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宋人 »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三章

    万岁山战兵营加上辅兵共六万人……

    还发军饷,按照大宋的军制,一个月算上军械辎重粮草和饷银,全额发放的话,没有五十万两根本下不来。

    在万岁山呢?

    套装甲胄加女娘都能举起来的巨盾,长矛短兵刀,吃的喝的还有饷银,全都是陈司供给。

    还不包括攻城木腰弩与火炮。

    算上这俩吃银子的家伙式,大内禁军也比不上,大宋不是养不起,是没必要。

    养活这么一支队伍,哪赶上宗泽这种自己养活自己的几十万大军……

    张用当天晚上就被留下来了,第二天一早,当他从临时军营里走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扑向银山……

    王善在他身后嗤笑,“银眼张用,这下好了,直接在山上打个洞,住在里面得了。”

    张用也不理他,站在银山下,踹两脚打两拳,然后想用牙咬,却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王善就在后边跟身边的亲兵们嘲笑他,现场一片欢乐。

    这时李大正派人过来召集两人议事。

    军议大厅里。

    李大正、谢芳演、方红头,王善、李成、张用六人排排坐。

    李大正主持议事,他站在陈谦手绘的地图前,“从今往后我们都在一个锅里搅马勺了,陈司的意思是各带各兵,但是要统一,统一军装,统一军制,统一军律,军律方面都差不多,听令行了,多出一个特例……伍长必须进识字班。重点是军制,陈司意思是营上设旅,我是旅正,旅副谢芳演,方红头营白流水管军法,王善营周三水管军法,张用营钱大管军法,李成营暂时要谢芳演担起来。”

    李成面无表情。

    王善啧啧两声。

    张勇斜着眼说话,“就说从今往后我们都得听你的了?”

    李大正憨笑,“未必,军法有人管,伍正须得进识字班,你只要同意这两点,按月来我这里领饷银就行,各带各兵嘛。”

    张用非常满意,是非常非常满意。

    帅爷还发军饷给你?

    给你吃的就很好。

    不然张用也不会看到谢芳演的银子马上红了眼。

    其实这些人都是可敬的,宁肯不要军饷也没有投靠金军,更没有率兵逃到淮河以南兵过如篾。

    虽然各自有各自的毛病,可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大部分统制能坚守住内心。

    当然,也有投降的,也有等着完颜构缓过劲来,给他们封侯发钱发土地的公侯但在马上取嘛。

    但是,当前是什么都没有的,就是管吃,还随时都有可能战死。

    所以张用才大喜过望。

    听调不听宣,以前不知道是怎么个事儿,这回总算知道了。

    接着李大正的话就让他目瞪口呆。

    “陈司有令,所有人,今天午时开始搬家。”

    “搬,搬家?搬哪去?”

    “柳园口,水稻乡。”

    这次连王善都坐不住了,愕然问,“为什么?”

    李大正耸肩,“不知道,这是军令,民政司那边已经在着手准备了,所有物资都是我们战兵旅动手搬抬起运。”

    张用当时就急眼了,大喊,“柳园口有什么?什么都没有,野地荒地,我们去那里干啥?就在万岁山与东京城相互依托,简直是金军的天堑,根本越不过去。”

    谢芳演淡淡的说,“有我们在,黄河就是金军的天堑,张营正,吃的住的还有那座银山你就放心吧,陈司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我们人马一到,所有的东西都会被陈司通过仙法运过去。”

    “你小子……好吧。”

    听到陈司这俩字,张用耷拉下脑袋,想要仙家的银子,就得听他的命令。

    于是腊月二十四这天中午,万岁山所有人打点行装开始搬家,主要是食物和日常用品,大件都是陈谦运送。

    既然改变不了,所有人都开始积极起来,最好赶在腊月二十八九安置下来,安安稳稳过个年。

    至于明年开春金军来袭……自有个高的顶着。

    从离开东京城范围开始,宗颜就开始下令,沿途收拢流民,来者不拒,管吃管住。

    附近的宋人大多知道金军已经退却,之前东京城和各訾堡拒不收揽,那是没办法,现在可算有大队人马开始接收流民,这些背井离乡的流民无不喜极而泣。

    更让他们欢喜的还在后面,进入队伍之后,就有管事的接洽……分给你们田地,自己耕种,粮食没长出来之前,不收税,还管吃,房子没有建起来之前,还管住。

    就这样,等到大队人马一路晓行夜宿来到柳园口地界时,人数已经膨胀到十二万。

    六万兵六万民!

    ……

    金国中都。

    秦桧突然接到完颜晟·吴乞买的命令,立即启程前往临安。

    要国书。

    要侄子国的国书,从此认金国为叔叔,然后淮河以北归大金啦。

    秦桧怅然若失……

    原本说的是以长江为线的……

    淮左和淮右沃野千里,在长江和淮河两岸之间,每年能产出多少粮食啊,金军为什么不要?

    就因为死了完颜宗隽·讹鲁观?

    还有完颜宗辅·讹里朵?

    事情脱离了秦桧的控制,除了若有所失,他心里的的警惕性骤然跃升……事情的发展使他浮出水面,而且功劳大大降低。

    当然,金军放心让秦桧回去,那是因为秦桧家小都在中都。

    秦桧妻族势力庞大,不是他想放弃就能放弃的。

    家族势力其实包含妻族。

    秦桧胆敢放弃妻族,放弃二圣,哪怕活着回到临安,这辈子别想再出头了。

    ……

    秦桧是腊月二十五离开中都,走濮阳渡过黄河。

    当前路线有两个,一是走泽州、商丘、颍州,经淮河顺流至南京,一天一夜到临安。

    二是走滑州、郑州、襄阳,然后沿长江顺流到九江,两天一夜到临安。

    结果秦桧选择了滑州。

    因为完颜宗翰·粘罕在郑州过年啊。

    完颜宗翰·粘罕是完颜昌·达懒之外,第二个非常器重秦桧的金人重臣。

    秦桧想去给他老人家拜个早年……

    结果在滑州渡口,两帮人马初相见。

    一方是金国使臣秦桧,一方是柳园口新生势力旅副谢芳演。

    秦桧带着五百精骑,或者说是五百大金拐子马押着秦桧去临安谈判。

    谢芳演带着五百步军,是陈谦安排,要去金国中都,商谈联开榷场……换取胶州兵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