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说好大贪官,遍地奇观怎么回事? » 第41章 农具

第41章 农具

    京郊。

    牛家村。

    这是选址附近的一个村落。

    从远处看,村子倒是一片安宁。

    如今正是农忙之际。

    这里的百姓们,也纷纷开始种一些小麦子。

    趁着只有二人的间隙,唐烨顺便问了一个问题。

    “马俞,我时常听人说,当年大周的圣人,还什么一剑开天、撒豆成兵,这等事情,你可知晓?”

    唐烨趁机问道。

    原本他还以为,自己来的不过是个古代世界罢了,但系统给了奖励玄幻的功法。

    之前在朝堂上时,也有大臣们会提到圣人。

    而且不断地听人家会谈论百年前的大圣人,唐烨自然也有了兴趣。

    马俞露出一丝诧异的神色。

    “大人,这也是我听爷爷提起过,很多人似乎都淡忘了。”

    “我听说,在这方世界,大周只是弹丸小国。”

    “百余年前,大周几乎要被一个大国给吞并下去。”

    “但一位圣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他施展一剑开天,又能撒豆成兵,抵抗了那個大国的侵略。”

    “而之后,那大国似乎也因此而衰落下来,分裂成为更多的小国,这个世界的局势,也变得更加复杂。”

    “至于那位圣人是谁,小人就不得而知了。”

    “……”

    马俞挠了挠头,靠着自己的记忆,勉强地说了出来。

    “原来如此,这方世界,看来真有圣人,也可修炼。”

    “目前只是大周灵气稀薄,才鲜有人修有所成啊。”

    唐烨不禁暗自思忖起来。

    “大人,您说什么?”

    “没什么,咱们过去看看吧。”

    接着,二人便继续朝着那村子方向走去。

    庄稼地头间,可以看到一些人忙碌的身影。

    不过,走近了之后,唐烨也不禁为这些百姓们,叹一口气。

    因为他看到,百姓们的工具,竟然还是如此原始。

    不禁加快了脚步。

    来到一间地头处。

    三个大男人,正在地上种着麦子。

    看得出来,似乎是父亲和两个儿子。

    父亲才三十多岁,腰就已经是佝偻着,直不起来。

    身体的皮肤,更是晒得像是黑炭一样。

    古代劳作繁多,很多人也就活到三十出头。

    两个儿子,一个看起来十七八岁,另外一个,只有十岁左右。

    三个人,在合作着种麦子。

    父亲用木头掘土,小儿子往里面撒个种子,大儿子跟在后面,负责把土压实。

    尽管是三个男子一起干,这效率也太低了。

    但是土地干硬,想要挖坑,都相当的难。

    更不要说,把土翻深一些,把深层下面的肥料给翻出来。

    并且如此浅层的种植,难以有大收成。

    但这,几乎就是古代很多常见的现象。

    农具稀少,古代有些地方的生产方式,和原始时期甚至都差不多。

    等那三男子都种下了梗田后,他们才注意到,站在地头上的两个陌生人。

    虽然穿着便装。

    但一看皮肤白净,那就不是庄稼人,肯定是有权势的人。

    中年男子本来就胆小,但是看到两个有权势的人,更加担心。

    而且,最近他听到了一些流言。

    朝廷要开始在附近盖山庄。

    说不定,就会继续征用土地。

    这两位爷前来,不会又是来征用土地的吧。

    他内心当然是不愿意给的。

    但是他也看到过不少,因为不服从朝廷的征用,而被冤死在狱中的悲剧。

    自然也不好说什么。

    虽然不甘,但中年男子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马上求情地说道:

    “两位老爷,这是我们家里不多的地了,我还要养两个儿子。”

    “如果没有了地,我们只能去当佃农,饿上顿没下顿的。”

    中年男子是为了孩子,才有如此请求。

    而且,他跟很多百姓相比,已经是好不少了。

    如今大周的农民,根本就没有了自己的土地。

    他们只能去给地主当佃农。

    一年到头来,饥上顿没下顿的,年底都没有一个余粮。

    “大叔,我们不是来征地的。”

    唐烨笑了笑,然后示意马俞。

    让他给这三个男子一些水和吃的。

    男子却更加害怕了。

    “大人,有什么事情,您就直说吧。”

    无功不受禄,他是真的担心,会有什么坏事发生。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牛越,这是我的两个儿子,牛大和牛二。”

    牛越恭敬地解释道。

    “牛越,你的农具,能否让我看看?”

    “农具?”

    牛越一怔。

    看了看自己手上的一个木棍。

    这算是哪门子工具?

    接着,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惊恐之色。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样。

    但是又不敢说。

    只是苦笑着。

    “大人,小的没有什么农具!”

    “这……这不过是一个木棍罢了。”

    牛越还是递了过去。

    接过木棍,唐烨苦笑起来。

    连京郊的百姓,竟然都只能用得上这种农具,实在是讽刺。

    那偏远地方的百姓,又不知道是怎么过的呢?

    “牛越,朝廷不是有公用的农具吗?”

    “听说还有公用的耕牛,专门租给百姓来用。”

    “这……”

    听到这个问题,牛越不敢说了。

    他眼神闪躲,看了一眼唐烨。

    不知道这位大人,今天到底是来盘问什么的。

    不是征地吗?

    怎么突然又问起农具的事情了?

    “马俞,你来说说,咱大周的农具,是怎么分配的!”

    唐烨接着便问向部下。

    其实他对于大周农业情况,了解得并不多。

    之前的精力,也全部都放在了工程上面。

    “回大人,农具一直是由户部管理。”

    “大周朝规定,十户百姓,可共用一农具,到衙门去领,农忙结束,还要还给衙门,否则以谋反罪处。”

    “按理说,应该是不缺农具的。”

    马俞对于背公文方面的知识,还是滚瓜烂熟的。

    甚至对于户部,也有研究。

    之前听户部的汇报,总感觉百姓们安居乐业了。

    奏折里面,也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可真实来到民间,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马俞也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何呢?

    “十户才共用一个,确实是很紧缺。”

    “用完收归衙门,也是怕生出事端,为了安全考虑。”

    唐烨点点头。

    看来大周对于这种管制刀具,管理得还是相当严格的。

    民间根本就不能私藏这些农具。

    怕是家里的菜刀,也是没有的。

    “既然有农具,为何不用?”

    “我看周围务农的,不下四五十户,竟然没有一户在用农具。”

    唐烨又直接问牛越道。

    “唉!我也不知道啊。”

    “我们去了衙门,他们便说已经被租走了,根本就借不到。”

    “还有的,说是农具残破,要改成二十户共用,甚至是五十户共用。”

    “至于耕牛,那更是稀缺,哪里轮得上我们啊。”

    “有几户,自发偷偷地打造农具,反而被诬陷为谋反,更加不敢了。”

    “所以被吓得,我们也只能用木棍来掘地。”

    牛越苦笑着,脸上挂满了疲惫。

    似乎对于朝廷的公文,已经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了。

    朝廷一直限制着他们用农具。

    而一些百姓私自铸造农具,又被定为私铸武器谋反罪。

    这不是把百姓往绝路里面逼?

    最后,这些百姓们,竟然个个都得以最原始的方式,来种地。

    这样的收成,能有多少?

    怪不得,大周收不上来税赋,怪不得大周国运丧失。

    牛越家一事,便可见一斑。

    唐烨也不禁思忖起来。

    如果只是因为农具的短缺、因为安全的考虑,来做这种限制,总感觉不太合理。

    况且,只有有了农具,大周的税赋才能上来。

    百姓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开垦荒田啊。

    这背后,怕是还有别的原因。

    当然,现在也不是考虑这件事的了。

    当务之急,也是需要普及农具。

    不仅是在京郊,以后在整个大周,都是需要进行普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