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将门嫡女入居朝堂 » 第064章:安分活着

第064章:安分活着

    十六岁的杜若,老道的指挥着众人,一下子便安抚住了,大家不安的情绪。

    孩子在两个时辰后,顺利出世,是个男孩。

    闻向一眼没瞧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吓得惊慌失措,拉着汀婷的手哭道:“不生了,再也不生了。”

    闻拾是早些年,汀婷以为自己不会怀孕,从旁处收养来的。

    守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汀婷一直想给闻拾生个儿子,如今孩子出世,她满脸幸福。

    爹娘顾着恩恩爱爱,闻拾撇撇嘴,向杜若请教起了怎么养弟弟。

    虚惊一场,闻均言整个人都像是被水浸泡过了一样,立在门口久久没有回神。

    待她反应过来,第一句话便是,“宋佛呢?”

    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汀沫身上,哪注意到这个了。

    “我师父怕连累旁人,跑了。”

    “胡闹!”闻均言当即气懵了,“五爷,您守着府邸,万不可再出旁事。”

    话一落,她去书房拿了个东西,拽着宋达便出了门。

    杜若抱着孩子,一脸懵的问池滢,“怎么了。”

    “应是请罪去了。”

    这老天爷也是不长眼,忽地又吹起了邪风。

    一大一小两道身影,顶着冷硬的风,直挺挺的跪在宫门前。

    宫人已去通报,传召的旨意却久久未来。

    萧烨还想拉她起来,却被她用一句,“世子自重。”堵了回去。

    这种时刻明明依附他,便能很轻松的解决掉问题,而她却非要自己扛。

    段松乘着马车从宫中出来,路过闻均言身旁时,特意掀起帘子,朝她瞧了一眼。

    “滚!”

    帘子放下的一瞬,来了人传召闻均言进去。

    她站起身来,把宋达拉起来,“记得自己是谁,莫要给我丢人。”

    旁人不懂,宋达却懂,这是提醒他,如今他代表闻青允,闻氏大房嫡系,唯一的男儿,责任重大。

    走到大殿门口,姜俊拦住了萧烨还,“陛下只传召了长安郡主一人。”

    侍卫握着配剑的手蠢蠢欲动,萧烨还和宋达只得停下脚步。

    宋达默默远离萧烨还,找了个合适的地方跪着。

    别看年纪不大,性子倒还挺倔强。

    宋仁德趟在萧守的腿上,任由对方帮他按着太阳穴,看着样子似乎并无大碍。

    “人朕可以放。”

    闻均言将手中的免死金牌,恭敬的奉上,“今日臣女前来只求圣上开恩,放宋佛一条生路。”

    闻酿假死后,闻风帮她拿到了和离书,并做主将宋平安赶出了长安王府,只要闻均言不管宋平安的死活,这事就和她扯不上关系。

    宋仁德掀开床幔坐起了身,姜俊递上去的免死金牌,反复瞧了几眼。

    “若是金牌不真,那宋佛便任由圣上处置。”

    “早听还儿说你心狠,今日一瞧倒也不假。”

    “臣女只想安分活着而已。”

    宋仁德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将免试金牌和一封信,仍到了她面前。

    早有预料的闻均言把信件拾起,捏着一把冷汗打开,颤抖着手合上。

    真相已知,昏君当道,官场腐烂,实属当反,我愿相助。

    颜生洋洋洒洒写了一页,大体就是这么个意思。

    辛亏他没把,浮山和五千精兵,以及闻均言和西周合谋的事,也给写上去,要不然闻均言真不一定能活着回去。

    潜逃不知去向,和叛逃西周,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

    前者为了找出潜逃人员,让人不敢轻举妄动,不管如何都会留一留闻均言的小命。

    后者以叛国论处,同时闻氏忠贞不阿的完美名声,也可瞬间毁于一旦。

    “臣女无从辩驳,还请圣上降罪。”

    摔茶杯的声音传来,萧烨还不管不顾的冲了进去。

    闻均言的脸,被飞溅的瓷片划伤,鲜血顺着她的眼角滑下。

    这一次他没有冲动的砍人,而是同闻均言一起跪了下来,“人是我放走的,不关阿言的事。”

    “你可知这信件哪来的,西周!你瞧瞧上面的内容,就算是朕诛她九族也无可厚非。”宋仁德恨铁不成钢的指着萧烨还,“你还敢给她求情,你以为有你爹护着,朕就不敢拿你怎么样了!”

    随着新的茶杯摔下,萧守走上前来,挑起闻均言的下巴,“不识趣的人活不长。”

    说着指尖从她的伤口上狠狠划过,嫌弃的瞧着手上的血迹。

    闻均言暗暗扣着手心,压抑着翻涌的惧意。

    “怕就对了。”萧守手垂下的一刻,故意拿带着护甲的手,划了下闻均言的脖子,“一不下心折断了就可惜了。”

    眼睁睁瞧着,却不敢阻拦的萧烨还,只得无助的哭求道:“恳求圣上再绕她一次,我日后一定会看好她的。”

    他的这般卑微的举动,实属在闻均言的意料之外。

    不等她多加思考,有宫人来报,曲靖康求见,并声称这信是自己伪造的。

    一抹一样的信件送到宋仁德眼前,事情一瞬间变了一个样子。

    曲靖康半真半假的,把段松的恶行娓娓道来,“段丞相担忧长安郡主,会揭露他的罪行,故而逼迫臣陷害于她。”

    “哼!”萧守冷哼。

    宋仁德询问闻均言,“既然如此何不辩驳。”

    “君心疑,便是臣女的罪过。”

    这也是闻均言,为何一定要曲靖康,来做推手的原因。

    宋仁德不只不信任她,还忌惮她。

    一旦她拿出证据,揭露段松的罪行,宋仁德首先考虑到的,不是这些事情的真假,而是闻均言收集信息的手段,她展露的势力越多,对她的处境来说越危险。

    毕竟他也是有听过,得闻氏女得天下的预言的。

    若不是因为这个,闻酿也不会苦楚一生。

    闻氏几代才出一个女儿,免不得被人拿来做手脚。

    本以为这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谁料萧守道:“这事交由还儿去做,做完了功也够了,册封太子想必也没人敢反驳了,到时让闻氏的那个小公子,进宫来当太子陪读,圣上觉着如何。”

    “如此甚好。”

    闻均言适当提醒,“宋佛之事…”

    “赦免了。”宋仁德补充,“将平安也放了吧。”

    “谢圣上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