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乱记 » 七九、梁城

七九、梁城

    狄戎首领编制队骑也很马虎,他们本来就有百长、千长这种军队职务名目,大略分配好了之后,许多本来的百长被提拔为旗长,这些人是既得利益者,对议会的政策甚为支持。

    为数不多的几个大部落,千长就是戎王自己或者儿子,戎王有议员身份,像乌牙奴这种,嫌弃旗长掉价,自领了亲兵熊部头目。

    屈突墨顶替父亲做了议员,有样学样,也把本来的千长扔进亲兵队做头目。

    早间会议信息量巨大,屈突墨也不敢大意,想派几个族兵回去莽山通报父亲。

    可是眼下在晋国境内,晋人对狄戎充满恨意,普通几十个戎人想轻易通过平阳地区却不容易,说不定就半路上出了风险。

    戎人野地求生技能出色,屈突墨把回去报信的族人,分成七八组,每组只有三四人,想着只要其中一两组够运气,信息就能够传达到父亲耳里,于是让信使散开了寻路回去。

    等到午后,摩睹和各部戎王出来检阅分旗情况,一万多戎骑刚好分成三十旗,剩余旗卒差不多四千骑,拨了大半的老弱归属后勤。

    分了旗,兵骑四百员左右连人带马,有的还是双骑,一团一团像串起巨大的珠链,排列起来足足有三里地。因为部落之间也互相暗暗较劲,生怕被别人瞧不起,倒是个个心里铆足了劲,神气十足。

    算下来每个戎王才有几十号亲兵,全是各部最精勇的悍骑,凑在一起煞气凛凛。

    各部戎王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骑兵列队受检,对眼下一万多骑的威仪都深感震撼,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起,隐隐对联席议会生出有一种就当如此的归属之意。

    摩睹早就设想好计划,边检阅就边说:“我草原如今兵威之盛,怕是几百年来也不曾见,如今分列成旗,为了便于管理,不如按部落名称,排个清晰,比如我狐部四七旗,可称为狐一狐二类推,隼部三旗称为隼一隼二隼,各位一下如何?”

    “倒是简便易记,就这么处理。”各个部落首领知道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不必过多纠结。

    “后续征伐,各旗争先容易混乱,不利指挥应对军机,不如各位首领抽签排出队列顺序?”摩睹继续抛出议题。

    “也好,免得行军扎营又是争执不停。”小部落容易被人欺负,去到哪里都给人排挤在外围,白狼部的狼王绲夷赶紧附和。其他几个小部落也纷纷同意。

    各个戎王嫌抽签太过繁琐,因地就宜,猜了几轮拳头就定了顺序。

    屈突墨猜拳不利,豕部排到比较靠尾,豕部算是偏大的部落,他心有不甘,忽然就说:“各部人力都不相同,为何议会之中却都算一员?”

    这么一说,几个大部落的戎王也有同感,众人目光就望向摩睹。

    但小部落更多,却不愿看到大部落拿大,好几个人就说:“论人数狐部最多,摩睹王也只算一员,豕部莫要装拿。”

    摩睹最怕这时有人捣乱,看着屈突墨心中灵光一闪,就说:“议员唯戎王才可当得,豕部戎王不在,本来不应参与,换了你父亲来了,再来提议。”

    “就是,屈突不在,豕部不得提议。”几个小部落赶紧附和。

    屈突墨一人不抵多口,只好闭嘴不言。小部落几人见好就收,也没有继续追究。

    第二日,本来说好要开拨梁城,但前日掳掠来的俘虏物资还无处摆布,协助清点登记的秦吏忙得团团转,到了天黑才勉强有个大致的数目,于是又耽搁一天。

    幸好郗丙和楚渐离都及时赶到,带来平阳君的命令,说是平阳愿意用财货换回俘虏,财物暂时可寄放谯城。

    摩睹和各部戎王商议之后,知道眼下俘虏只是累赘,于是表决同意。谯城守将看到郗丙带来平阳君的符信,虽然不情不愿,却也没有抗拒。

    为了让狄戎尽快离去,赶紧接管了狄戎抢来的物资,连夜交割清楚数目,留了收据。

    第三日,心情舒畅的摩睹带来狄戎联军,往梁城方向开拨而去。

    魏丕的三千军卒离开小城灵石进驻梁城,魏珲在梁水边的营帐虽然简陋,但不用自己怎么操持,拎包就可以入住,惬意得很,这两日奴役还在继续搭建帐营,等待后续两万士兵到来。

    魏丕也撒出许多哨探,探听平阳那边的消息。

    以往狄戎掳掠平阳,梁城就是避难的选择之一,谯城外围被狄戎掳掠成白地,有一些跑得快,逃到梁城附近,轻易就被魏丕的哨探发现。

    魏丕带来一问,心里面有些焦虑。

    谯城距离梁城,大约三四天的路程,说明狄戎距离梁城已经很近,自己的兵卒还没集齐,如果狄戎冲击梁城,怕是要出师不利,赶紧进城去找堂兄魏珲商议。

    魏珲听了却不以为然,叫魏丕宽心:“以往狄戎从未深入梁城地界。听流民所言,戎蛮并未攻打谯城,只是在外围掳掠。况且,若狄戎有意径取梁城,流民如何能及上戎骑速度,怕是已经兵骑遍地。”

    魏丕听了,也觉得有理,狄戎劫掠往往漫无目的,东一城西一里,抢了就走。

    为什么狄戎抢完就走,这里面的关键就是,狄戎劫掠除了抢夺物资,也挟持人口牲畜,带了这些人口牲畜,戎骑就无法快速行动,等于失去许多战力。加上人生地不熟,戎蛮自然就生有危机意识,只会尽快退去,保护抢掠的果实。

    这和野兽捕获食物,就会找个偏僻的地方享用是一个道理。

    “如此说来,只要后续的兵员到齐,梁城反而可以趁机进发谯城,收复城池?”魏丕开始设想接下来的计划。

    “卿丕,可派人回报叔甫,然后进击谯城。”魏珲给魏丕提了个建议。

    魏丕是卿大夫,所以魏珲叫他卿丕。

    “兄尉之言有理,我先遣人到谯城探听消息,时机若是成熟,不用等待后续,三千家将取谯城绰绰有余。”

    摩睹的兵骑虽然在谯城耽搁两日,骑兵速度比流民快了许多,如今距离梁城才几十里路。

    魏丕的哨骑前出二三十里,远远看见前方烟尘滚滚遮天盖地,猜都猜得到是狄戎来袭梁城,慌忙掉转马头,赶回梁水的营地报告消息。

    几十匹哨骑边跑边有人大喊:“狄戎来袭,狄戎来袭。”

    梁城外梁水边散布的村落集镇,最近被魏珲征召了许多民夫修整营地,已经人心惶惶,各种谣言乱传,一些有门路的人,早早收拾好东西,准备一有情况就躲到梁城里面去,听到哨骑的喊声,到处鸡飞狗跳,许多人都奔向梁城城门。

    梁水边的营地里,如今驻有魏丕带来的三千兵卒,听到哨骑的警报,却四处寻不到主将魏丕。听军中谋臣吏目说魏丕早间进城,许多家将不敢固守营地,吆喝底下士兵,也往西城门赶去。

    城门外已经是人如蚂蚁,挤得密密实实。

    守城士卒看见这么多人想挤进城,反而吓得紧闭城门,谁都进不去。

    魏丕带来的兵卒心急如焚,一边驱赶城门口的平民,一边喊话叫城上开门。

    魏丕魏珲接到城门的急报,目瞪口呆一时也理不清头绪。

    两人急忙往城门方向而来,登上城楼,看见底下自己三千家家丁赶走了集聚在城下的平民,正喊话开门,急忙下命令让兵卒绕城至梁城南门进城。

    此时,站城楼上还看不见狄戎兵骑影子,只有无数百姓在城下哭求城守开门,让他们进城躲避。远处还有许多平民在往梁城奔来。

    魏珲魏丕两人也不知道眼下狄戎到底到了哪里,想寻哨骑问话,哨骑却跟随兵卒正赶往南城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