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瓶中大明:开局让嘉靖下跪太庙 » 第四十五章 抄家(二)

第四十五章 抄家(二)

    抄家的主意,是林余出的。

    所以这逼人上吊的责任,他得负一半。

    他当时只是…只是觉得,抄家可解胡宗宪之危,所以就出了这个主意。

    可此刻亲眼目睹抄家的惨状,又有些忍不住扭过了脸。

    如果不出意外,府邸里的这些人,凡在三族以内,男的会被砍头流放,女的年轻的会被充入教坊司,年老的会被充作仆役,实在没有劳动能力的,会被扔在街头活活饿死。

    真可谓,落了片白茫茫真干净。

    林余心里不停想着“他们活该”、“他们活该”,愧疚感才稍稍缓解。

    当日毁堤淹田之时,他看着淳安、建德两县百万生民的惶恐不安,真恨不得郑泌昌何茂才之流,横死街头,全家暴死,才能解心中闷气。

    可此刻亲眼得见,两府之中,老人摔跤、小儿啼哭、男人上吊、女人自戕,又忍不住心生怜悯。

    林余强逼自己转回了脸,硬生生看着两府惨剧,心中顿时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就是现实。

    没有对错。

    无论他看或不看,这样的悲惨,每天都在这片大地上重复。

    今天是官宦富贾人家,明天是市井小民人家,后天是流离失所人家。

    能被他看到,本身就是一种“幸运”。

    他要多看,多听,才能不误事,不误人,不成为瞎眼天尊。

    胡宗宪此时已经抵达府邸门口,一声令下,腰间挎刀,手持火把的戚家军兵撞开了大门,鱼贯而入。

    有作丫鬟小厮装扮的人想冲出来,被军兵们掏出的利刃一吓,登时瘫在地上,磕头告饶。

    他们被推搡着回到院内,与此同时,另一些军兵们闯入前院、后院、花园等地,挨个房间搜索,把找到的人,无论男女老幼,统统赶去前院集合。

    至于找过的房间,贴上封条,等待财产清点。

    负责统计的总督府官员坐在院中不知从哪里搬来的书桌前,摊开一本几厘米厚的空白账册,开始进行登记。

    所有人都被集中在前院里了,一时间哭哭啼啼一片。

    他们被分成一排一排,然后有军兵上前,开始搜身。

    男的就无所谓,哪怕是头发丝、屁股沟里都甭想夹带任何财物。

    女的先是手、胳膊、亵衣乃至脐腹以下,顿时有喝骂拍打声响起,然而回应她们的只有一记重重耳光。

    林余在天上看着,微微皱眉。

    胡宗宪,这就是你带的兵?

    既然早知道要搜身,干嘛不找些女人来。

    刚想到这里,他恍然明白,这些郑府女眷,从十多岁到三十多岁,抄家之后,都要被送到教坊司去,又何必多此一举。

    至于男人,连被送到教坊司的资格都没有,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终日受苦役而死。

    《红楼梦》中,贾府抄家可谓是“君恩浩荡”了,连贾宝玉都不曾砍头的。

    不过也难怪,听说历史上康熙皇帝抄家是出了名的,光他一朝,就抄家三百多次,不为惩治贪官污吏,只为求财,所以阵势就不如前朝严苛。

    这叫可持续性地竭泽而渔。

    贪官贪的越多,康熙就抄的越多,万一杀得人头滚滚,贪官不敢贪了或者鱼死网破,可如何是好?

    像大明崇祯皇帝,就是不敢抄家,前线缺饷时,他向周皇后生父,也就是自己老丈人借钱,老丈人给了他2000两。

    后来李自成进京,刘宗敏拷打文武百官,光从周老丈人一家,就抄没300万两,京中文武百官一起,更是高达7000万两,比崇祯时大明两年的税赋加起来还多。

    抄家之利,比搜刮泥腿子们,多太多了。

    搜完身后,便是财物统计。

    除了显而易见的金银珠宝、古董珍玩、丝绸绫罗,还有不易查找的田地契、店铺契、住宅契。

    这些“不动产”的契书,如果没有真切的凭据知道,极易隐藏。

    不说携带在身上,往不知哪个犄角旮旯一埋,风头过后再去挖出来,又能东山再起。

    戚继光看着椅子上两鬓已有微微斑白,眼中已有根根血丝的胡宗宪,说道:

    “部堂,抄没繁琐,府中财物怕是到天亮都统计不完,您要不先去休息,我来盯着。”

    胡宗宪摇摇头,问道:

    “杨公公可有派人前来?”

    戚继光脸上满是疑惑,咱们抄家,他派人来干什么?

    正想问,府外有一总督府亲卫跑过来了,禀报道:

    “部堂,门外有一个叫沈一石的,说是有大事求见。”

    胡宗宪摆手:

    “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沈一石在前,身后还跟着四个小厮,四个小厮每两人抬着一个大木箱,走了过来。

    沈一石这次却没穿什么粗麻衣服,而是一身深蓝官袍。

    官袍与常见的不同,乌纱帽上没有翅膀,胸前补子上没有花纹图案,似是特制的一般。

    他见了胡宗宪,也不是作揖,而是下跪喊道:

    “沈一石,拜见胡部堂。”

    “干爹让我过来,协助部堂抄没。”

    胡宗宪径直说道:

    “打开吧。”

    沈一石起身,一抬手,从袖袋里摸出一串钥匙。

    他找到其中两个钥匙,分别开了地上的两个大木箱。

    大木箱里,竟是满满的账册。

    林余在天上看着,不消多猜,便已知道了。

    这些账册,大概就是这些年郑泌昌、何茂才的贪赃账册。

    光从沈一石这里贪的,竟都各记了满满一大箱,真是蔚为壮观。

    郑泌昌府邸里的男人女人,原本还吵吵闹闹哭哭啼啼的,看到了箱子中的账册,竟有刹那间的寂静。

    至于为什么沈一石会“自瀑其短”,应该跟今天傍晚两人相见时他说的“杨公公已找胡总督解释过了”有关。

    胡宗宪、杨金水两人为了银子,竟合力了。

    这也代表着,这次抄家,宫里是支持的。

    所以沈一石才会穿着“官袍”前来,他代表的是织造局。

    林余看过《大明王朝1566》,他还记得,沈一石并无品阶,他的这身官袍,是办事得力,杨金水特地从宫里请下来的。

    特事特办。

    所以沈一石见胡宗宪,特地用了跪礼。

    大明时,除了太祖皇帝那几年,后面又恢复了汉王朝特有的作揖礼。

    百姓见官,要避让,但不用特地下跪,也不喊“大人”,一般喊“老爷”。

    反而是官员见官员,若是平阶或者品阶相近,也作揖礼。

    但若是品阶差的较多,例如五品下的见到一二品大员,就需要下跪。

    沈一石如此郑重其事,显然也是要表明,自己是织造局的人,望胡宗宪能抬抬手,放他一马。

    林余看着沈一石,心里陡然涌出一个不损人但利己的合作,当即意识回归到工造司后院,起身朝郑泌昌府邸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