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临轩放黜鹤冲天 » 第213章 一鹤冲天

第213章 一鹤冲天

    柳三变此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哪里还在乎晏殊的态度,他哈哈一阵狂笑,“你骂我是狂徒?我是凭借真才实学才站在这里的,时运不济,我不怨天不怨地,雷霆雨露皆是皇恩,要怨只怨我命不好。”

    他边说边抬手点指着前面殿阶上站立的黑压压的官员,激愤地道:“我看你们这中间许多人都是酒囊饭袋,别看你们一个个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人五人六的站在庙堂之上。依我看,除了少数人是饱学鸿儒,有着真才实学之外,多数都是沽名钓誉之辈,长于插科打诨、哗众取宠之徒。我今日固然临轩遭黜,我自认倒霉,但也容不得他人对我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柳三变的话等于是骂了全天下读书人,似乎全天下就他有真才实学,招致后来更多人对他攻击。但此时他拼将一死,哪里管得了那许多。

    晏殊指着柳三变的手直哆嗦,嘴干张着说不出话,偷眼看向皇上、太后。太后和皇上一语不发,面色凝重。

    其实皇上心里极不是滋味,他很想让柳三变发泄发泄,免得把他逼疯,不忍看这个自己非常欣赏的风流才子的凄惨相儿。

    柳三变冲着晏殊嘲弄道:“皇上金口玉言封的我‘且去填词’,并没说我只能在哪儿填词,皇上的话你也听到了。我从现在开始就是奉旨填词了,你敢抗旨不成?”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晏殊哪里还敢再说话。

    柳三变倒身下拜,叩头起身,仰天大笑吟道: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刚刚吟完上阙,晏殊见是个机会,急忙喝止。太后却在帘后发话:“考生失意失态可以谅解,让他诵完。”

    柳三变稳住心神,接着吟道: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

    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明代:清明的时代;争不:怎不;白衣卿相:穿着布衣的卿相,指某个领域的杰出人才;浮名:此处指功名。)

    及至最后一句,竟以唱腔结束。柳三变在疯狂的大笑声中,踉跄着向殿外走去。

    别以为这个时候的柳三变脑筋冲动,处于疯狂状态,他的心里清醒得很,尽管突遭灭顶之灾,他却能在瞬间强迫自己保持住尊严,这是他平时严于律己、言行合一的结果。

    柳三变虽然也有一瞬间的慌乱、失态,但他却马上意识到这正是他向全天下人抒发胸臆,宣示胸中豪情壮志的机会。这些也许在平时反复思考过,也许只是此时此刻的激情爆发。

    他选这《鹤冲天》词牌也颇有象征意义,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一鹤冲天,拔地而起,御风而行,翱翔于天地之间,让人一看、一听便不能忘。也许他平时研究过这个词牌,也许是为抒发自己的激情而突然想到,总之在今天这个场合就像是一声霹雳,这三个字深深地烙在世人心头。

    上阙最后一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表达了他的冲天志向,人的一生只消在某一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就是极大成功了,柳三变做到了,“白衣卿相”一词也永远的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也成了无数学子激励自己的奋斗目标。下阙最后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固然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失意,但并不完全消沉,含有另辟蹊径、求实务新的意思,更受天下士子的喜爱,

    也别怪柳三变对头天晚上王拱寿的患得患失看不上眼,真到了自己这儿就如此失态。他与王拱寿的情况不同,王拱寿认为自己考得不好,自怨自艾。而柳三变却丝毫没觉得自己错在哪儿,对考试成绩很自信,唱名之日遭受黜落的结果做梦都想不到,故此柳三变的激愤、忘乎所以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他不能忍一时之忍,给他的前程造成的伤害是无法补救的。尽管他的遭遇和遭受的不公得到许多人的同情,奈何他的疯狂举动却又犯了大忌。如果一语不发忍了下去,说不定事后给他个“同进士出身”还是有可能的。但如果真是那样,也就不是那个自负胸中才学、眼空四海的风流人物了。

    柳三变不知道,其实知道了也没用,就在前面官员的队伍里有个人,年龄与他差不多,甚至比他还小了几岁,名叫宋绶,是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他是在二十年前的一次贡举中“赐同进士出身”,如今不也是混得风生水起了吗。

    年轻人有失败的本钱,失败了可以再来,再失败再起来,大不了还可另辟蹊径,前面总会有路可走。

    可对于柳三变来说就不行了,几考不中,已经四十多岁了,脚下这条科举仕途的路基本堵死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有些人皓首穷经,到了六、七十岁还在考,也许最终挣得个名分,可是柳三变却连这样一条窄路都行不通。

    别看他如遭受晴天霹雳,五内俱焚,但他心底还有一丝清明在,他知道自己这番远不是考试不合格那么简单,今天当着天下举子遭黜,无异于皇上宣告了自己在仕途上的死刑,即使以后届届都去考,哪个考官敢推翻皇上今天的决定?那就是说,无论今后你考不考,反正到时准被刷下,还会落一个文章不通、屡考不中的臭名。这次是真的把他逼上了绝路,柳三变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

    就在柳三变被卫士半搀半架地将要走出崇政殿时,一声大吼从天而降,“不要让柳三变走了,把他带回来!”

    又有人随声附和道:“对,不能便宜了这个狂徒,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