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异世封神:我随手召唤三国英杰 » 第二十八章 朝堂(二合一)求追读,求票票~

第二十八章 朝堂(二合一)求追读,求票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咳咳咳...”

    坐在龙椅上魏国老皇帝连一句话都没说全就连连咳嗽。

    左位最前排的一名身穿蟒袍的中年男子里面出列,满眼关切:“皇兄,您一定要保重龙体啊!”

    太子袁礽和晋王袁雍也赶忙出列,“父皇...”

    “好啦!知道你们有孝心,退下吧!”

    皇帝袁凯摆了摆手,属实不想在听这两兄弟恭维的没啥营养的话了。

    老皇帝看向最前方的中年男子,也是自己的幼弟,大魏第一名将,先天大成境高手,上柱国、大都督、大将军、武威王袁霖袁季震。

    “皇弟,你将昨天收到的奏报告知诸位爱卿吧!”老皇帝向袁霖说道。

    袁霖手持笏板,向老皇帝躬身道:“遵命,陛下!”

    袁雍就站在袁礽的身侧,瞥了袁礽一眼,见袁礽满脸铁青,心下暗爽。

    袁霖站在大殿当中,对殿内文武百官道:“昨日,上柱国大都督东方贺昨日来报,围困乐安府的兽人已经退去,蓝狮旗主狮狂之子、后天大圆满境的狮烽已被鹰扬大将军刘波之子刘烨袭杀,狮子头不日便会送达京城,这是咱们大魏数年来第一次斩杀兽族后天大圆满的高手。除了狮烽,还有两名后天圆满境的高手被斩杀!”

    “哈哈,没想到我那刘烨侄儿竟如此神武,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一名身着高级武将官服的壮汉哈哈大笑道。

    壮汉身边的一众官员也纷纷称赞刘烨的才能,几乎快要把刘烨夸到天上去了。

    这些都是晋王党的人。

    袁霖继续道:“不过,在此次战役中,鹰扬大将军刘波伤重不治身亡,安远大将军陈凯在支援途中被伏击,兵败身死,安州府折损兵马近七千人。”

    这下子百官登时沉默了,虽然杀了兽人一个后天大圆满,两个后天圆满,但魏国这边也折损了两位大将军,没有胜利,不过是两败俱伤罢了!

    晋王袁雍出列,向老皇帝道:“父皇,如今兽人已被击退,鹰扬大将军刘波还有安远大将军陈凯的诸多后事安排,应该尽快定下来。”

    “嗯...”

    老皇帝眯着眼睛,就像是快要睡着了一样,微微颔首,开口道:“那老二,你有什么想说的?”

    袁雍道:“鹰扬大将军与安远大将军皆有功于朝廷,如今身死,理应追封,这两位大将军职位该由谁来继承,朝廷也应该尽快商定妥当,毕竟关乎乐安、安州两府的安定。”

    “儿臣认为,刘波之子刘烨在刘波战死后,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大魏边境危机,而且刘烨是刘波唯一的嫡子,所以儿臣认为不仅应让刘烨继承刘波将军的鹰扬大将军一职,更应该大力嘉奖,以彰朝廷恩德。”

    “那安远大将军职位应该交给谁呢?”

    老皇帝再次望向袁雍。

    晋王袁雍却道:“相比较刘烨的功绩,安远大将军的继承人儿臣听闻只是五岁稚童,所以儿臣认为,应该从军中选拔一名资历足够,战绩服众,实力出色的将军担任这安远大将军一职。”

    石破天惊!

    就算是稳如泰山的老皇帝面容都不由得微微变色,而袁霖更是面带异色的望向袁雍。

    “不可!”

    袁礽急忙出列道:“父皇,儿臣以为不可,大将军职位必须由其亲子继承,这是国家自建国以来便定下的规矩,如何能随意变动!”

    袁礽随即怒视袁雍,质问道:“二弟,你可知道你这一句话将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你这是动摇军心,倘若出现动乱,你担得起责任吗?”

    “皇兄,本王还没说完,等本王说完好吗?”

    袁雍对袁礽的质问不为所动,甚至有点想笑。

    上前一步,袁雍继续对老皇帝道:“父皇,上柱国大都督王弘病逝后,无子嗣继承上柱国之位,上柱国之位遂空置已有五年之久,八柱国一直只有七位,陈凯大将军毕竟有功,更是战死于疆场,何不将嫡子接到京城来,拜为上柱国,恩养起来,以示皇恩浩荡。”

    “这,这...”

    袁礽竟也一时失了主意,不断地往后瞅去。

    一名身着紫色官服的文官站出身来,向主位的老皇帝躬身道:“臣尚书左仆射李进光有事询问晋王殿下,请陛下准允!”

    “准!”

    李进光手持笏板,面容肃穆,眼光更是咄咄逼人,袁雍看着眼前的老者,心中不由冷哼!

    “晋王殿下!”

    李进光微微躬身以示尊敬,“老臣有一事不明,还请晋王殿下为老臣解惑。”

    “李仆射随便问。”

    袁雍自是不无不可。

    “敢问晋王殿下,上柱国之位无比尊贵,大魏上下人尽皆知,陈凯大将军虽然殉国,但说到底确实是因兵败身死,如果因为这样便拜其嫡子为上柱国,那何人能服?

    刘烨有功于国,却只是正常继承大将军之职,这岂不是对刘烨不公?老臣不解,还请殿下为老臣解惑?”

    “哎呀,确实是这样?是本王失考虑了!”

    令李进光没想到的是,晋王殿下就这样简简单单的承认了自己有失考虑,这...

    肯定是哪里有问题。

    老皇帝的手轻轻拍打着龙椅扶手,他也在思考,自己这个聪明绝顶的儿子想要干什么?

    “但...”

    袁雍似笑非笑,看向李进光,声音却是越加严肃:“边境摩擦越来越严重,不光是咱们与兽人,咱们与东齐不过短短三个月,便已经发生了数次冲突,安州乃北部边境要塞,左仆射,难道您认为让一位五岁稚童担任大将军能掌管好安州府吗?”

    袁礽急道:“陈凯大将军还有一名长子,如今已经成年,完全可以继承大将军之职!”

    袁雍顿时喝骂道:“大哥刚刚还说不能违背祖制,难道以庶长子继承大将军之位不是违背祖制吗?”

    “你!你!有你这么跟大哥讲话的吗?”

    袁礽语无伦次的指责道。

    “哼!”

    袁雍扭过身去,不想搭理他这个愚蠢的哥哥,除了有个嫡长子的身份,其他一无是处。

    “好了,不要争吵了!”

    老皇帝摆摆手,有些不耐烦,“就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法把这些情况都解决好吗?皇弟,你有什么建议吗?”

    “陛下!”

    袁霖躬身道:“晋王殿下说的有一定道理,五岁的稚童实在是很难担当大任,不是说多配几个幕僚,几个亲信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方大将军的威严不能败毁在一名五岁的稚童身上。”

    “那皇弟的意思是,拜他为上柱国,接到京城荣养起来吗?中书这边也接到了数封来自安远大将军府的奏折,总体来说,都是希望朕赶紧拜这五岁稚童...叫什么名字来着...”

    “陛下,叫陈枢。”

    一旁的大太监程成悄声为老皇帝提醒道。

    “对,叫陈枢,让朕赶紧拜陈枢为安远大将军,说这样才能将被鹰扬府扣住的一万兵马要回来,顺带,参了刘烨一本,说他恶意扣留安州府的兵马,有不臣之心...真是精彩!”

    老皇帝咳嗽两声,一旁的大太监赶忙将一盏茶水递到老皇帝身边,等袁凯喝了一口茶水,这才感觉舒服一些。

    而大太监程成亲眼看见了皇帝手帕上的那一抹嫣红,连忙别过头去。

    晋王袁雍连忙解释道:“启禀父皇,当时大将军陈凯兵败身死,是刘烨以真气阵图合六人之力斩杀了狮烽,后又派人收拢溃兵,这才保住了两州甚至三州的民生,不然让这群溃兵四散逃窜,不知道多少百姓会遭受兵乱。

    刘烨后又得知因为争夺安远大将军的权柄,陈凯的嫡子陈枢的母族甚至动了刀兵想要杀了那庶长子陈诚。

    刘烨为了预防发生更大的兵乱,这才没有放回这一万安州府兵,等待朝廷诏书的到来,才会将这一万安州兵放回。这让臣看来,刘烨不仅无过,反而是有功的。”

    “原来是这样!”

    皇帝袁凯点点头,若有所思。

    而袁霖在一旁道:“陛下,陈凯一死,他这嫡子庶子一来不顾朝廷大局,二来对自己父亲无任何孝道可言,又没有任何能力可以掌管好安州府。

    上柱国之位太过尊贵,权柄又大,实不能授予陈枢,但陈凯毕竟战死,于国有功,所以,依臣弟之见。

    不如将陈枢、陈诚都接入京师,封陈枢两字王,封陈诚为国公,而安远大将军就如晋王所言,从大魏军中选择一位能征善战,有威望的大将担任安远大将军,镇守北地。”

    “嗯!皇弟所言有理,一王一国公,朕也对得起陈诚了,那就这么办吧,就封陈枢为安远王,陈诚为安国公,举家接到京师,在京城为他们选两个府邸,荣养起来。这件事,老大,你来办吧!”

    袁礽无奈,只得出列答应下来。

    老皇帝袁凯继续说道:“安远大将军这个称号就不要用了,换一个,就叫龙骧大将军吧!龙骧大将军就从军中挑选吧,皇弟还有老二,你们俩尽快拟一个名单出来,朕要看。”

    袁雍大喜,与袁霖一起出列称是。

    袁霖问道:“陛下,这样的话安州府大将军会空置一段时间,那这段时间安州府由谁负责统率?”

    “刘烨不是在那吗?让刘烨暂时负责安州府的防御,刘烨这孩子小的时候朕也见过,那么一大点,就敢伸手揪朕的胡子,哈哈!”

    老皇帝想到了什么,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而文武百官也只能跟着老皇帝一起哈哈尬笑!

    老皇帝笑罢,感觉身体乏了,便说道:“对刘烨的封赏也尽快定下来,也就不烦劳其他人了,老二,这件事你来操持吧!”

    见百官都没话说了,老皇帝摆了摆手。

    大太监程成尖着嗓子高喊一声:“退朝!”

    ...

    “可恶!可恶!可恶!”

    太子袁礽回到府中,一身的火气撒在了殿中的家具上,不仅将案几上的书简全部推翻,还拿着剑随意乱砍,惊的侍女侍从抱头鼠窜。

    一名侍女慌不迭的一头撞进了袁礽的怀里,看着袁礽赤红的眼睛,清秀的侍女不由吓得大哭起来,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求饶。

    袁礽一把攥住侍女衣服后襟,将小小的侍女整个人提了起来,大步来到案几前,侍女死死地攥着小拳头,眼中的泪水如泉水般涌了出来,但却根本不敢大声的发出声来。

    ...

    (被删减了好几万字)

    袁礽不断的喘着粗气。

    过了好白天才缓过精神来,一脚将侍女踹倒在地,骂道:“给本王滚一边去!”

    侍女含着泪,抱着已经被撕破的侍女服匆匆的离开了大殿。

    一名內侍躬着身子,低着头,小心翼翼的来到堂下,向袁礽禀告道:“殿下,李仆射求见!”

    “快,请李仆射进来!”

    袁礽对李进光还是非常尊敬的,赶忙去换了身常服,这才出来与李进光相见,李进光看着柱子上的剑痕,暗自摇头。

    “殿下,万事不可动怒,一动怒,便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断啊!”

    李进光劝谏道。

    “好了,李仆射,本王知道,可这是一位大将军啊!本来已经向本王效忠,没想到一下子就死了,死就死吧,这大将军的职位还被老二那小兔崽子抢走了,你说,老头子让他来拟定谁来当这大将军,这是什么意思?要是看不惯本王,就赶紧把本王废了!”袁礽气呼呼说道。

    “殿下慎言!”

    李进光急道:“您是嫡长子,您有大义在身,只要您本身无错,就算什么也不干,这皇位都是您的。您又何必着急!”

    “行了,李仆射,你就会说些大道理,有什么用,我也么都不做,任由老二笼络人心,政权、财权、军权都到了老二手里,我这个皇帝还能当的成吗?”

    袁礽越发不耐。

    在殿中不住地绕着圈子。

    最后袁礽仰头望着屋顶,自言自语道:“老头子没几天了,得想个办法...”

    李进光没听清楚,问道:“殿下,您说什么?”

    袁礽露出少有的微笑:“没什么!”

    ......

    感谢迷失在东北某林的人的100起点币打赏,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