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代中兴权臣 » 第二章 我要去读书

第二章 我要去读书

    这样安静地呆了两天,金安康熟悉了庄子,知道这是属于徐州一个大家族郑家某位老爷的庄子,金多福祖上三代都在郑家服侍,不过早就免了身契,对内还是和家生子差不多,对外却是雇佣关系了。

    以前金多福是在那位郑老爷身边伺候的,大概六年前,因为成亲生子,所以那位郑老爷心善体恤,安排金多福夫妻俩到这处有一千多亩地的庄子来,管理庄子上的一切,是个实权的大管事,是很不错的差事了。

    能当上大管事,金多福不只是靠主人的,从小就读了一些书,会算账之类的,又跟在郑老爷身边经历了许多事,为人机敏又稳重。因此当这个大管事也是很让人信服的,手下几个原来就在庄子上的小管事都不敢不听话,不过金安康长到现在五岁了,金多福却没有特意教导识字,之前虽然会管教,平时却也是由着金安康调皮玩闹。

    “这是并没有要求,就像那天听到的一样,只要完成‘上面’的交代就行,以前的‘我’也不会想到,只要有得玩耍就高兴了,还以为是爹娘的疼爱吧。”金安康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一些摆放在桌上的玩具,脸上是嘲笑的表情。

    “不读书科举,是不能成为真正有权有势的人的,现在好像是熠国建立中间的阶段,似乎下个皇帝还不错,做了不少事,是属于朝代中兴的时候,那做官也是没太大风险的,至少做官能拥有保护自己的一些力量,否则哪天‘上面’要对我做什么,我可是没有任何办法反抗和应对的。”此时已经变得“不一样”的金安康,这几天重新熟悉了周围的一切,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后,开始为以后考虑着。

    三月十四这天早上,金多福在账房里处理事情,金安康悄悄出门,在账房外偷偷看着、听着,也没故意隐藏,金多福和几个手下的人都看见了,只是没有点出来去赶金安康离开,毕竟是小孩子,而且商量的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大事。

    等到处理完事情,几个小管事先走了,出门的时候也假装没看见金安康,而金多福在等人走远了,才叫金安康进去。

    “康儿怎么来这了,不是让你这几天多休息别乱跑的,怎么才听话了两天,又想出什么玩乐的法子来了?”金多福坐在椅子上,一边拿起杯子喝茶,一边随意问着。

    金安康微笑着上前,“爹,我没想玩乐,我想读书,将来像爹一样可以这么威风,管着许多人,不用像小达他们几个那样,长大一些就得做活了。”

    听到这话,金多福有些呛到了,连忙放下杯子,擦了擦嘴,惊讶地看着金安康,接着又想到小达他们几个,不就是以前和金安康玩得不错的庄户孩子,只是比金安康要大一点,已经开始帮着家里做点轻活计了。

    “你怎么想起这个来,不是还有几个新的朋友一起玩,是这两天你不和他们玩的,而且你不读书也不用担心这个,爹会让你学点轻松的手艺,有个不辛苦的活计做的。”金多福就着金安康的话回答着。

    正如金安康所想的,金多福并没有想培养金安康成为什么栋梁之才,能平安长大,将来有个本事生活下去就行了,识字还是会教的,只是不着急,至于读书就完全没有想过的。

    “我不管,读书可以做很多事的,我就要读书,爹不是也读过不少书,怎么不教我,而且读书还可以到外面去,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县里呢,将来我要去更多更远的地方。爹就让我去读书吧,我去找娘也说一说。”说完金安康就笑着跑了。

    金多福不知道金安康怎么突然会有这种想法,只是晚上的时候果然听到王氏的询问,金安康也和王氏说了差不多的话,王氏倒是愿意让金安康去读书,表达了她的意见后,希望金多福考虑一下。

    金多福考虑后,就决定先教金这康识字,看看金安康能否认真学下去,有没有读书上的天赋,毕竟读书是枯燥的事,很多小孩受不了,而且如果不会读书,那读到最后是没用的。

    金安康就开始跟着金多福学习,早上金多福处理完庄子上的事,就来教金安康,然后就让金安康自己记熟练,练习着写字,笔墨纸砚这些账房里都有,直接拿给金安康就行了,至于书籍,金多福倒是在房间里放了几本启蒙的装样子的,正好拿来教导金安康了。

    金多福一开始是以为金安康一时来了兴趣,又以为认字读书后将来能向自己一样在庄子上当管事,好像很威风惬意的,所以也没太认真教导,毕竟平时也是有不少事要忙的,没想到金安康竟然学得很快,没用几天就把字认得差不多了,还能拿起书勉强看起来了。

    以前金安康也是挺机灵的,有点小聪明,没想到用来认字竟然这么厉害,金多福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毕竟现在金安康只是个庄子管事的儿子,如果要培养着读书顺利完成科举,那还是没那么容易的。

    所以金多福想再观察看看,看看金安康能不能坚持下去,至少也要把启蒙书看过了,看懂了,才能真正说要去读书的事,因为一般读书进学的孩子,都是从三岁开始启蒙,五、六岁正式去学堂或者私塾等处,由先生正式进行教导的,现在金安康刚启蒙,去进学的话会更不上其他同窗的。

    而且到底要不要让金安康去读书,这可是事关金家将来的大事,金多福需要好好考虑的,王氏之前是赞成的,听到金多福考虑的,也有些犹豫起来,表示都听当家的吧。

    金安康不管这些,就一直在自己的房间里认真读书,毕竟想走科举这条路,这些书是基础,不读熟了过不了进学那一关,至于金多福会不会答应读书的事,金安康还是有把握的,这几天金安康可是特地去找了原来的几个小伙伴,故意和他们告别,说是要读书以后都不能和他们玩了,然后这几个小伙伴就伤心地回家和家里人说了,又通过他们家里人在庄户里流传着,现在消息已经在庄子上传开,不少人家都在私下议论着,看金多福这位大管事什么时候安排好自己儿子,是去镇上还是县里进学。

    这座庄子是位于乡下的,离最近的镇子坐马车大概一个多时辰,如果是到县里去,则是要三个时辰左右了,如果每天来回可是有些不方便了,或许金安康就要住到读书的地方去,假日再回来,那样的话,可就少不了陪同前往照顾的人了。

    王氏现在正大着肚子,肯定是不能陪同的,那金多福或许就在庄子上选人,有一些觉得自家有机会的,已经心动了,私下打探着,往金多福和王氏面前凑,积极表现着。

    这倒是让金多福和王氏有些意外,本来还在犹豫让不让金安康去读书,现在消息已经传开了,如果不让金安康去,可是会让人觉得奇怪,要知道金安康是儿子,最近又确实在看书学习,而金多福身为这座庄子的大管事,手里还是很宽裕的,没道理不想着往上走,送儿子去试一试走仕途这条路。

    “看来不送康儿去读书是不行了,至少要送过去看看,花点钱不算什么,等真的读出点什么来,再决定下一步吧。”这天晚上,金多福在房间里和王氏商量着。

    王氏点了点头,“当家的说的对,康儿一心等着,庄户们也在说着,有的还拿了黄历来帮忙推荐出门的好日子,还有的说有哪里的私塾有点关系的,还有的想推荐自家孩子当康儿的书童呢。”

    这些事金多福也知道,确实也是必须好好选个人跟着的,否则金安康这么小,读书外的事可没办法打理,自己平时不能离开庄子太久的,王氏也得在家养胎,生下孩子后也要带孩子的,只能让金安康假日的时候多回来,多看着点别出什么事了。

    “还是去镇上就好,那有个私塾还不错,我也认识人可以介绍,这两天派人过去说一声,定好时间就能送康儿过去了,至于陪同照顾的人,你也好好选一个,书童的话是不是先不用了,过几年再挑个大点的孩子,既能当书童,也能打理生活上的事。”金多福仔细考虑了,觉得还是简单点,这个年纪的孩子,书童也不能选太大的,那也是半大孩子,照顾不了人,还白白出一份束脩。

    王氏应了下来,她是比较愿意让金安康去读书的,毕竟这孩子很机灵,如果专心读书,将来多少得个功名,也能照顾之后的弟弟妹妹们了,就是最后没有功名,有个读书人的名头在,也是要比当管事好不少的。

    经过了两、三天的挑选,王氏选了庄子上一户詹家的婆娘,这詹孙氏年纪三十出头,平时把家里收拾得很干净,是个手脚利落的人,比不少别家的婆娘好,而詹家的大儿子十五岁,可以帮忙干活养家了,这两年也准备娶妻,正需要钱,所以想找份工做,詹孙氏不在家的话,平时詹家人自己随便做点吃的,不需要詹孙氏在家也行的。

    金安康去读书,白天就在学堂里,不过午休的时候会回去吃饭,詹孙氏就在学堂附近租的小院子里做饭打扫,还有照顾着洗漱休息,假日再一起回庄子上来,这样一个月给二两银子,平时吃住也不用花钱,对普通农家来说是很好的活计了,又还有家人在庄子上被金多福和王氏管着,也不敢有其他的心思。

    金多福听王氏说了后,也挺满意的,镇上的私塾那边都说好了,在那私塾附近租了一间小院子,先付了半年的租钱,也让人去打扫过的,直接过去就能住下,只是还得带一些东西过去,比如金安康的衣服和一些用习惯了的东西。

    金安康听了金多福安排的事后,笑着向金多福说道:“谢谢爹,我一定好好读书,不浪费爹花的银钱,早点考个功名给咱们家长脸。”

    “康儿还小就知道这些,真不错。不过你毕竟刚开始读书,不着急,慢慢来就行了,只是去了镇上爹和娘不在,可不能顽皮,不然到时候可没人帮你解决,不过如果有什么事,就让人送消息回来,还有,如果想爹和娘了,也可以直接雇车回庄子上来。”金多福笑着摸了摸金安康的头,交代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