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这是仙家店铺吗? » 第十九章 准备

第十九章 准备

    蓝星位面,文东的店铺旁边,一家小型机械加工厂内。

    “段厂长,我的要求不高,这仿古火炮,只要能经得住用火药开个几百炮就行。”

    “啊……,文老板,你准备用这火炮去打仗?”

    文东神秘一笑,“对,我准备把这些火炮装在木船上,去和十七世纪的荷兰海盗作战。”

    “好家伙,你这可是大制作,啥电影啊,投资不小啊?”

    “初步定的名称《怒海争锋》,不是啥名导的大制作,二代,不差钱,闲着没事拍网络电影呢。”

    “你们这……,行,只要钱到位,我给你造的比原版都好。”

    机械厂老板心里感慨着“穷的穷死,富的钱多的浪费着玩”,却也很高兴厂里终于又接到活了,自己的小加工厂又能苟延一段时间。

    文东店铺的周边,有不少的工厂,这几年,好多工厂都开工不足,处于倒闭关门的边缘。

    段厂长的机械加工厂,近一年的时间,只干了二个月的活,领不到工资,厂里的工人都快走完了。

    文东在他厂里下了二百万的订单,让机械厂给他加工一百门仿古拿破仑炮,和一千根钢管。

    这样的订单,可是解决了段厂长的大问题,做了这样利润丰厚的一单,下半年就是没啥活也能熬过去了。

    至于说订单生产的仿古火炮能开火,造型有点像火枪的钢管材料要求有点超标,这些都不是问题。

    说仿古火炮有杀伤力,别开玩笑了,难道有谁还会用车拉着几百上千斤的铁管子去犯罪?

    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想要犯罪,用无人机吊一桶汽油,威力也比这铁管子大百倍好不好。

    那些超标的钢管,口径是十三的,也没有拉膛线,谁知道是用在什么地方。

    再说了,这些钢管的质量,也不是太好,比起那些高压容器上使用的,质量可是差远了

    对让加工厂制作半成品枪炮,文东也是考虑过的,为了掩饰,火炮和火枪的各部件都是分开做的。

    段厂长的加工厂离得近,人也熟悉,就委托他做主要的部件,其它的部件,交给另外一家工厂。

    冷兵器方面,文东全部交给了一家电影道具工厂,给对方说了自己的要求,价格给的稍高一点,对方立马拍着胸脯保证,东西会用最好的钢材来做。

    文东本想说不用太好,一般的钢材就行,要知道,蓝星位面普通的钢材,放到明末时空也是外星黑科技材料了。

    没有让对方降标准,是想到对方报价可不低,一把三四斤重的钢刀,报价五十,这利润,对方当然不在乎那点增加的材料钱。

    在本位面耽搁了二个多月,文东才又一次回转明末京城。

    这次过来,主要是带来了和权贵们谈好的商品,七八种商品,堆满了大半个店铺空间。

    经过前三次的买卖,文东也摸清了明末的行情。

    在这个位面的京城,并不是所有的现代商品都畅销,有很多商品,新奇劲过去后,就卖不动了。

    比如酒水这块。

    一开始,那些权贵见到包装如此精美的酒水,花了大价钱抢购,等到文东第三次过来时,买酒的就少了。

    问了问原因,大部人反馈店铺卖得酒,看着好看,喝着难受,没有本土酒顺口,店铺里的酒喝多了,身体受不住。

    文东很好奇,就购买了一些本地的酒,带回蓝星后,找机构做了化验,检验结果没有啥毒性,他就请一些老酒民品尝。

    这一尝,坏了,店里多了几个老想问他买酒的老酒民。

    从这些老酒民口中得知,文东在明末购买的酒,是真正的粮食酒,还是窖藏过的老酒,可不是那些现代工艺勾兑酒能比的,比起高端的台子、五粮等酒,酒质也只高不低。

    想来也是,到了明末,已经是有几千年的酿酒史了,酿酒工艺基本完善,一些知名的酒品出现也有近千年的时间了。

    另外,明末的那些酿酒坊,酿酒用的是没有受过化工污染,真正纯天然的粮食,原料好,再加上又没有用化工科技手段催熟、淳化……,要说酿的酒没有现代好,谁信啊。

    要知道,现代的酒,在六十年代,为了节约粮食,从孝母菌到生产工艺,都是经过科技手段改良过的,目的就是做到,由原来的几斤粮食酿一斤酒,变成一斤粮食酿几斤酒。

    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好不好,身体的反应,才是最有效的检验‘仪器’。

    文东这一次带过来的商品,主要以洗化日用品为主,这些商品,可是比古代的同类产品好用,很受京城内有钱人家的欢迎。

    其实,由于这类商品是日常消耗品,买不上价,利润不高,文东本不愿经营这些商品。

    可古人也不傻,他们挑选这类产品,看中的就是这些产品的特殊性。

    对于商人来说,好卖,使用量大,别人模仿不出来的产品,才是最好的商品。

    暴利商品,如文东卖的镜子、刀剑等……,只能赚一时的钱,长久不了。

    已经不差钱的文东,愿意费劲和这些权贵打交道,为他们提供量大利薄的商品,也算是一种互相利用。

    文东想改变这个异时空的历史,在本体走不出店铺的情况下,只能借助这些权贵们的力量,借用他们的锄头,刨他们的墙。

    回到明末京城,打开店门,文东发现,围着自己的围挡被拆除了一半。

    以为是皇帝不追究了,可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围挡上的一部分树枝和苇席被人抽走了。

    再一看,守卫围挡的兵丁也没有了。

    可能是有人一直盯着店铺的动静,文东开门不到半个时辰,就有人来到了店里。

    “文店主,好久不见了,生意兴隆啊。”

    “谢谢,骆指挥也财源广进。”

    骆养性尬笑了一下,说起了正事,“文店主,岛上都准备好了,不知店主何时迁店?。”

    “急啥,这一次离开后,我就不来京城了。”

    得到了文东的承诺,骆养性抱拳施礼:“多谢文店主体谅,也祝店主在岛上的生意兴隆。”

    随后的几天,文东慢慢出着货。

    货向外卖的慢,就是因为文东收款方式改变了,银子不收了,那些低品的玉石,品相不好老物件,年份不到的人参药材也不要了。

    不论谁来拉货,用来抵货款的,除了黄金,其它的物料,必需达到上品才行。

    文东不再收中下品的物料,主要是仓库里已经堆满了低品的东西,还卖不出去。

    文东发现,那些品质低的东西,在蓝星位面并不值钱,还找不到接手的下家。

    这就是做事没经验的结果,要知道,做任何生意都要懂行才能赚到钱。

    文东做的奢侈品生意,不论古今,名贵的奢侈品,消费对象都是那些富人。

    而不论啥时代,啥制度,社会上,富人都是占少数的。

    商品销售对象群体人数少,消费量就上不去。

    那些大量品质不好的东西,穷人消费不起,或消费的很少,富人又看不上眼。

    这是市场定位问题,每个产品都有他的市场定位,搞错了,就是生意失败关门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