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冰猎 » 第三十章 19号档案 凌川的论文《谋杀者的审判》 节选

第三十章 19号档案 凌川的论文《谋杀者的审判》 节选

    第七十七节,箭毒蛙,拉丁学名poisondartfrog,动物界,脊索动物门。

    箭毒蛙体型小,通常长仅1~5公分(0.5~2寸),但非常显眼,颜色为黑与艳红、黄、橙、粉红、绿、蓝的结合。栖居地面或靠近地面,全部属于毒蛙科(Dendrobatidae),但并非所有170种都有毒。

    箭毒蛙具有某些最强的毒素。这种两栖类身体各处散布的毒腺会产生一些影响神经系统的生物碱。

    箭毒蛙有特殊的育幼行为。雌雄的交配常发生在栖生于倒木上的凤梨科植物附近,这不是箭毒蛙欣赏花的美丽,而是因为这些植物轮生的叶片构造出一个小“池塘”,为蛙卵提供了发育的场所。

    雌雄交配,雌蛙将卵产在积水处,卵一旦发育成蝌蚪,雄蛙便将蝌蚪从地面分别背到树上不同的有适量积水的凤梨科植物的“池塘”中。

    箭毒蛙科有6-8属130-170种,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在夏威夷,他们曾作为抑制蚊子的生物武器而被引进。分布于拉丁美洲从尼加拉瓜到巴西东南部和玻利维亚一带。

    箭毒蛙主要分布于巴西、圭亚那、智利等热带雨林中,通身鲜明多彩,四肢布满鳞纹。其中以柠檬黄最为耀眼和突出。

    箭毒蛙的食物以残翅果蝇、蚂蚁和蟋蟀为主,所以食物的准备并不困难,箭毒蛙的毒性主要来自它们的天然食物,主要是蜘蛛类,蜘蛛的毒性会被箭毒蛙吸收转化为自身的毒液,所以最好不要饲养野生的个体,毒性很强。

    虽然不会致人于死,但是潜在的危险性还是很高。不过在饲养六个月以后也会逐渐失去毒性。而人工繁殖的个体就不会有毒性,至少不会影响人体。

    特别要注意的是切勿把野生个体与人工繁殖个体混养,因为野生个体的毒性会导致人工个体中毒致死。

    这种蛙毒物质属于一种甾体类毒素,能够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其主要作用形式是:当箭毒用于轴突内部或外部,都可以引起轴突不可逆的去极化,降低电位作用幅度,阻碍动物体内的离子交换,使神经细胞膜成为神经脉冲的不良导体,这样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就不能正常到达组织器官,最终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而且无有效应急措施。

    不过,箭毒蛙的毒液只能通过人的血液起作用,如果不把手指划破,毒液至多只能引起手指皮疹,而不会致人死命。聪明的印第安人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在捕捉箭毒蛙时,总是用树叶把手包卷起来以避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