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寻找纯真年代 » 第五章 来自震区的森(2)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五章 来自震区的森(2)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男人的物质,会给女人带来安全感,如果面前男人在拥有物质基础的同时,又散发着品味,会让女人情有独钟。”贾晓珠心里开始有点小激动。

    贾晓珠自认为还是对男人的品味有些要求的。要不也不会当初对于多金的表哥犹犹豫豫。

    后来,走马灯似的相亲中,她曾遇到过一个宝马大哥,对方刚一下车,就雷得她眼冒金星:大哥金棕色的T恤上,印着硕大的ARMANI。

    贾晓珠买不起名牌,无从辨识真假,不过看到宝马哥就像个橱窗里的衣服架子朝自己晃着膀子走过来,她想:“即便有一天我穿真名牌,老娘也决不会穿得如此张扬,这整个儿一刘老根儿巴黎考察团团长。”

    土豪气的宝马哥,一看见肤白貌美,又浑身散发着年轻气息的贾晓珠,简直两眼发光,直接拉着她去看4S店看车,言语间,宝马哥用名爵汽车,想诱惑她直接进入主题。让贾晓珠难以产生安全感,遂找借口结束小说般的约会。

    这次,在森面前,贾晓珠没有提出要坐到后座。

    “还有四分钟。”是贾晓珠刚拉开车门,听到的第一句话。她坐定后,才看看车内的荧光屏上的时钟,23:56。

    狭小的密闭空间,足以听到两个人的呼吸。

    一动不动,凝视240秒的流过,淡淡熏香的氛围里,回荡的是张雨生的歌。

    贾晓珠一进车门就通过余光,发现这个男人竟然有着张雨生一样清纯的脸庞和眼神。

    “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他递给贾晓珠一个画着蓝色标记的高尔夫球。

    森给贾晓珠讲了这个球的来历与意义。那是老虎伍兹在泰国比赛时使用过的。

    在做过详细的自我介绍后,森又把自己的名片装到一只从泰国带回的名片夹里,递给贾晓珠。

    在森简短的介绍中,贾晓珠似乎明白了他白天的发的信中,为何把天灾与爱情联系起来-森是成都人。

    贾晓珠发现,这个男人对家乡成都的迷恋,到了她难以理解和想象的地步。

    贾晓珠听完森的讲述,心想:“感谢上帝,经历地震,他的家人和亲戚一切安好。”确切的说,是他的非直系亲属们,没有在汶川地震中罹难或者受伤。

    因为森的父母早已不在人世。

    女人与生俱来的母性,让贾晓珠对这个眼神单纯,外表好像学生模样,言谈举止中,却透出一种难以言表的自信与力量的男人,顿生崇拜与怜惜之情。

    “偷打火机的牛哥和眼前这个森都是条件不错的男人,但二人却好像来自不同世界。男人的品质,是由内而外的,值得回味,好似文艺片儿。”

    森的职业是纪录片导演。

    “娱乐圈这个大染缸里面,声色犬马,有太多规则了,明的暗的。”

    “但纪录片,可不一样。”贾晓珠对他产生了特殊的好感:“这个男人从始至终都没有什么浮夸之气。”

    不能太晚,交流过后,森把贾晓珠送到小区门口。

    回到家,拿出森的名片,按照养成的习惯,她把森的名字GOOGLE一次,又百度一次。

    不是她有做间谍的潜质,而是她要确认一下对方人身安全系数:“毕竟是通过网络认识的,一面之交,谁知道对方是谦谦君子还是大灰狼。”

    搜索结果真是不少,贾晓珠开始对这个有传奇色彩的人,导演这个对她来说陌生的职业,和后面二人将会发生的故事充满了期待和兴趣。待她读完能找到的森所有的资料,已近凌晨两点。

    第二天下午5点半,贾晓珠刚进家门,森就打来电话:“猪猪……今天过得好么?”

    这样的问候,贾晓珠很少听到。这的确是森的一个特色,不管是MSN上还是电话里或者见面,森总是会这样打招呼。

    他说只要看到贾晓珠开心,他就开心了。

    同样,森在贾晓珠眼里,超凡脱俗,与众不同。

    后来贾晓珠也受了森的影响,在MSN打字时,贾晓珠会在问句的最后把用惯了二十多年的“吗”换成“么”。断句也把逗号句号换成“~”

    “我今天有个朋友从美国过来,我陪他去吃饭。”贾晓珠没想到森打来电话,只是为了问好和跟自己汇报他的行踪。

    第三天,差不多还是同样的时间,森再次打来电话,邀请贾晓珠,问她是想去看电影,还是想去他的工作室参观。

    为了深入了解森,贾晓珠选择了后者。

    森的工作室在市郊的艺术区,从贾晓珠租住的姚家园小区打车过去,大概要半个小时。森在电话里给出租司机讲了具体的位置,并叮嘱贾晓珠:

    “快到时再给我电话,我会在门口接你并付钱。很抱歉,我现在太忙,不能亲自接你过来。”

    贾晓珠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的工作室,时尚的LOFT格局,没有798的嘈杂,布置简洁而实用,两侧的墙上挂着他刚刚从三峡拍摄的巨幅照片。

    深情的英文歌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悠扬。

    她看得出,森很享受他的工作。也看得出,森是个简单的人。

    他们聊了很多,工作、心情、感情……然后,到了吃饭的时间,他又体贴的带贾晓珠去吃海底捞。

    贾晓珠听着他用四川话跟服务员聊天,心想:“这个男人的声音真的好有力量。”贾晓珠真想马上闭上眼睛,享受这声音。

    森的声音,与他并不高大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如果闭上眼睛,仿佛是另一个人。

    贾晓珠想起名片上,森的英文名字叫DAREN,意思是小而有力量的人。

    服务员离开,森开门见山:“猪猪,我觉得你是我想要找的那种女人。”

    “那是什么样的人?”贾晓珠心中窃喜,但平静认真的问。

    “充满母性的女人。”森转了转手表。

    “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形容我耶。”贾晓珠眨了眨眼。

    在学生时代,尤其在男同学的评价中,很多人都觉得她厉害,可望不可及,所以即便心生好感,也只是远远观望。

    森在婚恋网站上的独白,加上贾晓珠搜索过他的独特经历,让她在这一晚的沟通中,言语间动了恻隐之心。

    森是个异常聪明的人,情商也很高。贾晓珠也相信他的这些成就都是真的。贾晓珠很自然的感到安全,而且森言谈举止之间的优雅和教养,和她从小成长环境中周围的男性迥然不同-森,有一种独特的低调沉稳,女人在他面前基本没有免疫力。

    “森简直就是方铁军和台湾哥哥的综合体。确切的说,睁开眼睛是台湾哥哥,像兄长;闭上眼睛又是方铁军,让女人主动的亲近。”

    贾晓珠不仅更加有了安全感-因为森嘴里说的,和她在网上查到的资料完全吻合,因此,除了安全感,她还有了亲切感。

    “然而,天才总是孤独的。他在国外求学之时父母的意外离世,让这个男人本来就忧郁的眼神变得愈加深邃。”贾晓珠认真的听着森的每一句话。

    这一晚,森的话格外多,随着和贾晓珠的聊天逐渐深入,他也如孩子般的,由内而外的高兴。他不做作的欢愉,打消了贾晓珠之前面对他时,因为崇拜所产生的令人窒息的自卑。

    经过了台湾哥哥,贾晓珠在之后的寻爱之路中,曾给自己制定了一条铁律:动什么都别动感情-因为先动感情的一方,总免不了要被对方牵制。

    在跌跌撞撞的情路中,她努力的让自己从被动,从被牵制,再学习能潜移默化的牵制对方。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贾晓珠曾发誓:“终究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而今后,在这场游戏中,我,一定要当一个劳心者。”

    但贾晓珠始终是容易感情用事的B型血。道归道,术归术。她与天俱来的偏执,和任性而为,往往在面对一个个具体对象前,又把自己制定的这些条条框框瞬间扔在脑后,只为痛快淋漓得过且过,享受玉石俱焚的快感。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森的职业、森的成就、森的经历,让刚毕业才两年的贾晓珠,太难以置信面前一切都是真的。

    贾晓珠想:“一个让自己如此仰视的男人,真的会带着他的真情,降临到自己身边?”

    “我能驾驭这个男人吗?这是个坚定和强大的对手,我能甘心做一个他的光环下的小女人吗?”

    这种问题不断的在贾晓珠心头浮现。

    “我是认真的,希望你也是。”贾晓珠充满诚意的短信,犹豫再三,发出。

    在回家路上,贾晓珠都怀疑刚才这两三个小时是不是自己在做梦,她到底还是没坚持住矜持,忍不住发短信求证,话语却带着内心的质疑与困惑。

    “我也是,猪猪。”森没多久就回了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