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寻找纯真年代 » 第十三章 寒冷的菠萝(2)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十三章 寒冷的菠萝(2)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站在一旁的魏晋,一边听一边暗挑大指:

    “不得不承认,贾晓珠真的有一套,而且贾长征说步行去火车站,找那辆带菠萝的出租车,听起来确实是笨。但事实证明,这种在BJ完全不可能的大海捞针的办法,在抚顺这个小城市,恰好是最明智的决定-去火车站趴活,是绝大部分租车司机的第一选择。”

    贾长征冲下楼,一路走,一路睁大眼睛,注意身边来来往往的出租车,他走到街心公园大路口时,正好赶上一个红灯。

    不远处,一辆出租车在等红灯-后挡风玻璃处有一个菠萝。

    贾长征顾不得危险,紧跑两步,冲上去拉开门,一屁股坐在司机的旁边。

    “当时这家伙把外套都换了,看见我咔嚓坐进来,都愣了,直勾勾看着我,我估计这家伙心脏病差点犯了。”贾长征得意的给他们讲述这段:“他当时脸色都不对了。”

    贾长征一点没客气,逼着司机把车直接开回楼下。

    贾晓珠吓唬说报了警,司机心里更毛了,说其余东西一定给送回来,但电话卡被他抠出来,随手扔在跨河大桥了,一个劲赔不是:“我真的一会就让朋友给您把东西送去,大约二十分钟,您把报警撤了行吗?”

    贾晓珠不依不饶,说:“电话卡被你扔了,这个损失怎么算!”

    司机唯唯诺诺的说:“我再赔100元钱。”

    到了和司机约定的地方,贾晓珠和贾长征见到一个上岁数的人在等他们,手里拿着小布兜。

    贾晓珠说:“您是那个司机的父亲吧?”

    上岁数的人尴尬的笑了笑,把东西都归还了贾晓珠,把100元也赔了。

    所有东西都找回来了,所有人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电话卡回去找是不可能了,贾晓珠赶紧挂失。

    这场风波过去了,此时,魏晋内心的挣扎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因为,自从踏进这个家,魏晋就有一个直觉:“两个家庭的家境太悬殊了。虽然屋子收拾的还算干净。”他不知道那是贾长征夫妻俩花了两天时间,特意准备的。

    “可她家日子过得太拮据了。”

    所有窗框接口,几乎都是裂的,勉强虚搭在一起,连胶带都没粘一下。刚才被魏晋碰散的窗户,修了半天也没修好,又担心窗框掉下来,就小心翼翼的摘了下来,倚在墙边。

    后来贾长征看到,又重新拼凑起来,装回去了。

    魏晋赶紧说:“叔叔,这个都活动了,掉下来会砸到人。”

    贾长征满不在乎:“没事。”

    窗台上一盆半死不活的植物,一片叶子也没有,只剩下花茎尚有些许绿色。斑驳的木地板也变形了,有的地方高高低低的翘着,走路都小心要绊倒。

    一室一厅的格局,除了一张木床一个写字台,缝纫机洗衣机,再没有多余的空间。4个人吃饭,两个人还要坐床,吃完饭,饭桌一定要收起来。

    贾晓珠特意和魏晋解释家里没有电冰箱的原因:“我家不买冰箱,因为冰箱太不环保,我家离自由市场特别近,随吃随买不浪费,都是新鲜的。”

    摩羯哥大闹抚顺那次,贾晓珠就明白了:“摩羯哥纯属故意找茬分手,一定对我家的状况很失望,也是,一对下岗的父母,生活在贫困线上,除了一个破旧的窝,放谁的身上都是巨大的负担。”

    贾晓珠曾经想过魏晋来抚顺后的结果:“虽然魏晋是真的喜欢自己,可他看到我家,会不会也像摩羯哥一样而萌生分手的想法?”

    因此这段时间,贾晓珠对于自己的这段感情,都在小心翼翼的维护着,以至于有些问题即使魏晋并没有问,但贾晓珠都会想在前面,把话说在前面。

    来抚顺之前,一次游泳后,魏晋送贾晓珠回家,刚到姚家园小区楼下,老远看到隔壁单元的一个胖阿姨正在楼下散步,贾晓珠立即挽起了魏晋的手,满脸堆笑,热情的打招呼:“阿姨好,您散步呢。”

    胖阿姨背着手,说:“啊,晓珠回来啦。”

    贾晓珠又马上大声说:“恩啊,去我男朋友家吃饭去了。”

    魏晋也打了个招呼。

    上到两楼,拐过弯,贾晓珠估计胖阿姨应该听不到了,低声和魏晋解释:

    “我刚才那样说,就是让胖阿姨别误会我,好像我随便往家里招男人似的。你可是我毕业后第一个男朋友,我从来不往家里招男人的。”

    魏晋反而觉得怪怪的:“没必要刻意解释吧。”转念一想:“不过,作为女生,注意邻里对自己的评论和声誉,也正常。”

    身后,胖阿姨的眼睛一直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楼道里。

    魏晋的妈妈很传统,这次儿子第一次去外地拜望对方家人,反复叮嘱他:

    “魏晋,你们还没有领证,可不允许你住在对方家里。人家是女方,知道吗?既为了她考虑,也为你自己考虑。”

    贾晓珠得知魏晋不会住在家里,正好有个姨,在里泉路对面不远,和别人合伙开了一个旅馆,贾晓珠要了两张100元的优惠券,包早餐。

    “摩羯哥来的时候,闹得我家鸡飞狗跳,这次魏晋可别弄个不辞而别。我可要看住了,不能在父母面前再次丢脸。”贾晓珠留了心眼,每天,她早早起床,来旅馆看魏晋是不是跑了。先去前台表明自己是老板的亲戚,多要张早餐券,再上楼叫魏晋一起吃早餐。

    贾晓珠吃到打饱嗝,再拿一些,餐巾纸包上,偷偷放在大衣兜里,带回家给贾长征他们。

    看见贾晓珠不间断的打嗝,魏晋想笑,一开始忍着,后来实在忍不住,噗嗤笑出声。

    贾晓珠觉得有点尴尬,嗔怪的说:“你别笑,我这叫收益最大化。”

    昨晚,经过绿皮火车的一路晃悠,旅途劳累加上一场出租车风波的魏晋,疲惫的平躺在旅馆房间床上,仰望着天花板,虽然夜深人静,但他脑子里乱乱的,不光是他换地方就睡不着的习惯,他真的产生了想离开的想法:

    “两个家庭条件差的太远了,至少差了二三十年不止,我小时候住胡同也没这样窘迫。”

    “但毕竟刚来,现在提分手有点不太合适,过两天回BJ,再找机会提,也许更好些,要不太不给长辈面子了,要是真走了,她一家三口太尴尬了。”魏晋想。

    魏晋和贾晓珠交往初期,看到贾晓珠日子过得那样狼狈,对她的原生家庭的经济水平,是有一些心理准备的,但他太喜欢贾晓珠这个人了,无形中调低了曾坚持的门当户对的标准。

    但亲眼看到两家这个差距,还是出乎他的预期。

    更让魏晋感到奇怪的是,贾晓珠家人似乎已经看穿了魏晋的想法。

    第二天,在吃晚饭的时候,贾长征很突兀的,突然就聊到了家境:

    “魏晋啊,昨天你送的礼物,那个冲牙器真的太好使了,比刷牙强太多了啊,早用这个,我和你阿姨能省多少去医院看牙的钱啊!魏晋啊,咱家条件比不上你家,这我知道,可你放心,俺俩以后决不会去BJ和你们生活,俺俩不给你们添麻烦,你们呢,以后愿意回来看看就看两眼,不愿意回来也没事,不用惦记这边。”

    这突然冒出的一番话,弄得魏晋没法接话,有点不好意思,只好安静的听着。

    贾晓珠的妈妈也赶紧给魏晋夹菜,附和着:

    “魏晋啊,在这吧,每家过得也都差不多,你叔叔原来的上班的厂子能给几百元,是少点,但过几年我和你叔正式退休,就能按社会退休领钱了,两个人加一起能有两千多,吃喝就更不愁了,我和你叔也没有什么别的支出。放心,绝不给你们添麻烦。”

    这两千多,对魏晋来说,也就相当于和妈妈和姐姐下两次高级餐厅。

    第一天晚上,贾长征等贾晓珠送魏晋去旅馆回来,高兴的咧着嘴,对贾晓珠说:“闺女啊,这个魏晋行,比上次你带回来那个强太多了。你这次可要好好珍惜,说真的,你把你那脾气也收收。”

    贾晓珠得意洋洋:“我挑的,准让你们满意。”

    魏晋很尴尬的吃完饭,贾长征兴致勃勃,从贾晓珠的房间,搬出几本相册,摊在床上,给魏晋讲述他年轻的时候的故事,讲述计划经济时代抚顺的辉煌,又拿出一叠子信,讲他和一个来抚顺拍摄纪录片的RB记者学日语。

    “后来我们就成朋友了,这个雨伞,RB的,这个相机三脚架,也是那个记者送我的。”贾长征又从抽屉里,一边翻出一件一件的老物件,一边打开话匣子,给魏晋讲以前的故事。

    魏晋面前,慢慢堆满了各种相册,发旧的日语培训证书,甚至RB朋友送贾长征的彩色手柄的改锥。

    “想起来了,还有这个,哎呀,咱家里有积蓄,你看,这个项目我投了三万呢。”说完,贾长征蹲在电视机柜下面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