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将门嫡女入居朝堂 » 第035章:孤军必勇

第035章:孤军必勇

    “这毒…”

    屋檐下的我停住了脚步,心中隐隐作痛。

    我娘中毒这事,我是知道的。

    我娘假死脱身后,我爹就迫不及待的把压着我娘的小妾抬了上去,两人得意忘形,把下毒坑害我娘的事情说了个清楚。

    我也不是个吃素的,我偷摸瞧了两眼医书,找了味堕胎的药,悄悄混在了她的吃食里。

    那是我第一次办坏事,下手没轻重,弄了个一尸两命。

    我怕我爹找上门,吓得待在被窝里不敢出去。

    池滢以为我是为我娘的事情伤心,一边流着泪一边安慰我。

    我等了两日,没有等来我爹的鞭子,只等来了一桩闹剧。

    那小妾死后不久,家里的管家便疯了,逢人就说:“我的表妹,我的儿子,没了。”

    这事洋洋洒洒闹了几日,以我莫须有的克五亲一事结了尾。

    大家族在乎名声,女儿家也在乎名声,祖母只想着自己的脸面,却未想过我日后怎么嫁人。

    我爹颓然了些时日,便又在女人堆里活了过来,我瞧着他新纳的青楼女子,面容与我娘有八分像时,只觉着恶心。

    他还朝那青楼女子喊我娘的闺名,给她梳头、画眉,尽量把她装扮成我娘的模样,自己眼瞎就罢了,还让我认。

    我娘那般女子,饶是清白家的贵女,也配不上,何况一个万人爬的,也好意思让我喊她娘!

    “你糊涂就糊涂,莫要带上我,我担不起这份殊荣。”

    我爹喝得醉呼呼的,宝贝的抱着那女子,杨手就要打我。

    我梗着脖子,声音奶奶的却半分不服软,全然不像个六岁的孩子,“你若想打便打死我,你不打死我,我便让她下去陪我娘。”

    我说完这话不过两日,那青楼女子真的身亡了,但不是我动的手,那一夜我爹没在,是我祖母收拾的现场。

    后来听府邸里的下人私下念叨,说是那青楼女子喜欢的是一个穷书生,为了心上人科举凑银两,才委曲求全嫁给了我爹。

    两人借着我爹去给我娘上坟,偷偷幽会被我祖母撞见了。

    我祖母是个好面子的,生怕事情蒸发,无法收拾,当即支开我爹,端着药碗上门,把那青楼女子毒死了。

    然后一番自导自演,把我送到了太福寺祈福,给我爹又寻了个长得很像我娘的良家小姐。

    不用成天看他们卿卿我我,我也乐得自在,在山上过得异常舒坦,否则怕是我手上又要沾染一条人命了。

    听着我娘在里边咳,我也不知道怎么的,脚不受控制的闯了进去,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无理,“娘,莫怕,孩儿在呢。”

    这是我娘成为我的舅母后,我第一次这样握着她的素手,她羸弱的像是一阵风,让我不敢抓太紧。

    越是这样想,我心里越难受,却还是得装得轻快些,莫要让眼泪伤了这景。

    我义舅让人退了出去,屋子里就剩下了我娘俩个。

    她说,“言儿,娘对不住你。”

    “娘没有对不住孩儿,是孩儿不好一直与您置气,白白荒废了几年光阴。”起初我不喊她娘,是怕自作多情,后来不喊,是没有机会。叫惯了舅母,突然来一句娘,未免太过煽情了些,可此时我不叫,怕晚了,她到了九泉下心里难受,“娘孩儿真没怪过您,您和义舅为孩儿做的事,孩儿都知道,只是羞于表达,当做没瞧见罢了。”

    我娘许是解开了心结,当天夜里就走了,那件为我逢了一半的嫁衣还在她的床头放着。

    “小姐,烧它做甚,这可是…”

    我当然知道,这是我娘留给我的念想,不过这一半终究是遗憾了些,“斯人已去,留它做何。”

    这话刚落,军中一片哗然,我这眼泪还没落下,便开始分析起了战局。

    狗皇帝不亏是狗皇帝,是真的狗,扒了我娘的棺材,等着我义舅去讨要。

    我义舅自然是要的,只是这“护国军”却动不得,但凡我义舅敢动一兵一卒,言官都得把他骂死。

    宋仁德这个狗皇帝,在别的地方不见得有这脑子,算计起人来却是堪称一绝。

    蛮夷侵扰边疆,用计掳走我娘的尸体,给我义舅传话让他只前去谈判,而那信上的字迹,却是宋仁德。

    宋仁德的一番操作,架得我义舅进退两难,你们说毒不毒。

    “护国将军爱妻如命,不顾战况只身谈判被刺杀。”多好的京都头条。

    蛮夷易守难攻,侵扰南境多年,否则我义舅也不会一直守在这。

    为了一具凉透了的尸体,没有准备就带着人去打,和千里送人头没什么区别,传回京都怕是百姓的唾沫星子,都得把我义舅淹死。

    “孤军必勇。”

    屋子里的人齐齐朝我看了过来,我晓得义舅不会不去,也晓得他不会用护国军,他只是想找个由下去陪我娘,他也知道我这话是在成全他。

    军中自然有人反对,“国不可无君,闻军也不能没有主心骨啊!”

    这人话说的好听,后来朝我义舅放暗箭的时候,可真真是一点没手软。

    “护国军是镇国之军,不是闻家的私兵,用不得。”我一句话怼得他哑口无言。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我义舅比我懂。

    “我不过是将军的义子,若非小姐垂青也不会统领闻军多,现时也是还回去的时候了。“义舅说着单膝下跪,恭恭敬敬的将狗皇帝梦寐以求的虎符奉了上来。

    屋子里的人吃惊不已,纷纷将目光全转向了我这个十四岁的毛丫头身上。

    我收这干嘛,推脱道:“侄女相信义舅定会凯旋而归。”

    这虎符我没收,义舅也没再给,至于到底它去了哪里,至今是个迷。

    我义舅要去陪我娘,但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用自己的命想替闻军谋个出路。

    他一早瞧出了这事有蹊跷,顺着狗皇帝的意,做了个局把各路眼线都揪了出来,又用虎符把人离间成了两拨。

    回忆到这里,我不禁暗骂:“这些狗皇帝,算计死了我外祖父,又算计我大舅舅,还算计我娘,把正经的闻家人算计没了,又来算计我义舅,宋君这做梦都想收复兵权的架势,天下怕是无人不知。”

    好在被劫走的,是个细作的尸体,我娘一早下了葬,除了我义舅没有人知道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