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幽默风趣小故事集 » 第十四节

第十四节

    127少女认儿亲

    可怜的徐进年幼父母双亡,起初靠小叔徐满抚养了很多年,因满叔家境贫困,自己还有好几个儿女一天天长大,无力支撑,只好帮徐进在竹林山下搭了间茅草棚,由他去流浪、乞讨为生,晚上还有个住处,这样又混了几年,徐进已十五岁了。

    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穿着破烂,拖着半截底的布鞋,饥寒交迫,没精打采的从一荆棘丛生的乱坟岗走着。突然,身后几声野狼嚎叫,吓得徐进奋不顾身地往前奔跑,跑着奔着到一坟台处,被一根又尖又长的狼牙刺刺破了脚板后跟,当时鲜血直流,疼痛得忍不住尖叫了声:哎呀,我的娘啊。他忍着痛把长刺拔出,从破衣上扯了条布片把脚草草包扎了一下,然后拖着受伤的腿一拐一拐回到了草棚,这时伤口越来越痛得厉害。徐进心想,不能去讨饭吃,这回只能等死了。

    也许是天无绝人之意,还是徐进时来运转的原因。时任青山县县令姓谭,是位穷苦出身的进士,他不忘当初艰苦岁月,寒窗苦读,立志要为穷苦大众谋福利,处处关心老百姓,千方百计地为穷人解决困难,解除穷困。这一天中午,谭县令指派的衙役小武在徐进所在地区域巡查,发现隔一步一个血迹脚印,跟踪来到徐进茅草棚,见他伤势不轻,问他怎么会这么严重。徐进把事情经过告诉小武,小武帮他弄了点吃的喝的,拔腿就往县衙里报告情况去了。

    谭县令得到汇报,立马带了两个衙役快步来到徐进住处,县令亲自看过小徐伤势,叫小五等人把带来的药品敷上绑扎好,并买来食品给小徐饱吃一顿,这才让小徐缓过神来,将自己身世和今天事故经过说给县令听。谭县令想起年幼时有与小徐相似贫穷,对小徐更是同情,谭县令边听边仔细望着可怜的小徐,虽然饿得面黄肌瘦,体格却很强壮,长相也不错,显得很机灵能干的样子,接着问小徐,你这般情况,今后怎么打算?小徐果然很聪明,连忙忍着伤痛从草窝里爬了出来,跪地拜谢谭大人救难之恩,并说我今后今生全由恩公作主。谭县令当即答应,那你就同我们一道去县衙。小徐谢天谢地谢过大人,由二个衙役轮流背着,一同到了青山县衙。

    第二天一大早,县令大人第一件事来看小徐伤势如何。经过药品治疗,小徐伤口已痊愈,他已起床许久,正在后院舞枪弄棒,谭大人一见,很是欣喜,高兴地吩咐小武,今后小徐就由你带领,负责教他、管他,也教小徐一定要听小武哥指挥,向他学习。小徐兴奋地响亮答了声,遵旨。

    小武带着小徐来到热闹非常的小镇,小徐好奇地问:我们到此干甚?小武教他说,到这里我们要认真观察有没有打架斗殴的,有没有欺行霸市、仗势欺人的,如果有争吵纠纷等现象,我们有权制止,要及时调解,免得发生动乱,防止不必要的损失,这也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小徐又问,他们会服从我们吗?小武自信地说,我俩是谭县令派来的公差,谁敢违抗?谭大人是个公正无私的清官,他秉公执法,威望很高,我们在他手下干事的也很争气,都按他的指示执行,所以老百姓都很拥护。

    又过了一天,小武带着小徐来到工厂林立的区域,很多工厂、作坊都在正常、繁忙着生产,小徐指着一片狼藉的地方问,那里怎么乱成一团,没有生产呢?小武告诉小徐,这大片工厂区是谭县令到任以来,他为了我们青山县发展经济、解决当地劳动力剩余没事做,如棉花、生铁等物资没有销路,为穷困人群增产增收,动员、鼓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这些厂子创办起来的。

    绝大部分工厂、作坊都操作运转正常,就是你所指的那家翻砂厂,因连续出了几次安全、质量问题,就停产关闭了。今天谭大人安排我俩来察看这厂区生产安全等情况,回去汇报给他,有困难、问题的事,谭大人会来处理办理,还要我们去采访这当地有不有愿意出钱把这翻砂厂重新办起来,因为这是生产农民必须的犁、耙、锄、锅等农具用具的。

    小徐听了,高兴地说,那我可以找到一个大财主,他姓罗,是我满叔的好朋友,他经常来我叔家,他们谈话,我喜欢认真的去听,知道他有的是钱,正想做大生意或经营什么项目。小武说,那就太好了,我们现在就去找他。小徐有把握地说:只要去我叔家,肯定能找到他。

    小武小徐快步如飞,没两个时辰就到了徐满叔家。正好罗老板在满叔家,小武他们把要将翻砂厂恢复的事说给了罗老板听,他听了满怀信心,当即答应和小武几个来到县衙,跟谭县令把条件谈妥,几天后工厂就开工生产。

    这厂子里开工没几天,尽出故障,不是安全出问题,就是质量问题。徐进得知消息,心里很着急,因为是自己推荐的,有很大责任心。小徐向谭大人请了假,急速来厂帮助罗老板处理解决问题。说来也怪,小徐在场的几天,很多问题、事故很快得到解决,而且不再出现任何不良情况。他见一切正常了,又回县衙上班去了。但奇怪的是,他前脚退出,立即又出很多事故。

    罗老板经过几番几次实践,只要小徐在场,什么都一帆风顺,只要他刚走,马上又出故障,损失很大,罗老板心想,这徐进一方面是聪明能干,更主要的是他财运好是主要原因,我一定要把他留下来帮我一起干。

    于是罗老板跟徐进达成协议,高薪聘请他到厂里上班如果厂里长期顺利运转,能赚到好的利润,愿与他按四六分成。经县令大人允许,小徐正式加入了罗老板的翻砂厂,他坚守在厂里,半年后,在生产一切正常情况下,翻砂厂赚了巨额利润,罗老板按当时所承诺的付给了小徐一大笔银子归徐进,他当天就送了一小部分给满叔,剩下大部分利用当地是棉花高产区,他办起了一家纺织厂,利润特别可观,有充足的钱了,又办起砖厂、瓦厂、石灰窖,几家厂子同时生产,干得热火朝天,已是财源滚滚来。

    徐满叔看到侄子徐进发了大财有出息,为他高兴,打算也要和他合伙办工厂赚大钱,但又觉得这孩子财运虽好,就是太突然,有些蹊跷,怕他不稳当,发财不长久,就拿了徐进的生辰八字到算命先生那里算了算,可是算命先生说,你这侄子并不是有财运的命。

    徐满叔又请来潘松,是看风水的先生。潘松拿着他那圆圆的看地仪器在徐进父母坟穴上观测着,说这坟地不是什么让后人有出息的好地。满叔反复思量,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得刨根问底找侄子把他那天脚受伤、从谭县令带他进衙门,他命运就天翻地覆的彻底翻了身。

    潘松先生等徐满把侄子叫来,亲自听了徐进详细把那天的事说了一遍,潘松听完,建议道,我们不如到那坟台去看看。

    由徐进带路,三人到了目的地,徐进生动地描述着那天听到狼叫,奔跑着被刺伤脚后跟,痛得在这坟台哎呀,我的娘啊。潘松先生要徐进把这坟台树木、柴草砍光,大家这时看到一块石碑上写着圆月之墓。

    潘松先生顿时感到很惊讶,说了声:那徐进的翻身有了根源了。他记忆犹新地对徐满叔侄说:这墓主人孙圆月,跟我是同龄人,我才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我师傅东奔西忙找坟穴、看风水,当时圆月之死是一场悲惨事件,轰动全青山县。

    这青山县当时有家财势很大的邓府,其老爷叫邓建荣,他夫人何氏生了四五胎都夭折,没养活成人。到年近四十了才生下小少爷邓成,当时邓建荣老爷以表妹刘氏体质好、奶水足为由,请来当奶娘,夫人何氏坚决不同意,只是自己正坐月子,没法干涉,当然也为了邓成能健康成长,也就由邓建荣作主,阻止不了的事。

    其原因是,奶娘孙刘氏是邓建荣老爷的姨妈的女儿,少年时和表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二人相亲相爱,邓建荣很喜欢长得特别漂亮的表妹,向父母几次提出要娶她为妻,但那时婚姻是由父母包办,他父亲跟何家有很多大生意来往,同何家老爷关系密切,不顾邓建荣坚决不同意,由父母作主娶了何家闺女,后来的何夫人。

    到后几年,邓建荣多次向何氏提要求,娶表妹做二房,被性格横蛮霸道的何氏拒绝。

    这回何氏生下少爷邓成,孙刘氏刚刚生下一千金孙圆月,大约才一个多月,孙刘氏提出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带着小圆月同住邓府。邓建荣认定表妹是两小无猜最心爱的初恋情人,莫说是一个条件,什么条件都得答应。就这样,孙圆月和母亲在邓府和邓成少爷同吃一母奶,一起玩着闹着,一天天长大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和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

    二人每天形影不离,说说笑笑,久而久之产生了爱情,邓成喜欢上漂亮聪明的圆月,圆月更喜欢气质不凡、又性格随和的邓成。二人暗地里定下了终身,并在庙会那天跪在大雄宝殿菩萨面前发誓,非圆月不娶,非邓成不嫁。

    邓成、圆月发誓定下终身不久,机灵的圆月得知消息,今天邓府来了个给邓成少爷介绍对象的媒婆,听见老爷、夫人满口答应,明天就去送聘礼。圆月急了,忙和邓成商量对策,邓成表态说,父母帮我找的哪怕是仙女下凡,我也不会娶,我只爱你圆月一个,我要来一个抗婚。聪明的圆月分析,你父亲可能会让着你,就是你那恶狠的母亲她会放过你吗?让你任性吗?事情紧急,快拿主意。二人一阵紧张之后,急中生智,决定今晚离家出走,往哪里走,走哪条路线都商定好了。

    这邓府夫人何氏,对邓建荣老爷自作主张请来他表妹当奶娘,一直没放心过,总觉得老爷和刘氏有着暗地的不可告人的爱意,但孙刘氏到邓家已来十几年,处处小心翼翼,一为表兄为她母子多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心怀感谢,一定要为表兄着想,不能有半点差错,不让表兄受到连累和麻烦。二为圆月能在邓府安身,能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健康成长,孙刘氏也就从无非分之想。在邓府踏踏实实、规规矩矩的照顾着邓成,同时也保护着心肝宝贝圆月。这邓夫人何氏处处、事事都防着他俩,早一年还特意从她娘家找来一个堂侄女叫何香的,做她的贴身丫环,其实是作她在邓府的耳目。

    这何香对何夫人忠心耿耿,又精明泼辣,能把有益于何夫人的讯息及时告密给她,很受何夫人喜欢,何香见夫人对她很抬爱、很信任,又看准邓府财大业大,邓成少爷如此高挑帅气,早就有了野心。她心想自己是何夫人娘家侄女,这层关系又很受夫人爱戴,迟早一天会成为邓府少奶奶。她见到邓少爷和圆月天天在一起,形影不离,如胶似漆,心里不是滋味,更担心邓成会被圆月抢走,于是经常到何夫人面前说圆月坏话,还编造谣言诬陷圆月,何夫人都一味护着何香,要她监视圆月一举一动,有什么情况要及时汇报。

    这天晚上天很黑,下着毛毛细雨,按约定,邓成牵着圆月从后花园溜出了后院小门,悄悄地轻手轻脚小跑到了大河边,心想松口气,在河堤上休息一下子。二人还没停步,后面已是火光冲天,邓府家丁佣人们一窝蜂似的,大喊着捉拿圆月。这突然追赶的场面,让邓成、孙圆月惊震万分,原来二人白天在邓成书房作出今晚离家出走的决定,被阴险毒辣的何香偷偷听见,即刻把消息报告了何夫人,何夫人马上就叫曾福管家把人力、火把。灯笼准备好,只等邓成、圆月一有动静,就尾随追赶。这时追兵越追越近,圆月在前,邓成在后,灯笼火把被自己二人身体遮了大半,刚走到桥中间,圆月慌了手脚,又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不留神,左脚踩到木桥最边边一根斜坡面树边上,被雨淋湿的树边很滑,圆月身子往左边一侧,猛地往水流滚滚的河里掉,邓成急步往前去救圆月,也一个翻身掉进了河里。他毕竟是男孩子,有些力气,在水里挣扎着,一沉一浮的,家丁们紧跟着跳进河里,好不容易把邓成救上了岸,正是气息奄奄,火速找来郎中,才保住了性命。邓成缓过神来,不见圆月,忙问她怎么样了?有人说不知她是死是活,还没找到人呢!邓成不停呼喊着圆月。

    邓成心知,她一定凶多吉少,一下子又晕过去了,再救醒他时,听说圆月好像都没捞到尸体,邓成两眼一白,这下完全不省人事了。后来经郎中尽力医治,虽然没有死去,却成了癫癫懵懵的呆子,邓建荣老爷、何夫人为儿子成这等状况,也急得死去活来,一病不起。他俩在临终时安排何香专门照顾、服侍邓成少爷,心想也许何香能为邓家生男育女。几年后,邓老爷、何夫人相继去世,没良心的曾福管家竟以邓府入不敷出为由,换上自己的亲姓佣人,并把何香辞退回家。从此没有专人服侍邓成,邓少爷痴呆病日渐加重,甚至又生了几种怪病,不久也病逝。几年后,这绝无天良的管家曾福全霸占了邓府,改名为曾府。潘松先生指着不远处那豪华宅院前方,那个曾府原来就是那邓成家的府第。

    那天晚上,救起邓成,安排郎中抢救他的同时,邓建荣老爷搀扶着表妹孙刘氏,督促家丁们全部下水抢救圆月,许诺家丁们谁能救到圆月,奖赏白银三百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会水性的男子们拼命在河下游深水里找到了圆月,因水流太急,经历时间又久,捞上岸来,圆月已是气绝身亡,圆月母亲孙刘氏急得拼死拼活地哭喊着,邓建荣老爷一直陪伴着她、安慰她,道歉是我邓家害了她,孙刘氏心知肚明,表兄对她母女俩已是恩重如山,怕自己的悲痛会让表兄更是过意不去,也就忍着伤心,忍耐着痛苦。

    当时很多人都为圆月之死气愤不平,感到太悲惨了,太可惜,太可怜。事后,邓建荣老爷花了大笔钱财为圆月办了丧事,用最好的棺木收敛圆月,由十六人车架抬着往这个方向,原来是埋葬在这里。

    潘松先生把故事讲完,拿着他那圆圆的测量工具,在圆月坟台中央前后来回测了又测,又站在坟台顶上高处望了望来龙去脉,兴奋地告诉徐满叔侄,这是一处财富宝地,能使她的子孙后代财星高照,可惜她没有后代要她保佑。

    好在徐进小伙子吉人天相,在野狼嚎叫时乱跑,正好被刺伤脚板,痛得伤心地叫了哎呀,我的娘啊,从那时起,圆月姑娘的阴魂就正式认定你是她的儿子了,她会保佑你徐进子孙财运亨通,财源广进。

    依照潘松先生的指教,徐进给少女母亲圆月修了一座豪华大石墓,立碑为:徐母圆月之墓,孝男徐进。从此年年来扫墓祭拜。

    打那以后,徐进心想事成,财源不断,几年后就成了青山县首富。他发了大财后,捐献巨资为当地修路架桥,救济贫困老百姓,做了大量慈善好事,深受大家抬爱、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