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瓶中大明:开局让嘉靖下跪太庙 » 第十二章 被敲诈了

第十二章 被敲诈了

    林余的心有些燥动。

    进入青天瓶这么久,终于有区别于电视剧主线剧情的“支线”任务了。

    这也是“干涉”到了瓶中世界运转的证明。

    可是,该怎么救齐大柱呢?

    他作为“天尊”,总不能真去审案去,凭空降低位格不说,还不一定审的明白。

    说到底,还是要靠胡宗宪。

    哎,令使还是太少,所有的事,都要同一个令使去办,有些麻烦。

    而且,此时此刻,胡宗宪不向他祈求,他还真找不到人。

    他也不敢退出青天瓶,生怕再进来的时候,齐大柱已经人头落地了。

    等吧。

    等着电视剧开演。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林余眼前景象一变,果然转到了胡宗宪那里,依旧是总督府内堂。

    此刻,胡宗宪正在看一封奏疏,眉头紧皱。

    片刻后,房间内又进来一个人,是裕王派来的总督府监军谭纶。

    谭纶一出现,焦急说道:

    “部堂,部堂,听说奏疏批回了?上面给我来信了,京里的事我都知道了,他们对你有说法,你想知道吗?”

    胡宗宪平静答道:

    “不想知道。我想总督府你就不要待了,准备一下就走吧,到戚继光那里当监军去。”

    “我不会走,”谭纶坐到椅子上,继续说道:“我也不能走。真到了朝廷追究的那天,我谭纶在,就没有你胡汝贞的罪。”

    胡宗宪脸上露出笑容:

    “哈哈,都十年过去了,你谭纶还是没有长进。我明白告诉你,我胡宗宪没有退路,也没有什么可变,更不需要你顶我的罪。”

    林余在天上看着,目光奇异,原来,胡宗宪对自己的失势,早有预料。

    那封奏疏上京时,他可能还抱有一丝希望。

    如今批示回来了,他的这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小阁老觉得他投靠了裕王,皇上连看都没看就把奏疏转给了内阁处理,可内阁是阁老、小阁老当家,如今内阁的批示怕是不会好看。

    终究,胡宗宪的天上只有一片云,这片云就是严嵩、严世蕃。

    裕王,帮不了他。

    谭纶的脸上有些落寞:

    “看起来,还是他们知人,我就不该来。我如果不来,你尚且有严阁老的退路。”

    胡宗宪没有什么抱怨,平静说道:

    “你说的是裕王身边那几个人吧,徐、高、张,那就恕我直言,他们也不过高谈阔论,书生而已。你谭纶来,我这样做;你谭纶不来,我也会这样做;你谭纶明天走了,我胡宗宪还会这样做。”

    “因此,用不着谭纶你来劝我怎么做,更谈不上,你谭纶事后来替我顶罪。”

    “朝廷都知道,我是严阁老提携的人,可你谭纶,还有朝里那些清流,为什么还会看重我,就是因为我胡某,在大事上,从来上不误国,下不误民。”

    “你们都自以为知人,自以为知势,可是有几个人真知人知势的。就说眼下由改稻为桑这个国策引起的大事吧,那么多人想利用这个机会兼并田地,浙地立刻就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有了田地。那么多没田地的百姓,聚在这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今年不反明年不反,后年再后年,必反!到时候外有倭寇内有反民,第一个罪人就是我胡宗宪,千秋万代我的罪名都会钉死在浙地。”

    “你来与不来,我都不会让他们这样干。你来,无论想劝我还是想帮我,都只有一个后果,党争一起,把大局给搅砸了。”

    “年初朝廷议这个国策的时候,裕王府的那些清流要是真想阻,就不该让这个国策落到浙地。说到底,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行他们自己的事。”

    “现在党争一起,我说的话,比如把今年完成改稻为桑的方案改成三年做完,上面不会听了,也不会让我做了。”

    “浙地,完了。”

    林余听着,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每当国家要推行一个政策的时候,到达地方必会变本加厉,这样一来,与民为利的政策反倒变成了某种“权力”,反而损害了百姓。

    就比如,朝廷限期一年要完成改稻为桑的国策,就算不按照胡宗宪所说的“一年改三年”,也未必不能完成。

    首先,官府要先让利,表明实施国策的诚意。

    要么补偿;要么先给百姓发放足够的口粮;要么采用折中的方案,例如每家先改一半田地,留一半田地,起码不至于饿死。

    现在呢,官府什么准备也没有。

    而且,明明可以六月份收完早稻之后再种桑苗,时间上是仓促了些,但既符合农时,也保住了半年收成。

    可刚过春天,官府就开始踩踏青苗。

    这分明就是要人为地制造荒年,推动丝绸大户们兼并田地。

    大明就是在官不为民,民不信官的漩涡中,一步步亡了。

    谭纶走后,内堂中只剩下胡宗宪一个人。

    林余在天上,朝他说道:

    “齐大柱之事,讲明原委。”

    他没有问胡宗宪知不知道齐大柱的事,因为他认为,胡宗宪必然知道。

    齐大柱是天尊青铜令使这件事,是他当日当着许多百姓的面亲口说出的,饶是给淳安县令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擅抓。

    所以,这件事必定是禀报过胡宗宪的。

    胡宗宪正坐在椅子上出神,脑海中猛地响起声音,他刚要下跪,突然想起来天尊颇为厌烦这些俗礼,索性站起身,只俯身微躬致意。

    “天尊,此事我已知悉前因后果,未得天尊指示,没有定罪,只是在县衙关押。”

    林余不由点头,这胡宗宪办事,确实让人舒心又放心,说道:

    “以后每日的巳时(9-10点)和酉时(17-18点),你可向我祈求,祈求格式是【万界之上的青天天尊啊,您忠实的令使,向您祈求】。如果有事,可在祈求里一起说明。”

    胡宗宪听了,低声重复了一句,顿时脸皮火烧一般,说不出的别扭。

    可他还是用心记住,唯恐错漏了一个字。

    重复了三遍之后,他又说道:

    “齐大柱之事,源于纺织大户们的贪婪。”

    “他们既想要使用多锭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又不想缴纳专利费,所以想出了利用齐大柱的法子。”

    “齐大柱是天尊您的青铜令使这件事,浙地百姓皆知。商人们派出了一个卒子,把仿制机子的办法漏给了齐大柱,齐大柱本就是桑农,他老娘也做些纺纱织布的活计补贴家用,所以,他就制造了一台纺纱机,一台织布机,均未铭刻‘华夏’商标,更未缴纳专利费。”

    “后来,商人们把齐大柱举报给了淳安县县令,县令不敢做主,就报到了我这里。”

    林余恍然大悟,也不由得为那些商人的计谋喝彩。

    商人们可不知道这两种机子就是天尊遗留,更不知道背后的支持者是胡宗宪,所以推出了齐大柱这个天尊青铜令使做靶子。

    如果官府敢治齐大柱的罪,那商人们就老老实实缴纳专利费;

    如果官府不敢治齐大柱的罪,那他们就可以照葫芦画瓢,放心大胆地仿制,不用缴纳专利费了。

    这世上,还真没有比齐大柱更合适的人选了,看似一普通桑农,可隐形身份极高,但本身脑子简单,好摆弄。

    如果不是碰巧又转回到了林余这里,怕是就算胡宗宪,也不敢真对齐大柱怎么样。

    想明白了原委,林余问道:

    “此事幕后的人物是谁?”

    胡宗宪叹了口气,说道:

    “不敢欺瞒天尊,是浙地的布政使、按察使和织造局总管太监。”

    “他们收了商人们的银子,答应帮商人们出头;他们又找到了我派出的负责此事的人,强行要收取所得专利费总额的90%,否则就要在浙直两地禁止这两种机子流通。”

    好家伙!

    两头吃!

    还这么没有吃相!

    90%,他们是怎么敢提的啊!

    林余只觉见过贪婪的,没见过这么贪婪的,抢别人家肉吃,只给别人家喝汤。

    胡宗宪继续说道:

    “我的手下回禀了我,我去找了他们,对他们说了这是我的生意,他们才改了口。”

    哼,看他们谁还敢伸手。

    官大一级压死人。

    林余松了口气,事情该到此为止了。

    胡宗宪苦笑道:

    “他们降到了30%,我只答应给他们10%,最终此事作罢。”

    林余瞪大双眼,像是听到了不可思议的事。

    妈的,我一个天尊,你一个浙直总督兼浙地巡抚,竟然被布政使、按察使和一个太监敲诈到了。

    胡宗宪继续说道:

    “我不敢动天尊库存,所以把我所占的那份20%,答应划拨一半给他们。”

    “若不如此,他们必会把此事上报给小阁老和皇上,到那时,便是一成也保不住了。”

    胡宗宪说到这里,停住了,可林余顿时明白了他没说的。

    如果天尊肯出面,就能保住十成。

    哪怕皇上,也不会触怒天尊。

    但如果,天尊不想出面,那这10%必须得给。

    林余暂时还不想出面,更不想招惹嘉靖帝,免得被他针对。

    他当然可以显示威能,甚至一巴掌拍烂整个大明,但瓶中大明的发展是与外面的世界息息相关的,谁知道到时候会有什么不可预料的变故呢?

    也许瓶中大明毁灭了,外面的世界也会天灾频发,祸乱不断。

    他不敢赌。

    他曾以为,他有天尊身份,足以跳出局外。

    但没想到,只要他想做事,就得守规矩。

    这狗屁大明。

    无论皇上,还是官员,都他妈的死要钱。一说赚钱,就会盘剥百姓,别的就不会了。

    想通之后,郁闷消散了七七八八,林余说道:

    “胡宗宪,此事你做的很好。我会再划拨给你10%的份额,作为你的补偿。”

    “另,齐大柱之事,你准备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