣言,坚定他信念的宣言。有些话不吐不快,李昊此时反而觉得轻松了很多。

    “陈长生,还有你们,我给你们一个选择,跟着我去炎地。你们以后的生活,我会安排,从此让你们过上太平日子。如果愿意就带上自己的亲人跟着车队出发,我给你们半天时间,如果到时人没到,我不会等你们。”

    “愿意~愿意,我这就把母亲妹妹带过来,跟大人一起去炎地。”

    一帮小劫匪顿时爬了起来,活都活不下去了,李昊给了他们希望,谁能拒绝这样的好事,恨不得多生几条腿,生怕李昊反悔改变主意。

    没用半天,一群人就浩浩荡荡小跑了过来,除了二十几个半大孩子,剩下的就是一群老弱妇孺。

    见到这种情况,李昊反倒不急了,安排忠伯生火造饭,给这帮人弄些热食吃。长时间饥饿,最好先弄碗稀饭给他们养养胃。至于赶路,他有一百架马车,这些流民也就六七十个,带上他们轻轻松松,不会影响赶路。

    “少爷,我知道你心善,但是带上这么多流民,我们怎么安置啊?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忠伯身为李昊的老仆人,偶尔接济下这些流民,他很高兴,但是这种大规模收留难民,他还是感到了不安。

    项羽对李昊此举也是不解:“主公,忠伯此言极是,你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李昊笑了笑道:“你们是不是认为我头脑发热,一时冲动收留了这帮难民?其实,你们错了,我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一时冲动。你们觉得几十人多了!而我觉得还是太少了。炎地乃是弹丸之地,又处在齐楚交界,常年战乱不断,人口稀少可想而知。炎地要发展,没有人怎么行?没人谁来当兵,保卫封地?没人谁来劳作,务工务农?人是国家的基础,国家发展离不开人。养活他们很难吗?无非就是粮食,我们有文房四宝通商,以后还有其他一些稀有商品,我们未来不缺钱,有钱多少粮食买不来。更何况,他们只需要我们最初帮扶一把,当他们生活安定下来,就会开始反哺国家,生生不息源源不断,这才是我收留他们的根本原因。未来,我还要组建专门的队伍,分散各地去聚拢流民,增添我炎地人口。你们记住,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李昊摇了摇头,不理有些呆滞的二人,迈步走向了一个小女孩儿。

    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五霸争雄,战国七雄争霸,常年征战直到今天,七国总人口也就剩下两千万人左右,平均一国也就三百万人。如果郯国将来有一千万人口,那么统一七国不要太简单。要知道,二十一世纪一个县,大的就有一百多万人,小的也有三四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