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好莱坞经纪人 » 第八十六章 千钧一发

第八十六章 千钧一发

    《律政》剧组得到了哈佛大学的校园拍摄许可,伊娃和黄燕、马修他们都已经飞往波士顿,准备在那里与剧组汇合。

    自从麦克辞职后,不少CAA高层都想办法要留下伊娃,伊娃的答复一直模棱两可,主打“拖”字诀,就等到四月份合约期满,请会计师去CAA结算完佣金后离开。

    麦克难得空闲下来,开始为自己在AMG立足而努力。

    #

    ##

    根据《加州人才经纪法案》规定,经纪人(公司)不得同时担任电影的制片人,但经纪人(公司)很快找到了漏洞,开发了一种叫做“交易打包”(dealpackaging)的新模式,绕过了法案的限制。

    当经纪人成为一个交易打包者的时候,经纪人就会把自己的客户绑在一起,比如说编剧、导演和演员被捆绑在一起提供给雇主。

    打个比方,一部常规美剧,打包费一般是一集3万到5万美金,与此同时,经纪人(公司)还会抽取节目收益的10%。

    电影也一样,打包交易最高可以要求制片预算的20%,而不是签约艺人片酬的10%。经纪人可以收取如此高的报酬,是因为工会的特许限制只规定了对艺人抽佣的上限,但没有规定对雇主抽佣的上限。

    这种打包交易使得经纪人实际上成为了制片人,当然会存在利益冲突。

    第一个受害者就是好莱坞最没人权的编剧,经纪人的手伸向了内容制作的领域,当编剧们的经纪人同时又是自己的“老板”的时候,这合作就真的没法谈下去。

    美国编剧工会(WGA)前年组织了一次罢工,WGA给好莱坞一万三千余名编剧发出通知,号召他们在罢工前炒掉各自的经纪人,然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目前,经纪人(公司)和SAG的董事会初步商定了一个新的临时协议,该协议放宽了一些对禁止经纪人成为制片人的约束。

    新协议允许他们可以占到制片、发行公司20%的股份,换句话说,临时协议将会让服务客户的经纪人变成客户的雇主。

    麦克跳槽到AMG公司,负责打包交易,身份转变让他在谈判桌上有着更多的议价能力。

    #

    ##

    上了几天班,初步理顺关系后,麦克提交了两个打包项目,《伯恩的身份》和《一生爱的日记》,其实就是后世的《谍影重重》和《恋恋笔记本》,只不过现在两部电影还是小说状态。

    不出意外,《一生爱的日记》项目被毙了,因为这本小说作者要求影视改编权的买断,预计需要100万到200万之间,《伯恩的身份》的作者可以谈期权,价格估计在15万到30万之间,麦克作为一个新人,不被公司信任也不奇怪。

    麦克有些可惜,《恋恋笔记本》这个项目买断价格是高一点,但打包和电影预算不高,只要剧本改编精彩,就能吸引不少制片公司的目光。

    《伯恩的身份》的情况正相反,各种打斗、枪械、去世界各地取景等等,电影预算没有四千万打不住,准入门槛无形中提高了不少。

    麦克只能私下寻求奥维茨支持:“奥维茨先生,虽然《恋恋笔记本》买断价格是高一点,但买下来我们就有了主动权,而且买断费用最终会转嫁给制片公司,如果拍摄续集……”

    话还没说完,电话突然响起,奥维茨一指门外:“出去!”

    麦克垂头丧气的走出总裁办公室,还不忘贴心的把门带上。

    一眨眼,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资本家翻脸这么快的吗?

    #

    ##

    两天后,麦克和AMG法务部、财务部的同事飞往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一处私人庄园,去见《伯恩的身份》的作者罗伯特-勒德拉姆,勒德拉姆是惊悚小说的代言人,发表过29本小说,已经有几部被改编搬上了银幕,如《启示录行动》、《周末大行动》、《地狱儿女》等。

    其实早在1988年,《伯恩的身份》就被搬上了迷你电视剧,电视剧版与原著剧情几乎一致,但很遗憾,在当时没有溅起一丝水花。

    勒德拉姆收回了改编权,此后陆续写出了第二部和第三部,但一直没有制作公司感兴趣。

    三人直接飞到加拿大卡尔加里机场,然后重新入境美国,再租车赶往班芙镇,作者勒德拉姆就在这个小镇隐居。

    勒德拉姆提出两个条件,三十万期权费用,剧本定稿后需要得到他的同意。

    两个条件都超出了众人的底线,麦克和勒德拉姆的经纪人展开了谈判。

    一般期权费用是买断价格的十分之一,但这部小说已经搬上过银幕,根本不值300万。

    砍了半天价,终于谈到24万,眼看天色已晚,众人便在作者家借宿。

    价格还好说,关键是第二条,改编成剧本后还要得到原作者的同意,这绝对是个坑。

    双方僵持住了……

    #

    ##

    眼看一时谈不拢,第二天,财务就和村子几个居民去赏雪景、打野鸡去了,留下麦克和法务继续纠缠。

    “勒德拉姆先生,要不这样,我们签个补充协议,小说中有哪些不能改动的情节,我们在协议中列出来,怎么样?”法务向勒德拉姆建议。

    勒德拉姆点头同意。

    但作者都有这种毛病,舍不得自己的心血被人胡乱删减,众人的进度十分缓慢。

    就在麦克专心记录情节的时候,法务不动声色的踢了踢他,朝门外努嘴。

    麦克走到门口,看到气喘吁吁的财务。

    “麦克”

    财务贴着他耳边道:“我们似乎来了竞争者!”

    麦克一震,连声问情况。

    原来财务逛到镇上打算买点纪念品带给孩子,结果有一个外地游客的汽车熄火寻求帮助,他和村民说自己是个导演,来拜访的正是勒德拉姆先生。

    “导演?”

    麦克也意识到危机:“他现在情况怎么样?”

    财务道:“我赶回来的时候,村民正在帮他把车子拖往汽修店,什么时候修好不确定,应该很快的吧?”

    麦克当机立断:“把支票准备好!”

    走进屋子,麦克道:“勒德拉姆先生,剩下的情节都很重要,我们决定不做改动了,可以成交吗?”

    勒德拉姆有些莫名其妙,和律师商议几句后,点头同意了,毕竟他是七十五岁的老人,精力衰退,也有些累了。

    当麦克签字完毕后,门口传来一声大喊:“勒德拉姆先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