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尊世界的好哥哥 » 21,单据

21,单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修行亦同。

    别人羡慕筑基能飞,可只有飞过才知道天上有多冷,须不断思索加磨砺,道阻且长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跟秦九经的关系越来越像姐妹,这似乎不是奕天玑想要的。

    奈何宗门委派的任务下来了,不得不外出,归期不定。

    这日天朗气清。

    秦九经查验货单去了,吃人家、住人家,修炼之余尽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为应该。

    并且为她们提供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素养的管理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践行,得到山庄管事们的一致认可。

    山庄上下自认识秦九经的第一天起,无人见识过他面纱下的真正容貌,也无人认为他是被奕天玑关照的笼中金丝雀。

    私下议论,人家有的是真才实学,庄主、少宗主不在的日子,人家帮了大忙,办事的效率极高。

    因此都以为秦九经是奕天玑留下的帮手,帮忙打理山庄的,地位显而易见。

    “公子,丢到货找到了,单据也对上了,都怪下面的人粗心,劳烦公子了,不然我们几个都要卷铺盖滚蛋了。”

    “出纳账单的各条目必须先计算总数,最后几栏的汇总数目核对不上那就是出错了,差额越大越好补、越小越费心,所以要紧抓过程,最后的结果才能安心不是。”

    几人相视一眼,纷纷点头。

    “是,公子教训的是,以后我们一定多留个心眼,所有采买的单据我们几个都会留一份底子。”

    院子里,日光和煦,冬末的微风还有些凉。

    秦九经翻看着一沓纸页,一众管事则安静等待,每七天的一次早会已经成了常态。

    “对了,昨夜仁都县是不是遭灾了。”秦九经问道。

    “是地裂,全县百姓流离失所,屋子塌了、牛羊死一片,多少人的尸身找不到。”

    “有人管么。”

    “这倒是不清楚,仁都县位置太远,有些消息传不出来。”

    秦九经盯着一处树梢,思忖良久,今早出去吃饭的时候听说了一些仁都县的大体情况。

    实际上发生天灾人祸,本应圣疆的人前去处理,这是她们的分内之事。

    “这样,找一批人,带上粮食、衣裳、伤药、铁锹还有其它救灾的东西,立刻过去一趟,能救多少是多少。”

    “公子,这不该我们管吧?”

    “商会想要做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必须每个地方都要设下万里沉沙的商铺,仁都县的生意不是一直谈不拢么,你也说了,人家位置太远得不到消息,趁着这次的机会把名头打出去才好办。”

    一时无话,众位管事为难了。

    不是不认同秦九经的提议,也不是舍不得那点粮食、衣裳,此前正因谈不拢生意结下了梁子,现在过去岂不等同山庄先服了软么。

    在秦九经的追问之下,她们道出了实情。

    秦九经当多大的事,叹道:“你们当是服软,我当是山庄有气度,我们是去救命,不是低三下四,但凡她们有点脑子都不会旧事重提。”

    “可是……啧,公子,万一她们不领情怎么办,我们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向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百姓认了山庄的声誉,届时不用太刻意的把救灾花费传出去,还用的着看她们官府脸色?真要不领情,今后仁都县必落下口舌,出门必低一头,你细想。”

    见她们皱着眉头,秦九经也不着急。

    许久,她们中年纪最大的管事忽然昂首,撞破了沉寂,发声中气十足。

    “公子,我带人过去吧。”

    所有人都知晓,担责任的站出来了,一个个脸上臊的不行。

    秦九经眉宇上扬,似笑非笑的点头,来不及开口呢,又站出来一个人。

    “算我一个,我老家是仁都的,我来吧。”

    秦九经颔首道:“可以,但要尽快,尽量中午之前赶到地方,最好举着商会大旗过去,再跟衙门打声招呼。记住,我们是去救人的。”

    “明白。”

    一般而言,天地之间凡人多、修士少。

    一天十二个时辰,修士除去修行不剩下多少闲暇,有空余时间不如接一两个宗门任务换取资源来的实在。

    因此愿意理会譬如仁都县那般琐事的修士几乎没有,加上圈子不同,消息闭塞根本传不了多远。

    赶去仁都县的两名管事皆是筑基修士,先行一步探明实况,比圣城派去仅探查实情的人更快落脚,带的救灾物品更全、量更大。

    很难不叫人怀疑天泉山庄的用心,显然有备而来,但大难当前容不得对质。

    这日天高云淡。

    仁都县救灾一事已过去数天,伤亡人数报出来了,天泉山庄及时给予了真诚悼念,后续灾民的安置也尽了份心意。

    清晨,天刚蒙蒙亮,雾气阻不住花香流淌。

    秦九经看着书,外面响起吵杂,一阵急促的脚步蜂拥而至,山庄的管事们热热闹闹的闯了进来。

    齐至的还有仁都县主簿的老太太,一把年纪日夜兼程,特地送上感谢致辞,救她们仁都数万百姓于水火。

    心照不宣的预示了双方今后的相处之道,天泉山庄名利双收,功在一人。

    “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干这种事,年轻人心大,心血来潮就做了,重在摸索嘛,而且我一个人自然不行,还要感谢诸位老前辈的鼎力支持;再此更要为仁都县的惨烈深表同情与默哀,我出五十两,一点心意,望任主簿不要嫌少。”

    任主簿慌忙上前连连道谢,接着又收到了所有管事自掏腰包的捐助,沉甸甸的钱票在手,任主簿当场老泪纵横。

    几经寒暄客气,送走了任主簿,山庄方安静下来。

    秦九经当然不会让管事们白白表示,辛辛苦苦干一个月,薪俸就那么多,自作主张吩咐账房为她们补上了。

    “怎么了,还有事么。”秦九经见来人迟迟不语,正是那位年纪最大的管事,众人离去只有她留下了。

    郑管事犹豫片刻,掏出了一本账册,解释道:“公子,庄主不在,无人主持大局,有件事我们实在拿不准主意,公子学识广博,我斗胆请公子出谋划策。”

    “这是什么。”

    “一批来自岚国的货,放在山庄十多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