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是仙,尘是尘 » 第十七章 鹿鸣宴

第十七章 鹿鸣宴

    童试的题目是由邻县的贡生相互出题,然后上京的官员过来监考。

    所以仅是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发榜了,在县门外的大榜外,没等贴出就已经围满了数百人,当然了参加童试的不止这些,有的也只是因为路途较远,或者干脆等着县里的差人上门通告。

    这一天吴父吴大同表现的最积极,专门托了在县门的关系提前站好了位置。

    既然吴父已经站好了位置,吴有德一行人自然不会再往里面挤了,反正榜上也只有一百多名考生的姓名,即便看上十多次也不需要太久。

    ……

    “怎么要这么久?”

    婉娘拽着手帕焦急道,若不是身边的徐夫人拉着或许早就冲下茶楼。

    “该不会是考砸了吧!”

    一旁的吴素雯脱口而出。

    但就在她刚说完,徐夫人、婉娘以及吴有德都将目光转向了她。

    “你就不能盼我点好吗?”

    吴有德无奈道。

    “哈,那啥,我说什么了吗?”

    吴素雯立马装傻,眼神左右瞟着。

    这丫头。

    徐夫人无奈的摇了摇头。

    “别那么着急,让牛福看看去。”

    说着她又接着示意牛福进去看看。

    没一会儿的功夫,牛福就带出了吴父,只不过在吴大同身上还留有好几个脚印。

    显然吴父没有及时出来是情有可原的。

    徐夫人无奈的摇了摇头。

    “怎么样?”

    婉娘和徐夫人同时发问,即便她们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咳咳咳。”

    吴父轻咳了两声,然后笑道:“本县的案首。”

    “德儿干的不错。”

    说罢,拍了拍吴有德的肩膀,一副十分欣慰的表情。

    ……

    翌日。

    吴有德按照惯例早早的来到衙门,院试发案后需要考生按照名次顺序于不同的时间从早到晚去学案门府拜见学堂的先生、提案大人以及上京学府的两个执教。

    “学生吴有德见过各位先生。”

    吴有德对着面前的三个分量极重的先生们恭敬道。

    “好好好。”

    章老先生面带笑意的看着吴有德,然后带着他一一拜过,吴有德是他学堂内的学生,由他前线无疑最合适。

    两个执教,一个长相硬气身躯高大英武却给人一种儒雅感,另一个看上去有些冷板,不过后者也递给了自己的善意,只不过笑的是真心难看

    “你就是吴有德啊!来的时候就听子兄瞻提起过你。”

    认识下来后,澜海书院的执教异常热情,话外之音貌似与章老先生很熟悉。

    “若是范兄想要联络感情尽管等到结束就是,还是说澜海书院教导的尽都是这一套。”

    袁苗生硬的道。

    “呵呵,听说袁兄剑法不错,话语同样也是口如利剑,这在普灵书院不是很常见吧!”

    范青丝毫不让道。

    怎么一下子就这么开始了。

    吴有德见两人这样的架势生怕他们会在这里打起来。

    然而却并没有。

    平遥县县令急忙站了出来,将两人话题引到了其他处。

    “好了两位大人,今日是考生们拜聚的日子,不然耽误了鹿鸣宴就不好了。”

    “自然自然。”

    范青赞同道,毕竟正事要紧。

    一旁的袁苗见此就没有在多言了,毕竟若是再这样进行下去实在是拉低身份。

    两人充满敌意的看了一眼,似乎在说私下有你好看的。

    县令无奈一笑,接着命人取出一个敞开的盒子,盒子内摆置着是一枚刻着甲字的玉牌。

    这是?

    吴有德不解。

    县令笑着解释道:“在本县童试过的考生都会依照名次分为三批,分别为甲乙丙,玉质为甲,银质为乙,铁质为丙,至于作用……呵呵,等鹿鸣宴结束后你就知道用处了。”

    “很重要的,”

    范青微笑道,在吴有德看来很神秘。

    “千万别弄丢了。”

    袁苗冷不丁的补充道,言语中更是严肃。

    你们演的是双簧吧!

    古怪的看了两人一眼,不知所措的捧过盒子,在面前人的示意下这才告退,从侧门离开。

    在离开的时候,吴有德恰巧碰见进来的李长河。

    他的神情倒是有些复杂,眼神飘忽不定,从开始就没有与吴有德直视,没等吴有德打招呼后者就急匆匆的进了去。

    见此,吴有德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和李长河相识又不相熟,有些事情没有必要去强求。

    拜会也就是榜上的前几名才有资格,很快就结束进入了下一环宴会。

    而士子们最热衷于此了,因为这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开阔自己的圈子,说不准在宴会上结识的某一位大人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帮自己一把。

    这其中不乏有的想一鸣惊人,博取关注,当然了成功了还好,失败了话就成为了宴会上的笑料,说不准哪一天就会被翻出来公认饭后笑谈。

    不过这几年还好,像是这样的例子就罕见了许多。

    毕竟自大元开国以来对童试的年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导致了那些未入职场的俊杰就像是白纸一样还没用进行过复杂的染色。

    吴有德作为此次的案首,在众人眼中可谓是前程远大,一出现固然便汇聚了全场的焦点,不时的有不少外来的学子或者受邀参加的名士与之攀谈结交。

    在那些名士们看来,吴有德现在虽没有什么,但是迟早会与他们一样或者更显赫,现在主动示好简直白赚。

    有意思的是看着一旁侃侃而谈的吴有德,李长河尽力回避,在他看来一日没有超过吴有德便总是感觉自己弱上一头,而且每每想到往日在吴有德面前居高临下的样子都觉得十分的羞愧。

    很快县令就在十几名身穿大红衣的衙役间走过。

    “请诸位新生员赴宴。”

    话音刚落,礼乐声响起,众人侧目,吴有德颔首在差役的引导下进入了会堂。

    迈入内堂,周围的装扮更是喜庆,而堂上站着的则正是早上拜会的县令,提学以及上京学府的两个执教。

    很快,鹿鸣歌奏完,众多学子像是得到了什么响应似得纷纷举杯。

    “诸位满饮此杯,祝各位前程似锦不负年华。”

    台上的县令举起酒樽道。

    众人应声道:“谢大人赐宴。”

    于是乎,歌舞声再次响起,各种美味佳肴无一样重复的源源不断的摆置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