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咸鱼提督翻身记 » 第八章 安山岛

第八章 安山岛

    小萤号再次启程已经是三天之后,沈明本来打算用钱换点资源的,结果发现资源的价格高的有点离谱了,平均涨幅都超过了20%。

    不过,这也侧面说明了舰娘总部对此次作战行动的支持力度以及必胜的决心。

    具体的行动方案还是保密,但在提督圈里也有人猜到一些东西出来。4号港区面临的深海具有非常强的航空力量,每个月总会被轰炸上那么几回。港区发动此次作战计划,也是为了改善这种环境,争取把深海的战机拦截在外部海域。

    沈明虽然比较不合群,但也不会拒绝和别人交流。同届的提督群他也有加,群里面聊的内容偶尔也会回复。

    加上还有一个专门给提督们交流的论坛,想获得一些圈内的消息并不难。这个论坛只有成为提督后,根据学院提供的学号才能注册,普通人是很难进来的。

    八月份的蓝星,正是北半球台风肆虐的时候。萤火虫趴在桌边,看着沈明眉头紧皱,问:“指挥官,我们不走了吗?”

    沈明咬着铅笔,看着地图上标注出来的几个台风,说:“估计这个月我们都走不了了。”

    根据天气预报的报道,有三到五个十二级的超级大台风正在成型,其中有两个极有可能会合并变成十四级甚至是十五级的。

    “那就找个岛休息吧!”

    这船也不可能在海上飘这么久,不说补给问题,船的电量也顶不了那么久。

    舰娘总部提供的海图都标注有可以充电或者加油的岛屿,船长们可以根据行程选择靠港的地点,在选取运输货物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选择性,用以赚取最大的利润。

    新时代里,充电的地方很多,小聚集地用不上核能,也有风能、太阳能。但加油的地方只有那些大型岛屿才有,毕竟石油大部分还是供给到前线。

    比起充电来说,燃油补给起来要容易的多。

    沈明敲定了一座叫做安山岛的小岛屿,新时代里,超过3万平方公里的岛屿都叫做洲。低于3万,高于1万的都叫做屿。低于1万,高于5千的叫做岛,5千以下的一般用镇或城来代替。

    星罗棋布的岛屿群很少有超过4万平方公里的岛屿,河流少,山峰也少,最高的一座山海拔不过五千米,岛屿多是平原山丘构成。

    沈明选定的安山岛此时非常热闹,这里聚集了走往东西南北的船队,因为几个大台风马上就要来了,船队该停的都停了。

    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风暴,此时安山岛的海事局正派遣工程船对防风堤进行检查和加固,进港的船只也按照当地的海事船的指引开到指定的地点停靠。

    安山岛位于北极洲群岛、魏洲群岛、蜀洲群岛的交汇处,是一处比较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安山岛并没有多少特产,大片的土地都用来建设港口、仓储,没什么多余的土地可以用来种植或者建设工厂。

    不过,也正因为这里是三洲的交汇口,这里汇集了天南地北的各地特色产品。

    多种多样的食材可以说是让人挑花眼,因为马上就要面临台风天的缘故,还是持续一个多月的台风天,岛上的物价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这个时候,主导价格的就不是市场了,当地官府会介入监管,打击倒买倒卖,打击囤居奇货。不过,他们大概也只是防患于未然。在这种海洋占据90%面积的星球上,多台风、超强台风是非常正常的事。

    经常跑船的人船上的食物配给是非常足的,熬过了台风天后,海里的资源丰富多彩,压根不缺那口吃的。

    沈明在当地官府的帮助下找到了住宿,平常时候也不会有这么多船队靠港,旅馆和宾馆平常时候也会有不少空余。

    这个月属于特殊情况,十年一次的超级台风正在形成,要不然那些大船也不会停靠,那些上十万吨的巨轮能抗的风浪等级非常高的。

    趁着台风还没有来,沈明牵着萤火虫去逛一下街。安山岛不愧是海上交通的交汇处,沈明在这里能看到成袋成袋包装好的大米、小麦,这些来自于蜀洲的粮食在北半球各地都是供不应求的。

    价格比魏洲那边的便宜,沈明买了四五斤回去品尝一下这个时代的大米和旧时代有什么不同。

    这里也有硬硬果卖,价格高了许多,沈明并没有买,他的船上都还有两百来斤没吃完。

    除此之外,还有五颜六色的土豆,这是蜀洲那边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据说能提供人体必要的各种微量元素,一颗土豆顶一顿大餐,是卖家喊出来的口号。

    小女孩看见这些新奇的玩意总是带着旺盛的好奇心,在萤火虫拉了拉沈明的衣角后,沈明还是买上了三四斤。

    安山岛也并不是没有特产,在安山岛往北40公里,有着全球最大的紫藻基地。那里是一片暗礁林,在150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全是突出的礁石。

    而这里更奇特的是因为地壳运动时,在地表撕开了一道道通往地幔的小缝隙,大量的氧气从这些缝隙中涌出来,造就了这片富氧的海域。

    这些喜氧的紫色藻类就在此大量的繁殖起来。

    可以炒,也可以蒸,还可以榨成果汁。甜,微酸,入口有些黏稠,但不卡喉咙。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会喜欢这种果汁,是当地最有特色的美食。

    可惜的是这种藻类打捞上来后放不久,即使是放进冷藏里也很快会坏掉,储藏不易,使得运输困难,这种藻类食品也只能在周围百公里内吃得到。

    天气很晴朗,海水退潮的速度也比往常要快要早,岛上已经发布了黑色海啸预警,大家都在赶最后一趟集市。

    像这种时候,岛上的电力系统已经关闭,官府也给大家发了一组备用电源,能让大家给手机充充电,点一点小光源。第一波台风没到15级,也有13级,紧接着就是两波14级,最后一波12级。

    沈明从自己船上拆了几组电源下来,本地人也有应对这种情况的办法,每年都有台风,每几年就有一场超大台风。而那些跑船的人也会从船上取下备用电源,所以,岛上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黑暗。

    台风的速度很缓慢,随着南北对流的汇聚,台风还会变得更强。不同于旧时代,台风登陆了就会慢慢减弱,这里到处是海洋,到处是低矮的岛屿,蓝星上持续最久的一场台风有接近半年之久。

    天色渐渐暗下来,明明还是大中午,已经看不见多少阳光,沈明在这里待了两天后,第一波台风终于要来了。

    此时岛上也做好了最后的抗灾准备。

    时间到达下午2点的时候,天空已经没有一丝光亮,呼啸的风声夹杂着大量的海水落在街道上。

    这是沈明第一次遇见极端天气,随着雨点逐渐加大,风力的等级也变大。窗户开始发出令人不安的哐哐声,沈明照着防灾手册上的办法用东西把窗户密封死。

    沈明和萤火虫一起看故事书,一起刷早下载好的视频,这种天气下的云层厚度早已经阻断所有的无线通讯。此时的安山岛就像是与世绝隔一样,孤立在这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之上。

    窗外已经雾蒙蒙一片,强劲的大风将雨水吹成一条与房屋平行的直线,大量的水汽顺着大风盘旋在空中,房屋里的吱嘎声让人很担心这栋楼是否能承受得住。

    大自然的伟力不管是人类还是深海,亦或是舰娘都没办法抗衡。涌起的海水已经开始倒灌进城市里,没几分钟就涨到2米以上。

    而随着风力的加强,这海水泛起了波浪,起落达到三四米以上。要知道,安山岛的整体平面海拔就已经有三十多米,这要还是在海上,那些船怕不是已经被掀翻了。

    虽然这处房子发出了令人很不安的声音,但终究是没有垮下来,台风持续了两天,便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晴天。

    这不是台风已经过了,而是整个安山岛都在风平浪静的台风眼里。涌浪已经有十几米的高度,那些忘记给船打开通海阀或者是窗户没关死的船东此时也只能站在岸边捶胸顿足。

    要不是海事局那边提前拿钢索帮大家把船连在一起,那些半潜在海里的船早被那么涌浪掀翻了。

    即使是现在的好天气,也没有人去做生意。无论做的再好的防护,在这种天灾面前依旧会有损失,只是多与少的区别。

    海水倒灌到岛上,也带来了不少深海里才有的鱼群,萤火虫此时正蹲在街上捡的不亦乐乎。沈明则是看向远处那座巍峨的钢铁大山。

    那是一艘满载20万吨的巨轮,此时只剩下半截船尾,大量的标准集装箱散落的到处都是,那个巨大的螺旋桨早已经不知道飞到哪里了。

    护航编队的舰娘们加入这场救灾中,在下次台风到来前,要把这节船尾拉走放到安全的地方,还要把那些散落的集装箱全部收集起来。

    这节船尾甩到这里时,已经在地上拉出一条百米长的沟壑,也庆幸这一处是一座仓库,没有人员伤亡。

    就是损失的货物可以让货主们一夜回到解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