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瓶中大明:开局让嘉靖下跪太庙 » 第七十四章 何为赈济

第七十四章 何为赈济

    芸苑。

    官员们已经离开,五位“天下第一商人”被留了下来,战战兢兢地等待林余开口吩咐。

    林余让沈一石给他们上完茶,这才和煦笑道:

    “自古官商同心,才好做事。

    五位财神爷,林某正好有几件事相求,还望你们能够相助。”

    五位商人顿时面面相觑,不知为何,此刻林余低眉顺眼的姿态,比刚刚林余嚣张时更加令他们害怕。

    他们不由得齐看向沈一石,眼神里满是恳求之意,望他这个中间人能从中柔和两句。

    我又如何?

    他根本就不是原来的他了,原来的他,沉稳却狡诈。如今的他,鲁莽又嗜杀。

    沈一石对于成了“中间人”这事,颇有点无可奈何,又有点忐忑不安,此刻也只能硬气说道:

    “林参将,你有事直说便是,何谈相求呢,我们答应。”

    林余眉头一皱,一副不高兴模样:

    “沈兄,你怎么也如此生疏说话了,咳,要知道,我刚刚所做,可都是为了咱们将来的合作啊!”

    五位商人听着这话,心里跟吃了苍蝇似的,陡然看向沈一石,心中又恶心又惊骇。

    羊入虎口,为虎作伥矣!

    哼,怪不得…怪不得如此紧要事,不在总督府衙门,而要在芸苑进行,既能麻痹他人又能照样行事。

    合着,今晚的事,都是你沈一石与林参将阴谋……

    咦,不对…

    应该是织造局与总督府奉旨而为。

    早就听说,胡部堂投靠了裕王,如今看来,确实如此。

    皇上显然已经不信任严首辅了,要借改换门庭的胡部堂之手,清理严首辅在浙地的所有门生故吏,给裕王一派腾位置呢!

    也怪不得,这位林参将如此胆大妄为,四品大员的独子说杀就杀,明日更是要杀得杭州官空,这是奉皇上令,欲效仿酷吏行事?

    五位商人心中丝毫没有得见秘密被揭开的惊喜,反而有种撞见上司情事的尴尬与恐惧。

    只是,这样的机密事,林参将为何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特地”说给他们这些商人们听,莫非他觉得大事已成,不必顾忌更多?

    对了,林参将说,要向他们“求”几件事。

    看来无论多艰难的事,他们都得非答应不可了,否则焉还有得活?

    沈一石脸色大变,忙跟五位商人解释道:

    “林参将的意思是…是…你们知道的,我们前几天刚合作了水天衣的生意,与今日之事…无关。”

    五位商人齐齐点头,既敬且畏地谄媚笑道:

    “沈老板,我们懂!我们懂!自此以后,咱们浙地商界兴衰的重担,还得靠沈老板多多担负呀。”

    沈一石不由一怔。

    多年夙愿,一夕达成,可他心中竟无多少欢喜。

    浙地商界,终于肯承认他这个外来的“苏州佬”了。

    呵,连杨公公多年都未能做到的事,林余只用了一招“杀鸡儆猴”,便“杀”得他们闻风而投了。

    虽然这种“闻风而投”,心里是极不情愿的。

    沈一石心里狠骂了林余一万遍,为何要拖他下水,这样的“投靠”,无异于墙头草,随风倒,又有何用!

    但他突然意识到,从他今晚开门迎林余和沈信入芸苑的那刻,其实就已经在贼船上了。

    林余不过是在点醒他而已。

    醒悟后,他恍然意识到,或许也有除了成为“商界老大”之外的,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当他把自己当成林余“杀官”的共犯,甚至明天还要帮林余杀更多的达官贵人之后,毁堤淹田曾带给他的惊惧与愧疚,刹那间烟消云散了。

    若是明天之后还要被害死,仿佛也添了一种“壮怀激烈”的自豪。

    从此以后,他又是个“人”了。

    沈一石悲叹一声,拱手弯腰大拜了一拜,认真说道:

    “林兄误会了,沈某…不是客气,只是还未能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新身份?

    什么身份?

    林余从沈一石的话语姿态里,感受到一抹沈一石身上从不曾有过的“豪迈”。

    这股豪迈,让沈一石整个人都显得真诚了。

    所以,管他什么身份呢!沈一石,被他一逼,倒逼出一股真诚来,怀着这股真诚,选择了站在他这一边。

    林余之所以选择“强”杀宋长柏和蒋云秋,60%是出于自己私心,30%是为了更好平复民乱,10%还就是他所说的“咱们的生意”。

    十天前,沈家绸庄初卖水天衣,被乞丐堵门闹事。

    他让沈一石重找了一批乞丐进杭州城,想要搞乱整个杭州商界,从而浑水摸鱼,谁知,以宋进勇为幕后黑手的,蒋云秋代为执行的,他们找的乞丐都被抓到了衙门里。

    但今日之后,宋进勇再无力插手,钱良元自身难保,五位“天下第一商人”更是吓破了胆。

    按察使司衙门、知府衙门和浙地商界的同盟联合,被顺手攻破了。

    水天衣的生意,可不就能又捡起来了嘛。

    他轻咳一声,又朝沈一石和五位商人说道:

    “乱世出英雄,盛世出商杰,浙地商业的繁盛,离不开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

    远的不说,就说宁波府的倭寇之乱。昔日宁波市舶司开时,其繁貌盛景,甚至远超杭州府。可今日呢,沦为战场争锋地,百姓十室有九空,哪还有原本模样?

    所以,这杭州民乱平复的益处,不独官府享受,商人亦有享受。”

    五位商人一听,哪还能不明白意思,当即说道:

    “我们回去以后,就开仓放粮,救济织民;筹借银子,以作奉献。”

    沈一石等五位商人争先说完,心中略微不快,看来他们还不适应自己头上有个“老大”啊。

    这老大的权威,终究不能借他人来立,还要他自己足够恩威服人。

    他当即说道:

    “沈某自幼家贫,全家只靠一份种地营生作活。

    但遇着灾荒年,大户们高价卖粮,低价买田,农家便不得不失掉土地,从此沦为流民。

    由此可见,相比金银粥食,一份营生或许更加重要,更能避免流民丛生,杭州愈乱。

    沈某在浙地现有的百多座织坊、绸庄、茶行,愿再多招收两千名乱民为伙计,相助林兄平复此乱。”

    林余眼睛一亮,他正是这个主意,当真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其余五位商人却面露苦色,根本不愿跟进。

    当初之所以辞退这些织工,一是生产工艺改进了,不需要这许多工人;二是今年地里新产的生丝几乎全为织造局所得,他们没米下锅,只得辞退工人。

    如今又要他们招回去,那还不如直接让他们破产呢!

    林余等了一会儿,见无人再说话响应,顿时明白了五位商人的真实意思。

    这是…不愿再招人了。

    他可以通过杀人逼迫官员们就范,因为真的有用。

    但要是想通过杀人逼迫商人就范,怕是只能救一时之急,时日一长,商铺入不敷出,还是要倒闭。

    所以,他得想个办法,解了商人们的后顾之忧。

    这个办法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