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瓶中大明:开局让嘉靖下跪太庙 » 第四十一章 镜阁吃饭

第四十一章 镜阁吃饭

    吕离愤怒了。

    一个凭借总督府关系坐上管事位置,刚刚连琉璃制作工艺都还要问他的年轻小子,一转眼,竟大言不惭,要教他如何制作琉璃了。

    加纯碱?

    狗屁!

    老祖宗们怎么不加?

    难道他们都还不如一个年轻小子熟悉琉璃制作么?

    莫非以为他跟赵士祯那个十三岁小孩似的,整一大堆新鲜词,就能唬住他?

    正好,借着做温度计的机会,他非要让这位新任管事栽个大跟头,好好丢一回人不可。

    也让这小子明白,匠户,也不是泥捏的,也还有三分脾性呢。

    林余说完烧制钠钙玻璃的制作工艺,眼见天色已晚,倡议道:

    “我初来乍到,今天算是与各位部长的第一次熟悉,趁这个机会,我想在镜阁做东,宴请四位部长,不知你们是否有时间赏光?”

    陈国保四位部长顿时面面相觑。

    按照前任管事的规矩,所谓宴请,其实就是索贿罢了。

    宴席上,他们交出自己一个月的薪俸,作为孝敬。

    甚至,林余这个新任管事,比那位前任管事更狠,竟要在镜阁请宴席。

    要知道,镜阁就在钱塘门外,酒楼牌匾更是由与唐伯虎等并称“四大才子”的文徵明亲自落笔题就。

    他们没有去过镜阁,听说那里的一道菜就要一两银,一壶酒要三两银。

    结账的时候林余是不会掏钱的,不还是得他们四位部长凑么。

    凑不要脸!

    四位部长心里苦,可好不容易当上了部长,实在不敢拒绝。

    哎,一顿饭钱加上贿赂,两个月的俸银就当喂了狗吧。

    一旁静思的赵士祯闻言,也高兴喊道:

    “师傅,我也想去,我还没在镜阁吃过饭呢!”

    林余自然答应,他本就是为了促进上下级感情,才临时起意这场“团建”,人越多越好。

    明日,再去宴请织工部的几位部长,轮流来。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杭州府风华,时人这样评价:

    “当今天下,浙为诸省首,杭又浙首郡,东南一大都会也。”

    简称:大明魔都。

    一行六人到达镜阁,天色已近傍晚,过了饭点,在店里吃饭的人不算多,只坐了约有三分之一。

    店小二高兴地迎出来,眼尖的他上下打量,却见其中五个穿的都是粗麻衣服,唯有中间一位俊俏公子,身穿绫罗。

    五人围着中间的公子,态度恭敬;那位公子却也很是客气,言笑晏晏。

    一时间,绕是见多识广的店小二,也有些摸不准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若是少爷与家丁,公子断不会这么客气;

    若是同行的朋友,穿着不该相差如此之大。

    该不会是眼前的公子强撑面子,买了好衣服,带着一帮子穷朋友来镜阁摆阔来了吧。

    啧啧!

    林余并不知道店小二的心思,径直问道:

    “有包间么?”

    店小二立刻摇头,笑着回道:

    “公子,您来的不巧,包间刚满了。要不我给您安排二楼窗边雅座?还能远眺钱塘江景呢。”

    林余微皱眉头,但也没说什么,点头应了,跟着店小二上了楼。

    刚一坐下,一问点什么菜,陈国保五个都齐齐看向林余。

    林余抬头问道:

    “有菜单么?”

    店小二一愣,旋即意识到,这六位不是经常上酒楼的常客,所有没有自己惯常爱吃的菜,否则也不会索要菜单。

    他一甩毛巾,笑道:

    “这位公子,您要看菜单,可得到一楼去。我们店里所有的菜,都在木牌牌上挂着呢!”

    林余懒得下去,直接说道:

    “那你全背一遍吧!”

    “啊?”店小二傻了,店里一百多道菜,他要全背一遍?

    可要是不背,这几个五大三粗的,一看就甚是粗鲁,少不得又是事端。

    他赔着笑脸,说道:

    “公子,我给您推荐几道。要说我们镜阁……”

    林余身体往椅子靠背一躺,右手食指有节奏地轻敲桌子,脸一扭,并不搭腔。

    店小二脸色微变,顿时意识到自己惹了麻烦,只得闭眼大喊起来:

    “割烧鹅、割烧鸭、割烧鸡、割烧猪、割烧羊。”

    “托荤万年青、托荤奶汁肠、托荤糖醋鱼、托荤香豆腐、托荤米粉肉。”

    “螳螂、驼峰、黄鼠、白鳖、鹑鸽、”

    “烹龙肝、炮凤髓、煎麟脯、炖燕窝、灼熊掌。”

    “……”

    “哎哟,这是怎么了呀?你个没眼力见的蠢东西,还不滚下去。”

    店小二刚背了三分之一,从一楼传来一阵铃铛声,甚是清脆悦耳。

    林余扭头去看,却见从楼梯口走过来一个头戴翡翠钗,身穿大红襦裙,手腕上系着一串青铜铃铛的女人。

    女人一出现,一把揪住了店小二的耳朵,把他骂跑了,这才笑脸盈盈地说道:

    “敢问公子,可是要点菜?”

    林余点头,说道:

    “我初来杭州府,从未未吃过杭州菜,你推荐几道吧。”

    赛西施轻“嗯”了一声,这才笑着说道:

    “看公子长相俊俏倜傥,身高七尺有余,哎哟,真不知要引动多少少女情思呢。

    您是外省来的贵客,妾身就给您推荐几道本地土味吧。

    首先是三道本地名菜:西施乳、叔嫂鱼、东坡肉。

    其次是三道海边鲜味:香煎鲥鱼、鱼翅泡饭、酥油鲍螺。

    最后是三道下酒凉菜:烧猪头肉、银鱼干、拌海蜇。

    酒的话,金华酒如何?

    哦对了,现在虽不是吃蟹的最好时候,但六月黄也算吉利。公子若不嫌弃,权当尝鲜,算是妾身招待不周的赔礼。”

    西施乳、叔嫂鱼?

    这是什么菜?

    淫菜?

    林余思维发散起来,已经脑补了一篇一万字小故事了,忍不住问道:

    “老板娘,这西…额,算了,当我没问。”

    赛西施一瞧,立即会意,笑道:

    “公子问的是西施乳吧?

    不怪公子疑问,这名字别处可听不着,算是本地熟客们对妾身手艺的褒扬了。

    妾身未曾出嫁之时,善烹河豚,河豚汤汁乳白,香味扑鼻,犹如女子玉峰。恰巧妾身那时还有一些姿容,有赛西施的外号,所以这道菜就被叫做西施乳了。”

    河豚?

    河豚有毒,剧毒,非蛋白质类神经毒素。

    古代是无法识别河豚毒的,哪怕是现代,要想验河豚毒素,也非得上精密的分析仪器不可。

    明代有本杂书《五杂俎》,作者是杭州府人,里面记载了一个不知是真是假的验证方法:

    【取胭脂,染河豚汤,河豚汤不变红,就是有毒,变红则无毒。】

    这种验证方法应该是假的,否则怎么都会流传开。

    但林余前世可没喝过河豚汤,更没拿胭脂试过,哪怕明知大概率为假,心里还是痒痒,起了莫大的兴趣。

    他掏出一锭银子,递给赛西施说道:

    “老板娘,帮忙买一盒胭脂来,我有用处。”

    赛西施拿了银子,也不多问,自行离开了。

    铃铛声刚消失在楼梯口,林余对面坐着的赵士祯噘起了嘴,不忿道:

    “师傅,徒弟有一事想问。”

    林余以为赵士祯找到了“空气受热会产生压力”的事例证明,点了点头。

    赵士祯却起身,先是朝林余一个躬身,然后才说道:

    “师傅仗势欺人,让店小二背那么多的菜名。

    可见了漂亮老板娘,又和颜悦色起来了。

    前倨而后恭,这实在不符君子之道。

    徒弟想问师傅,您刚刚为何要刁难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