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回九四好种田 » 第四十九章管理问题

第四十九章管理问题

    她当初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老人住进这里后,不管是单人住,还是双人住,甚至几人住,她都不管。

    毕竟住多少人,什么人能住,得由镇里决定。

    寡居老人大多怕寂寞,有时候一个房间人多一点,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

    但是每套房间,必须有卫生间,而且保证二十四小时有热水。

    否则老人年纪大了,本来就体味重,如果不能经常洗澡,那生活质量就堪忧了。

    现在看来,这些要求全部达到了。

    宋镇长又介绍了后面的管理方式和人员配制,除了镇上派专门的干部来担任院长之外,另外会请虞城第一人民医院一位退休的护士长,来负责这边的日常管理。

    就像方明湘说的,敬老院无大事,无非是细心耐心加专心,只要做到这一点,老人住进来后,才能享受到有尊严的生活。

    而护士长对照顾老人比较有心得,有她把关,比找一个只懂得管理人的人才好得多。

    至于敬老院的食堂供应,他打算让方明湘的大舅妈来负责。

    “这个不好吧?”方明湘一听,皱了皱头。

    她清楚宋镇长这样做,是给舅妈赚钱的机会。

    问题是她出资搞敬老院,又不是为了这个目的。

    “你不同意?”宋之诚意外地问。

    他清楚方明湘的心思,希望办一个服务周到,设施齐全的敬老院,让那些无人奉养老人,晚年能生活得无忧无虑。

    问题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连敬老院也不例外。

    食堂这边不管谁经手,多少都能捞点好处,与其便宜别人,不如给方明湘的亲戚。

    “是的。”方明湘想了想,坚决地拒绝。“虽然我知道水清则无鱼,但是我还是希望宋镇长安排的院长能把好关,别从老人的嘴里克扣资金。”

    宋之诚听完后,叹了一口气,最后还是答应下来。

    让方明湘的大舅妈来管食堂,对他来说,反而有好处。

    至少有些事不用他出面,她自己会跟舅妈私下说清楚。

    换个人来管,想杜绝猫腻,那就难了。

    两人说完后,又去后面的办公区域看了看。

    这边是管理人员平时办公的地方,所以布置跟公司的办公室差不多。

    因为有接待上级单位的需要,所以装修标准也不算低。

    方明湘没有说什么,这种地方不能太斤斤计较,否则人家凭什么来这里上班?

    最后来到员工的宿舍区。

    这边的房子比较老了,因为是平房,窗户又比较小,所以总感觉很压抑。

    好在周围的环境不错,屋前有不少巨大的树木,还有不少花花草草,倒是给这里增添了些闹中取静的味道。

    “对了,敬老院的交通问题怎么解决?”方明湘又问了一句。

    这样的单位,如果没有自己的车,肯定不方便。

    但是买车的话,那投入就大了,一辆普通的小轿车就要三十多万,再加上面包车,估计没有四十万,想都不用想。

    “这个问题我也头疼过,好在市里有两辆旧车淘汰下来,专门给敬老院用。”宋镇长回答道。“我准备去翻新一下,能用好些年了。”

    所谓淘汰车,当然不是车子不能用了,必须拿去报废。而是买了新车后,旧车不能继续留着,毕竟每个单位的配车数都是有标准的。

    很多时候,这些淘汰车就成了机关的福利,低价卖给个人后,再拿去开五年十年都没问题。

    如果愿意转手卖给别人,还能赚一些差价。

    “那就好。”方明湘听后,松了一口气。

    这样一来,确实帮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如果要修车,那送来汽车城吧!”谢国兴在一边插了一句。“我派人免费给你们修——”

    买一辆新车,成本就很高,他不会随便乱送。

    但是修一辆车,花费就少多了,就算送一些配件,也不过几千块的事。

    “谢谢。”宋之诚一听,连忙向谢国兴道谢。

    虽然修车的钱不多,但是能跟他交好,也是一件好事。

    参观完后,三人准备离开。

    宋镇长在敬老院这个项目上,确实很用心,自己可以彻底放心了。

    从里面出来,宋镇长邀请两人去家里坐一坐,方明湘借口家里还有事,拒绝了。

    把宋镇长送到家门口,两人回转车子回家。

    “明湘,这个敬老院,你准备一直出资支持他们办下去?”在回家的路上,谢国兴问道。

    老实说,如果是私人兴建敬老院,让他投资上百万,他也不会心疼。

    毕竟赚钱后回报社会,也是应该的。

    问题是这种公办敬老院,刚开始时,确实可以提自己的要求。

    等到里面的人员配备齐全后,管理就会慢慢起变化,毕竟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未必会跟明湘一样。

    “是的。”方明湘知道他的顾忌在哪里。“我只是出些钱而已,只要有人因此受益,具体的事情,我就管不到那么多了。”

    一个人做任何事,只求无愧于心,无法强求自己做到尽善尽美。

    她原本想出些钱,学前世有名的张杰老先生,把村小或者乡中的房子,改造一下,让学生学习时,能更舒适一点。

    又想到最近几年,合并学校成了主流,如果现在在这里花钱,万一到时这边的学校搬走了,那剩下的房子就闲置下来了,到时候也不知道便宜谁,所以放弃了。

    等以后学校一切尘埃落定,再考虑这些事吧!

    回到家里,看到爸妈和哥嫂坐在桌前,一起包粽子。

    “咦?前几天都没动静,我还以为今年不包粽子了——”方明湘走进屋里,惊讶地问。“怎么今天突然又动手了?”

    “我是没打算包了,月华从娘家带回一袋糯米和粽壳,反正现在也没事,就包些粽子来吃。”方妈妈随口回答。

    农村一般到了大年二十七八,都会包粽子,然后在大锅里煮熟后,再焖一个晚上,第二天挂起来。

    什么时候想吃了,下锅再煮开,很快就能吃了。

    “难怪。”方明湘望了蒋月华一眼,看来她也不是只想着把好处给娘家,也会拿些东西到婆家的。

    “你也过来帮忙啊!”见方明湘站在一边没动,蒋月华催促道。

    以家里现在的条件,粽子算不上什么好吃的东西,所以包粽子不是因为吃,而是享受这个过程。

    “等一等,白米粽有什么好吃的,我们包些肉粽吧!”方明湘突然提议道。

    前世她没有包过肉粽,只是看别人包过,所以难不倒她。

    “肉粽?怎么搞?”方妈妈疑惑地问。

    听起来应该比白米粽好吃,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换换花样也不错。

    “我来准备材料,你们一会儿就知道了。”见妈妈没有阻拦,方明湘连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