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山木匠1986 » 第十九章:利益(感谢打赏,加一更)

第十九章:利益(感谢打赏,加一更)

    “前几天我去找过树堂和涛涛波波他们,看你们家的事咋搞,叔的事出的太突然,我们也都不是大款,一时半会还真是左右为难。”

    胡军晃晃手里的烟盒,发现里面只有一根烟了,送就进嘴边时看眼斜躺在沙发上的杨烈,“哦,你不抽烟。”

    顺势叼进嘴里。

    这是杨烈第三位朋友。

    目前做着粮食贩卖的生意,他也是几个发小里最成功的一位。

    只是这个人,虽然也讲情分,但必须有利可图。

    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具有商业思维,靠着一毛钱贩卖零食,不出半天,一毛就就能换成五毛。

    小学毕业就辍学,跟着父亲在外面到处倒卖粮食,没过几年,他父亲癌症去世,自己便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将生意越做越大,照顾母亲,供弟弟妹妹读书,最后更是看着他们成家。

    牛逼是相当牛逼。

    但也正因为他从小做生意,所以养成了凡事都看利益得失的性格。

    即使和兄弟们在一起,稍微收敛一些,可还是脱离不了本性。

    杨烈前世不太喜欢胡军。

    觉得好兄弟就是好兄弟,赴汤蹈火都在所不辞,怎么能离利益那么近呢。

    人和人之间多了很多利益牵扯,情感不就不纯粹了吗。

    然而,今世再回想,他才发现这种越是将利益放在前面的人,他反而就越规矩。

    越值得放心。

    人的情感是虚无缥缈的,但利益是永恒存在。

    可能今天两个人关系好,彼此都说的挺好,但明个关系闹僵了,承诺就会全部作废。

    但如果是以利益起步,就非常客观。

    他选择最后一个来找胡军,便是这个道理。

    “军儿,我给你写个借条,另外我给你利息,一百块一天给你1分钱的息,你看如何?”

    “嗯?”

    胡军听着一愣,看杨烈的眼神的淡定随和,并不想开玩笑的样子。

    微微犹豫,随之哈哈笑道:“烈烈,你这样说岂不是将我们关系庸俗化了?难道我们兄弟这么多年的情意,只能用钱衡量。”

    杨烈笑笑,他用一辈子了解过胡军。

    自是知道如何应对他。

    “军儿,你的钱也是做生意的,很多更是从别人手里倒腾来,不也要给别人利息。相当于是你帮倒腾点钱过来,已经是帮我大忙,我肯定不能让你再吃亏。”

    “话虽这样说,但那是一般人……”

    “军儿,一码归一码,你要是能应,我就从你这里倒腾点,如果不能,那我就另外想办法。”

    胡军非常意外地盯着杨烈,若不是两人是多年的朋友,他甚至有点怀疑眼前是个陌生人。

    杨烈,好像没有这么干脆啊。

    “烈烈,你不是和我闹着玩吧,我们都商量好啦,你们家这种情况,我们做兄弟的肯定义不容辞,会给你凑钱的……”

    杨烈却不多说,直接从怀里将纸和笔拿出来,开始写起借条。

    胡军看着他写,没有阻拦,只是似笑非笑。

    很快,杨烈按照他的说法写好了,只是钱的位置空着,转头问胡军,“军儿,给我凑500块,有没问题?”

    “500我倒可以给你挪挪,就是……”

    杨烈直接在空白处填了500,顺势印上自己的手印,然后将东西沿着茶几推到胡军面前。

    “看看这样行不?”

    胡军早将内容看得清清楚楚,可他还处于半懵逼状态里。

    他原本内心是矛盾的。

    既觉得杨烈家出事,作为朋友应该帮助他。

    可如果将钱借出去,他就少了生钱的流水,他做生意,看起来有点钱,但粮食生意需要很大的流转资金,若是人人都跟他借钱,那后面生意还如何做的下去呢?

    怕是刚借钱,就被人借穷了。

    但……

    他又觉得杨烈是他的发小,小时候傻乎乎还拜过把子,村里人也都羡慕他们几个关系铁。

    好,没出事的时候铁,一出事就不管了,这还算得上发小嘛。

    …

    反正就是左右为难。

    反复焦虑后,他其实更偏向于把钱直接给杨烈算了。

    就像树堂,涛涛他们说的,就杨烈家这种情况,钱说是借出去,怕是一时半会拿不回来了。‘

    就当支援他们家了。

    如果这样想的话,心里就会好受很多。

    他是怎么都没想过,杨烈会主动写出借条,更是给他支付利息,这真的不像是杨烈能做出的事。

    “烈烈,其实不需要……”

    “军儿,不要纠结这种事,我东西都写好了,再说就没意思了。”

    “那……行吧。”

    胡军拿过丢在沙发边上的包,从里面拿出5张老人头递给杨烈。

    “崭新的,编码都没乱。我原本是准备到下面乡镇去收点豆子,你现在要的急,那就给你先用。”

    杨烈也不客气,接过钱收起来。

    胡军随手拉开茶几的抽屉,将借条扔了进去,笑着问:“烈烈,叔的腿还能看嘛,前段时间我们去医院看,医生说挺难搞是吧?”

    “医生建议不要继续折腾那条左腿,只要想办法恢复右腿功能就行。但我想着我爹年龄也不大,要就这样残废了,也太可怜了。”

    “是啊。”

    提到父亲,胡军又想起自己的父亲,顿时气氛有点沉闷。

    好在这时候胡军的母亲的给他们端来一盘洗好的梨子,招呼着吃,这才让气氛得以缓解。

    胡母放下水果,临要走,却又突然问杨烈,“烈烈,我咋听人说,你那媳妇娘家的人这两天来过,她们来干嘛,不会是退婚吧?”

    “娘,你胡说什么!”

    胡军脸色微变,急忙示意母亲不要乱说,可老太太没有注意到儿子的眼神,继续自顾自说:

    “要真是退婚,那也没办法,你也不要太放心里去,咱烈烈长得人模人样,等这段艰难时期过了,想找个好媳妇还不是手拿把抓的事,婶子给你张罗。”

    胡军无奈地摇摇头。

    农村发生退婚这种事,不需要三天功夫就能传遍全村,家喻户晓。

    这算得上一件丢人的大事。

    人们背后可能会谈谈,但一定不会当人家面问出来,这样让人多难堪,怎么回答呢。

    他担心以杨烈敏感的性格,当场就会发飙,或者扭头离开,坏了兄弟情意。

    可杨烈的表现再次让他意外。

    杨烈笑呵呵地拿起梨啃了一口,边嚼边说:“大娘,那你可要放在心上,有好的就给我介绍,等你的好消息。”

    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