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乱记 » 三九、问盲

三九、问盲

    东岭关往西秦方向五百里,是西秦国的武关,那是真正声名在外的雄关。几百年来正面锁住狄戎部落的南下冲击,时不时还要面对东土各国对西秦的侵袭。

    西秦五十年前打败姜晋后,总算没有东土大国的威胁,可以专心对付北方的狄戎部落。

    在西秦国随氏两代国君的努力经营下,通过分化打压,控制粮食物资贸易,挑拨狄戎部落对抗等等手段,总算有效的实现对狄戎各部的掌握,在前几年把狄戎部落变成西秦国的附庸势力。

    东岭关之所以还是一盘散沙,主要原因也在这里。

    狄戎部落分为草戎和山戎,草戎生活在莽山北方的草原,逐水游牧为生。山戎大多据莽山而居,有一定的耕作能力,过着半牧半耕的生活。

    他们统称为狄戎,狄就是野蛮的意思,戎就是擅长马背生活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群擅长马背生活的野蛮人。

    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些部落的凶狠。不管是草戎还是山戎,都凶悍成性擅长厮杀,他们社会文明的发展落后,基本上是以血缘作为维护族群稳定的纽带。

    狄戎部落之间,互相的攻侵也不少,但如果要南下掳掠,反倒能联合到一起。

    莽山由北而南,在中间分成两支,呈人字型。人字的两支脚,就正好踩住武关和东岭。或者反过来理解更合适,武关和东岭关就是应莽山这种地形而建成。

    在莽山的包围下,武关和东岭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盆地。

    盆地名为姬原。

    因为大岭阻断,来自南方充沛的水汽无法越过,这个盆地春夏干旱,早晚寒冷,中午炎热,秋冬又成冰雪之原。只在靠近大岭山脚的地方,冰雪融水汇流入大河丹水,却是沟沟壑壑,地面如同被乱刀砍过。这丹水之侧的带状区域,一边是丹水冲刷,一边是大岭耸恃,被称为姬谷。

    在姬谷生活繁衍的人们,凭空想象出许多神话故事,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姬天子伏魔。

    传说八百年前,姬天子驱逐天下妖魔,在姬原设下诛魔大阵,引来天火,焚杀天下妖魔。妖魔引来莽山大岭的阴湿,以抗天火。最终邪不胜正全部伏诛。姬天子由此成为天下共君。而盆地也因此而产生早晚寒冷,中午炎热的气候特征。

    事实上,在各国的史册上有正式的记载,却是姬天子号召东土各国,联合伐秦,与西秦在武关之前大决战,最终因为武关雄盛,而盆地的地理条件太差,供给艰难,最后无功而退。

    但时代久远,记载故事的史册散秩,记载之事也多有掩饰,于是真实的故事湮没在时间里,穿凿附会的神话传说,反而代代流传,盆地变成姬天子封神之地,所以名叫姬原。

    姬原姬谷这个三角盆地就成了狄戎部落南下掳掠的首要选择,如果西秦国没有办法控制戎狄部落,西秦事实上无法越过姬原姬谷,实现对东岭关真正的统治,也就是名义上属于西秦。

    曾侯回驾襄都,要处理的事情也不少。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曾鸢后续伐秦。

    但将吏的观点并不一致,因为取得东岭关过分的顺利,曾鸢的意思是趁眼下军心振奋,一鼓作气直扑武关,不留给西秦准备的时间。但也有以大宰为首的部分官员,认为做好庸雎两地的民政治理,准备好军资物料,待夏米秋收完毕,装备整齐再从容伐秦,确保万无一失。

    两边的分歧实际上是激进派预胜不预败,保守派则预败不预胜。

    说穿了就是曾鸢认为,夺取东岭关的现实说明,西秦对曾国东击没有任何准备,武关短时间不可能做好防御,如果留给西秦足够的时间,武关更不好取。

    大宰的考虑是,有东岭关在手,只要做好庸雎的治理,曾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不需要冒险进击,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稳妥的措施,即使武关到时兵事不顺利,至少不会因为曾国在庸雎立足未稳,一溃之下,反把前面的胜利果实丢个干净。

    两边都各有道理,争论不休。曾侯一时也陷入犹豫。

    曾侯驺吾的内心,是更倾向于直接出兵,主要的驱动力就在于,他觉得伐秦一事,冥冥之中有神灵的指引,宜速不宜迟,天命不可测,如果神灵失了耐心,恐怕以后会有预想不到的反复。

    但这事却容不得曾侯多想,因为他明日吉时就要起驾回襄都。

    遇事不决问神灵。曾侯就想到要咨询一下王女。

    但王女这边每次询问神灵之事,往往语焉不详,问完说不定还要召唤大臣猜谜语一样商议。要不先问问庸城那对父子?如果没有结果,再问王女。

    于是趁午间间隙,他带了宫吏,就往名义上还在关押的马文琪周同礼这边而来。

    为什么不是直接就召唤两人,因为问神问仙这种事,摆到明面都不好看,反而没有暗搓搓的有说服力。

    老马小周在王女回驾之后,都松了一口气。

    冲撞王女一事,随着王女的到来,有惊无险的化解了。两人也和王女取得一定程度的交流,算是抱大腿成功,知道短时间内没有身份危机。

    小周忽然就笑了起来,老马莫名其妙,以为是笑他刚刚失态。

    算起来老马在小周面前,已经两次哭成SB,但他脸皮也够厚的,两次哭完都跟没事人一样,不得不佩服,典型的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你知不知道天河水军元帅是什么人?”小周忍着笑,问马文琪。

    “管他什么人,反正不是人。”老马一脸无所谓,只要是个神仙就是护身灵符,叫土行孙都无所谓。

    “对,不是人,天河水军元帅就是猪八戒。”小周再也忍不住,笑着说:“马哥变成猪哥了。”

    “我擦,王女这么会忽悠。”

    老马觉得王女这是有意给他们两一个下马威,装谁不好,叫他装猪八戒?无奈的说:“猪八戒就猪八戒吧,反正是个神仙。”

    “一个是西王母神女,一个是猪八戒,你觉得王女会不会在暗示我们什么?”小周说。

    “暗示什么?”老马专业知识显然没有小周丰富。

    “暗示你如果敢乱来,她能像杀猪一样做掉你。我们在她眼里,就像猪狗一样。”小周的联想能力还是够的,要不然也不会去写网文。

    “有道理,以她的身份,确实做掉我们不费力气。”老马反常的认为小周的理解没毛病。

    两人互相取笑之时,门口有卒吏忽然大声叫喊:“君侯驾到,快快出迎。”

    我擦,怎么又来?两人差点给这声大喊吓出毛病,急忙跑到门口跪下迎接君驾。

    “平身,无须多礼。”曾侯温和的点头,自己就走进屋里。

    宫吏赶紧擦拭案席,曾侯也没计较是否干净,扶案坐下。

    两人急忙跟在后面,又跪下行礼。

    “士庸、士献,早间堂前讨论伐秦一事,朕有些事情不明,想征求尔等意见。”

    “吾王恕罪,小人凡夫俗子,不敢妄议大事。”

    “无事,随意见解即可,朕从不因言罪人。早间大臣有言即刻伐秦者,有言修缮民事从容伐秦者,朕有所犹豫。士庸士献见识神奇,可有言与朕。”

    擦,居然是这么重要的军国大事,两人汗水都冒出来了,这种事情不应该是大人物早早就商量好了吗?问我们两个,难道不是问道于盲——这人竟然如此迷信?

    两人忽然有一种理解王女的错觉:这个搞法,王女就算真的是神仙转世,也会被他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