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道争锋:一万年来谁著史 » 二四四 道境悟法

二四四 道境悟法

    程振在以独有秘法收取无漏风的最后,心神便已进入忘我状态。若是清醒时,怕是反而不敢那么大胆地去祭炼自家金丹。

    在那种状态下,程振完全遵循着冥冥中的规则在行动,不会考虑其他。即便是最后被无漏风裹挟了心神融入金丹,他也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因为,本心并不认为这样有什么挂碍。

    金丹此前已经得了寰辰精,如今又有无漏风融入,再有程振心神入内。精气神三宝如今俱都在金丹中交融如一!

    三宝合一,金丹又生出变化。其无风自转,仔细看,其内外还有玄妙纹路若隐若现。若是程振还在旁观,便能发现,其纹路与元磁珠上的有几分相似。只是,金丹之上的纹路似乎更为玄妙,更加难以捉摸。

    此情景程振自是无法得见,他全部心神早已忘我,然后在被拉入金丹中后,又由忘我渐入恍惚之中。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道物。

    这里可以有很多称呼,可以称为“恍惚之境”,也可以称为“太虚”,……,或者,干脆称之为“道境”。不过,所有称呼都不是真名,因为没有任何文字可以指代这里,蚀文也不行。

    程振曾多次由忘我入恍惚之境,只是,却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这是程振第一次清醒地进入恍惚之境!

    说是清醒其实也不准确,因为他早已忘我。实在要说与之前的不同之处,应该是程振这次入恍惚之境时,还维持着部分“自我”,而非此前多次那般是无我的状态。

    无我状态,神与道同,能见道貌,明了无量法理玄妙。而这次,由于维持了自我,却又不一样了。以程振如今的道行,根本无法承载此间无量法理道则的冲击。

    是以,程振在恍惚之境中还没来得及与道同游感悟其中无上玄奥,便险些一个照面被冲散本性真灵。

    幸好,程振毕竟多次进入过这种状态,虽不记得,其实无意识早已熟悉。遵循本心,程振本能地紧守心神不去探究展现在面前的诸多妙理,这才避免了神飞魄散的下场。

    稳住心神后,程振发觉自己正处于一种非常奇妙的状态。他既在外间主持接引阙厥雷继续淬炼金丹,又在金丹中统合精气神,同时还在恍惚之境中在法理道则之海中飘摇。便是恍惚之境中,自己都分成了自我以及无我两种状态。

    仿佛自己心神一下分成了多份,每一份都能独自运行。每一份都是他,每一份又都不是他。他好像处于一种既在这里,又在那里的叠加状态。

    这种奇妙状态让程振十分着迷,不时将主要精力在不同状态间来回切换,几乎要沉迷其中。

    好在他此时保留了部分自我意识,才没有完全沉浸其中,尝试一番后便将主要心神再度投入到了恍惚之中。这里才是他此世最大的机缘,也是成道之基。

    恍惚之境玄妙不可言说,程振在这里无师自通了许多事情。比如现在,他能驾轻就熟屏蔽自己的感知,不使自身因为接触到太多道理而被冲垮心神。

    然后,当他心中想要感悟与自己所修真法相关的法理时,心头自然又知道了如何去做。

    程振直接按照心中的方法,以三门真法为引溯源而上,不断穷究法理。

    每道法理其蕴含的信息都是无量的,乃至其分支蕴含的信息也是无量的。以程振如今修为,同样是无法承载。

    不过,或许是法道修士的自有其特性,程振面对这无量信息时却不会像最初进入时那般有神飞魄散的危险。好似只要修行了某条法道,那面对相关知识时便如同源一般。

    程振此时便如一滴水汇入大江大海,徜徉其中,融入其中,同时自身法道境界也在以此前从未有过的速度在提升!

    而程振此前所修真法,“谛听”,“涟漪”,“印神”以及其他还未成型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纠缠融合,最终混为一体,升华为了另一种玄妙状态。

    随着程振所悟法理的融会贯通,程振也相当于在这法理之海中开辟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法理!

    说是开辟,也只是一种形容。其实,法理即道,恒常如一,不增不减。修士只能说是在领悟法理,而不能说开辟、创造了新的法理。

    与其说开辟,不如说认为去定义了某个法理概念更为贴切。

    便如九洲天地中水,有的地方叫北海,有的地方叫南海,有的地方叫乱离海,有的地方叫成江,叫步河。

    这些都是人为定义的概念,其实在定义这些名字之前,这些水便存在了,且相互联通,并无什么区别。

    只是人觉得某片水域是个整体,与别处不同,应当取个名字加以区分,这才有了这么多名字。

    法理也是这般,诸多法理如一,本就在那里。然后,修士所见不同,便有了阴阳法理,五行法理,日月山川法理等等。

    如今,又有一个名为程振的小小修士,机缘之下以自己有限的目光梳理出了一部分法理之间的联系。

    于是,又一个有别于其他法理概念的概念便出现。

    与阴阳、五行这种概念相比,这新生的法理微乎其微。便如不知名的山间小涧之于成江、布河。

    然,法理无分大小,有一人将之领悟出来,其便存在于世间,不会消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