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千户所 » 110章朝廷募捐(一)

110章朝廷募捐(一)

    崇祯王朝许多事情,让很多现代人看不懂。以至于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崇祯皇帝既不贪财好色,勤俭勤奋,这么看都不应该是个亡国之君,就有很多人认同崇祯死前的话,“诸臣误我,朕不是亡国之君,尔等皆是亡国之臣。”这种典型推卸责任的话。

    陈演不想带兵背锅,于是就说:“皇上,不是老臣不敢为国出征,而是郑芝龙本是海盗出身,归顺朝廷后也只是听宣不听调,与那钟二并无二致。而且京城离福建万里之遥,宣调最少也要数月,等数月过后,贼军怕就不是立足不稳,而是固若金汤。倘若朝廷不能借建奴内乱之际,围剿贼军,一旦建奴结束内乱,陈兵关外,京师腹背受敌,大明亡矣。”

    众多官员虽说平日里斗的你死我活,但关乎朝廷存亡还是看的清楚。蒋德璟说的或许有理,可大明如今等不起。于是纷纷响应陈演,一个个跪拜不起,要皇上收回成命。

    崇祯被气得面色铁青,看着殿下众人,崇祯看到为数不多没有响应的官员,对新任户部尚书方岳贡问:“方爱卿,说说你的想法。”

    方岳贡不得不站出来说:“皇上,依老臣言,陈元辅和蒋仲辅说的都有道理,元辅着重抓住眼前机遇,机不可失。而仲辅谋划长远,贼军势大,剿灭非一日之功。可北虚南实,先北后南,调动贼军。等贼军北渡,江南可定。”

    崇祯大悦,说:“这才是谋臣之言。内阁拟旨,封陈演为江南总督,统帅江南兵马水师,三月内收复杭州。封仲辅蒋德璟为山东总督,帅边军五万,攻打东明贼军。三个月内,枭首贼军首寇钟二。另拟旨孙传庭,帅军出陕西,收复湖广。”

    方岳贡面色一苦,自己本来是和稀泥,结果得罪了两位大佬,以大明如今的实力,别说三个月,就是三年能收复杭州,都是上天眷顾。可皇上如此操切,两位大佬完不成任务,最后记恨的肯定是自己。

    事实证明,方岳贡料想的不错,大明的圣旨并没有调来兵马,反而催来了各地催响公文。

    崇祯在庭仪上大怒,道:“这些杀材,朕不是答应他们可以自筹军饷吗?为何到如今却还向朕要军饷?”

    兵部尚书张晋谚说:“禀皇上,当初下达自筹军饷时因为建奴入关,勤王军也是各地驻军,而此次征召的都是边军,边军所处地处边陲,民生凋敝,无处自筹粮饷。”

    崇祯皱了皱眉,说:“那九边将士所欠粮饷几何?”

    张晋谚说:“回禀皇上,九边所欠军饷累积有五百多万两。不过边军将士只要朝廷拿出二百万两就会出兵。”

    崇祯往向方岳贡,问:“方爱卿,国库还有多少银两?”

    方岳贡出列禀告说:“禀告皇上,不足五万两。”

    崇祯烦躁的说:“这么这么少?”

    方岳贡说:“去年虽然北方赋税增加了五十多万两,但南方赋税减少了二百万两,全年赋税不足三百五十万两,而孙总督训练新兵就用去一百万两。九边抚恤银如今都是欠着。而今年的夏收还未入库,所以…”

    崇祯一阵头疼,虽说自己还能拿出一二十万两来补贴,但与二百万两相距甚远,于是就说:“诸位爱卿,如今国难当头,不知诸位可有良策以解当前困局。”

    庭下一片沉默,崇祯看着这些尸位素餐的百官就来气,见没人说话,崇祯只好点名问:“方爱卿,你有何良策?”

    方岳贡无奈,只好站出来说:“皇上,如今大明民生凋敝,增加赋税肯定不行,前些时候,东明贼军发行了一种叫国债的宝钞,这种宝钞不能当银子使用,但在一定期限内朝廷要给一定的利息。”

    方岳贡一说完,就有御史出来反对,有人说国债其实就是借贷,朝廷发行国债,有损朝廷颜面。有人弹劾方岳贡,说他师贼之策,其心可诛。场面乱哄哄的一片骂声。

    方岳贡没想到自己一向都不想得罪人,最近老被皇上点名,就先后得罪了那么多人,也只好站出来辩驳说:“皇上,老臣只是听说东明贼军通过发行国债宝钞就筹备了上千万银两,而打仗打的就是银子,东明贼能够借来这么多的银子,朝廷为何不可?只要打败了东明贼,贼军的银子就是朝廷的,到时用来偿还国债的利息,还能充盈国库。至于朝廷颜面,此战关乎朝廷存亡,一旦不胜,朝廷不存,还有何颜面?”

    内阁次辅蒋德璟站出来大声斥道:“皇上,万万不可,区区东明贼,不过通过借贷千万银子,就想亡我大明百年基业,方司徒在朝堂散布天下将亡之言,有何居心老臣不知,但足以说明方司徒未免太过杞人忧天。皇上,国库虽然没有银子,但老臣知道哪里有银子?”

    崇祯对方岳贡的言论也有些不喜,那有让朝廷去借贷的,你方岳贡不要面子,我崇祯不要面子了吗?你学谁不好,偏要学东明贼那一套。不过听说东明贼也要通过借贷来筹集粮饷,崇祯莫名的心里好受了许多。

    崇祯于是就问:“蒋爱卿,你说哪里有银子?”

    蒋德璟说:“皇上,大明勋贵享国二百多年,家中积攒财富无数,如今国朝危难之际,皇上当下旨要求勋贵捐助,以彰显与国同休之忠诚。”

    这下勋贵们不乐意了,别看勋贵们一个个在朝堂上平时都是默不作声,主要是这些文官们一是很少触及到自己的利益,二是和文官们玩心眼,着实玩不过,索性就当木头人,但一旦有可能危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勋贵们往往能一致对外。

    当然在朝堂上,勋贵们也不好辩斥蒋德璟,保持一种忠君爱国的形象是勋贵们赖以生存的法宝。于是成国公朱纯臣站出来说:“皇上,老臣愿意捐献全部余财,作为朝廷征伐贼寇之资,但老臣认为,大明养士两百多年,朝廷善待士子,并不比我们这些祖阴勋爵低,老臣提议,当朝所有朝臣,都应为国捐助余财,方显皇上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