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寻找纯真年代 » 第二十四章 精神之癌 (1)本小说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二十四章 精神之癌 (1)本小说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对于从小就失去父亲的魏晋,家庭这两个字,有着更加厚重的意义。

    “婚姻,绝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这一生,遇到对的人,也要感恩对方长辈。”每逢畅想自己的婚姻,魏晋一直有这样一个期许。

    魏晋一直有一个独特的蜜月计划:“两个人的蜜月,比不上一场两辈人的蜜月旅行,让山川大海来见证我们爱情和亲情,还能在父母的祝福下,报答养育之恩。”

    婚前,魏晋和贾晓珠沟通过这个想法,但贾晓珠一听就很不屑:

    “为什么让他们也去?蜜月,当然就我们两个人,你说的计划,等以后再有机会,再说。”

    婚后才两个月,魏晋就不再回家,这让贾晓珠出乎意料。

    但她仍不相信魏晋真的要离婚:“这男人离开家里冷静几天,等气消了,自然还会回来。”

    但魏晋拿走了银行卡,贾晓珠不想花自己的钱,就没完没了的给魏晋打电话,保证书写了但气势不输,要求魏晋马上回来:

    “你还是不是男人……!”

    “这个家还是不是你的……!”

    “连老婆你都不养,你这是遗弃罪……!”

    只是魏晋接通,还没等她整句说完,直接挂电话。

    已经梦醒,眼看就能逃出火坑的魏晋,已经彻底看清贾晓珠本质的魏晋,哪能再走回头路去自投罗网?

    魏晋只问贾晓珠:“什么时候能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

    只是鸡同鸭讲,各自的诉求都被对方拒绝。

    几次下来,魏晋一看是贾晓珠的号码,直接挂断,连对方开口的机会也不给。

    “绝不能让她还有任何幻想,反正我是梦醒了,好在不太晚-要是贾晓珠再忍辱负重一年,等有了孩子,再暴露真实的一面,我哭都没地方哭去,别说我自己,孩子的这一生,就彻底交代了。”魏晋甚至有些暗自庆幸。

    “要是贾晓珠和和气气的好合好散,我也会多少表示一下,毕竟夫妻一场。”

    魏晋根本不接电话,让贾晓珠傻眼了:“这关过不去了?难道这次,我真的玩大了吗?”

    她思索再三:“还是要利用魏晋吃软不吃硬的弱点,再来一波感情攻势。”

    于是定下战略: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谆谆教导。

    于是频繁的给魏晋发短信,字里行间也几近温柔:

    “老公,我们都年轻,难免对某些问题看法不一致,婚后这些天你辛苦了,我也想了我自己的问题,觉得还是年轻气盛。我这几天,在家里看了一本书,我觉得你作为丈夫,要学会体贴妻子的情绪,让我们一起把日子过好,一起孝顺我们的父母,他们养我们多不容易啊。”

    魏晋看完,还是那一套-不管贾晓珠怎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都直接删除,更不回复。

    这一波攻势魏晋的阵地纹丝不动,让贾晓珠更加没底,绞尽脑汁想该怎么做能把魏晋拉回来。

    时不时地,她心里也开始后悔:“妈的,要是忍一忍就好了,这次真的是闹得过火了。可难道真的无法收场了吗?”

    贾晓珠苦苦寻找着突破口。

    安静了几天,魏晋以为贾晓珠看自己态度坚决,冷静一段,会接受离婚的现实。

    一个晚上,魏晋刚准备睡觉,手机上突然出现一条短信,魏晋以为又是贾晓珠的无聊短信,但看了一眼,马上引起了他的注意:

    “今天的乐天派,小疯子,是曾经的抑郁换来的。08年冬到09年春,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大的低谷。在对生命最绝望的时候,是我爸妈从老家赶来,陪我在BJ住了半年。如果没有他们的陪伴,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今天的我。我感谢这次低谷,让我明白了人一生什么最宝贵,明白了生与死的意义~活着~。

    魏晋盯着屏幕,反复看了几遍。

    “我以前只是怀疑她精神状态有问题,贾晓珠这条短信,等于不打自招,直接把答案给揭晓了。”

    第二天,魏晋觉得有必要找人求证一下,他想起前两天提贾晓珠做说客劝自己和好的王丹:“王丹是贾晓珠研究生时期的同学加闺蜜,肯定能对贾晓珠2008年的自杀未遂有些了解,

    “2008那一年,贾晓珠到底遇到了什么事?为什么给我发这样的短信?”发完短信,魏晋主动给王丹打了电话。

    王丹是基督徒,从信仰角度又劝说了魏晋回归家庭,但魏晋只想要答案,王丹也没办法,只好无奈的说:“我只是知道她父母2008来BJ住了半年,但是晓珠是不是轻生,我不清楚,真不好多说什么。”

    魏晋道谢,挂了电话,又想起电话簿里,还有贾晓珠的另一个闺蜜-娇娇的号码,于是把两个人现在的状况和娇娇和盘托出。

    贾晓珠一直嫉妒娇娇的婚姻,哪能把现在自己的狼狈说给娇娇。所以娇娇听了魏晋的讲述,很惊讶,说:“晓珠现在变得这样偏激么?”

    魏晋问:“娇娇,短信里她说的2008年自杀的事情,你知道吗?”

    娇娇一边回忆一边说:“记得那年,她父母来BJ住了一段,有一次我联系她说出来聚聚,她说她在歇病假,说人很憔悴,不想出来见人。再后来,我们有好久一阵子没约了,再联系时,贾晓珠老劝说我信仰基督教,跟魔症了一样。”

    不用再找第三人求证了-魏晋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魏晋不由得联想起这两年在公司同事身上陆续发生的自杀事件:

    别的分公司有个老员工,叫时军,四十冒头的年龄。这两年国家3G移动通信上马的时候,全公司网络建设任务特别重,工作压力加上生活压力,时军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动不动就要轻生,把家人紧张坏了,他只能在家病休,由姐姐和姐夫轮番照顾他,生怕出意外。

    有一天,姐姐看时军状态又开始不对劲,觉得必须送医院,姐夫在小区门口叫出租车,姐姐在其他房间收拾东西,趁着这个空档,时军从楼上一跃而下,身后扔下年幼的孩子和妻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半年后,又有一个总部的同事自杀。

    第二件自杀事件的消息,是魏晋从外网看到的-因为内网禁止谈论。

    据说这个同事的年度KPI分数,是全部门最低,因此整个人特别低落,于是在家休息了好一阵。

    有一天,他跑来公司,尝试着和部门领导沟通。也不知道和领导具体是怎么谈的,总之,这个同事从领导的办公室出来后,直接跨过护栏,从总部天井跳下,身后扔下一大家子。

    有同事偷偷把自杀现场的照片传上网,痛诉公司冷冰冰的KPI考核制度。

    照片里,盖着白布躺在豪华大理石地板的那具尸体,让魏晋唏嘘:

    “以前我还挺羡慕总部同事的光鲜亮丽,还想过找机会应聘去总部工作,现在看来,他们的无奈甚至绝望,又有多少人看到?”

    公司连续出自杀事件,工会开始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还组织了几次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也让魏晋头一次听说抑郁症。

    但那时的魏晋,没觉得抑郁症和自己扯上什么关系。

    贾晓珠的短信,让魏晋开始上网查找和搜索“抑郁症”,出来的链接和案例数不胜数。

    让魏晋记忆深刻的是一句话:患抑郁症的人,自杀率平均为百分之七十,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病。

    “贾晓珠肯定受了严重刺激才要自杀,否则怎么会半年都需要有人看护!”

    魏晋突然想起:“上次让贾晓珠父母来BJ解决问题,贾长征答应说要来,怎么至今连句话都没有呢?这俩当家长的真是放心!女儿有这种精神疾病,不闻不问,出了问题谁负责?不行,说什么也要让她父母过来。”

    魏晋又给贾长征打了电话。

    但这次,贾长征的态度,和上次完全是一百八十度:“魏晋啊,俺们家这条件,来回的路费多贵啊,再说也没地方住啊。”

    魏晋说:“这不用您二老考虑,哪怕坐飞机来,我都给报销,期间所有开支我都负责,我车接车送,只求你们来,哪怕来一个。”

    贾长征不正面回应,只是避重就轻:“魏晋啊,闺女给咱们都说了,你们就是闹点小矛盾,没大事,你们还是好好过日子啊。”

    魏晋一看贾长征这个无所谓的态度,有点生气,干脆挑明:“那2008年贾晓珠闹自杀的事情,你们知道不知道?”

    贾晓珠的母亲在一旁大声说:“你可别胡说,那年我们根本没去过BJ。”

    魏晋也没客气:“你女儿给我发短信都承认了,你们要看吗?她的同学和朋友都说你们来住了半年,你们还瞒?来BJ看女儿,再平常不过的事,你们都不敢承认吗,你们不觉得越是遮遮掩掩的,越有问题吗,让你们说点实话怎么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