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返1990小山村 » 第十二章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第十二章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三人大致商量好事情,回到教室。

    教室依然吵闹,没几个人能沉的下心来看书学习。

    有讨论工作分配的,有联络感情的,有自艾自怜的,自然也有高傲自得的,但更多的却是那些沉默着的人。

    这部分人有一个共性——偏远山区的分配者。

    这部分人,大多带着自卑,带着家人的殷切期盼抱着跳出囚笼的心思,不远千里来求学,就是希望能留在城市,带着这种希望如飞蛾扑火般的前赴后继。

    这会结果出来,心里不甘却又无力改变什么,还得为那可笑的自尊心维持住表面的那一份体面,自然只能沉默以待了。

    这种现象,不止存在于这个时代,放在后世反而更甚。

    等到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内部竞争压力的到来,反卷,出头反而会越来越难。

    所以许如山回来之前,听的最多的反而是“屎难吃钱难挣”这句话。

    当下中专生还属于稀有物种,比大学生还吃香。不像后世,本科生多如狗满地走,人群中抓一把,十个人里面有大半都是大学生。

    就像许如山他们,毕业还包分配,往后大学生毕业出来照样难找工作。

    眼见教室的热闹停不下来,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见踪影。

    许如山也就不想搁这浪费时间了。招呼上曾西青和水东来,提前就撤。

    体验一把逃课的乐趣,也算是这没白来师专走一遭。

    哥仨出了教室,有些悲哀的发现,天下之大,竟然无处可去。

    抛开水东来这个土生土长的红石土著,许如山这俩货可是在这座城市呆了快三年。今儿第一次逃课,竟然找不到目的地,何其可悲啊!

    “要不还是回去上课吧,一会老师查人数就麻烦了。”

    曾西青有些怂了,许如山也能理解,学生怕老师是天性,也是儒家思想千年累积下来的余韵。

    真细究起来,也不能说是怕,而是敬,尊敬。

    天地君亲师,尊师重道是民族文化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没什么不对。

    只是这会许如山是真不想回教室,人既然都出来了,哪怕是逃课,也得有始有终做到圆满了不是。

    “我知道个好地方,要不咱去弄点鱼货,打打牙祭?”水东来这货蔫坏蔫坏的出了个损主意。

    红石县南郊有条大河,水面宽十余米,因地势平缓,水流平稳,夏天是游泳的好去处。

    河里盛产白条、草鱼、鲤鱼还有鲫鱼,特别是河里面有一种当地称其为“团结鱼”的鲫鱼,许如山每回想起,都会流出口水来。

    【团结鱼】形扁平,色微白,与石磨豆腐一起熬汤,再放上点葱花或者香菜,鱼肉滑嫩,汤汁鲜香,那味道,绝了,保管叫人吃了念念不忘。

    又或者用柴火大铁锅,放猪油或菜籽油,最好还是猪油,大火煎炸,等鱼面微焦,香味溢鼻之际,撒上盐巴、孜然,再用小火翻炒一下出锅,啧啧,皮脆肉嫩,丝丝入味,吃得舌头都给你嚼下来。

    回忆把许如山肚子里的馋虫勾了出来,咽下将要流出嘴角的口水,意气风发的大手一挥,拍板道:

    “走,搞鱼去!”

    水东来从善如流,自然没啥意见,对他来说,只要不回教室上课,做啥啥都行。

    拉上不情不愿扭扭捏捏的曾西青,拔腿就奔田径场而去。

    为啥不走大门,堂堂正正不好么?

    这就又得把话说回来。

    红石师专实行封闭式管理,平日里学校大门有退伍老大爷守着,没有老师批的放行条,压根出不去。

    只有周日下午无课期间,还有月末放假的两天时间,才会解禁,大开方便之门。

    不过这也难不倒学校里这帮皮猴子,有的是上山下海翻墙遛狗之辈。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所以,在这能人辈出的红石师专,也不知道从哪一届开始,田径场最远端的角落,成了出校的“捷径”。

    长年累月下来,两米高的围墙中间位置,都踩出了专供落脚的坑洞,更别提墙顶起防盗作用的小玻璃片了,早在多少年前就不见了踪影。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会正好方便了许如山这哥仨。

    轻轻松松,先后翻墙而出。

    曾西青这老实孩子,出来之后还感叹一句:

    “真特么,刺激!”

    从土著水东来家里偷偷把他老爸老妈舍不得骑的两台凤凰牌自行车推了出来,一点也没落灰。

    舍不得其实是玩笑的说法,自行车买来就是用来骑的,主要是水家二老上班地点离家里都近,步行也不过十几二十分钟。

    自行车这个时候还属于大件,平日里爱惜的很,用水东来父亲的话来形容,就是饭后散步有利身心健康。

    与许如山一样,都是体面人,谁也别笑谁。

    车行半路,许如山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来,连忙刹车,单脚支地停了下来,冲只留背影的水东来大吼:

    “水东来,停一下,钓鱼竿,钓鱼竿忘拿了。”

    前方,水东来好似秋名山车神,双腿如飞蹬出一个又一个圆。既不减速,也不回头,远远传来一句:

    “放心,跟我走就是。”

    许如山昂着脖子,盯着前面连背影都快看不见的水东来。就这架势,放后世,专业运动员看了都得流泪汗颜。

    “狗日的,真有活力啊,年轻真好!”

    许如山先骂一声,连忙抬腿狂踩几下追了上去。

    曾西青向往的“一路向北”夭折在了起点上,现在一路向南也不错。

    三人两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行而过。时光的影子,一会爬上斑驳的砖墙,一会又映在灰色马路的石子上,在太阳投射下拉得很长很长。

    他们穿过狭长的熟悉街道,略过婆娑的青绿树影,融进稻花飘香的田野里,这是青春的味道。

    许如山享受着,甚至迷恋着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生动鲜活,愈发倍感珍惜。

    突然想起晏殊的一首词来: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是一首离别诗,意思是说,生命短暂春光有限,人事无常不要因离别而伤悲,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欢乐时光。

    正如许如山此刻的心情,重活一世,亲人安在,好友相伴,多幸福的事。可这时间又将将卡在毕业将至,分别在即的节点,多少有些欢乐添愁之意。

    好在来日方长,正值青春年少,也就还行。

    复又想起另一首来自苏大家的词: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在心里默默念了一遍,觉着这首心境更豁达,心中便更欢喜起来,这下连踩蹬起身下的自行车都感觉轻快了些。

    想着想着,脸上不禁挂起了笑容。

    一路出了城,过了巷,大概个把小时后,眼前大河在望。

    前方,入眼的是一座水泥石拱桥。始建于五十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历经近四十年风雨,依然稳如磐石的横卧河面之上。

    水东来和曾西青倚着车正等着,许如山加紧猛蹬几下,来到他们面前。

    “许如山,身体有点虚啊,你这也太慢了,我俩都等老半天了。”

    还不等许如山开口,水东来的嘲笑张嘴就来。

    “玛德,多稀罕,你是没骑过自行车还是怎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骑的摩托车呢。”

    许如山反嘲过去,见水东来不服气,还想开口,祭出绝招一击必杀:

    “水东来,这你就不懂了吧。男人怎么能图快呢,要持久,要慢工出细活才是王道啊。”

    水东来听了,正纠结这话啥意思,一脸懵着呢。许如山伸手拍了拍他肩膀,给了一个自行体会的眼神,根本不给反击机会,问道:

    “咱去哪?到地方没?你别告诉就这桥下?钓竿呢?总不能下去用手抓吧?这技能我还真不会,学校还没教呢!”

    五连击,堵的水东来哑口无言,顺利转移了话题。

    [小样,还想跟哥斗,就问你服不服!哼~]

    许如山这会斜着眼看人,一脸的得瑟。

    水东来张了张嘴,想了想,又把嘴闭上了:

    [玛德,这许如山怎么回事,以前一竿子下去都放不出个屁来,什么时候成`嘴强王者`了,好像干不过呀......不对,不是好像,我是真干不过他,算了算了,认输吧......]

    许如山压根不知道短短几秒钟里,水东来心理活动这么精彩,要是说出来,估计能逗得他笑出猪叫声。

    “喂喂,发什么呆,你说的好地方在哪,赶紧带路!”

    伸手在水东来眼前晃了晃,把人惊醒,问道。

    “看到那座山了吗?过了桥,往左沿黑水河往前走十分钟会遇到一个三岔口,往最右边的小路进去,再走个十几分钟就到了。那里有个公家鱼塘,鱼货特别多,就在山脚下。这地方有点偏一般人找不到这里来,所以平日里白天基本没有人,很安全。我以前跟朋友在鱼塘附近藏了几根钓鱼竿,现在应该还在。”

    是的,眼前这条河不叫红石,叫黑水。

    名字由来不可考,至少许如山是不清楚的。

    虽然名叫【黑水河】,可水一点也不黑,反而清澈透亮,一眼见底。

    这时候因为很多地方还流行封山禁林,生态还没被破坏,环境其实还不错。

    随处可见的山清水秀,让人心旷神怡。

    不像后世,到处围地建厂,圈地盖楼,各种污水废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到处乱扔,留下的都是黑漆漆的臭水沟,一地狼籍。

    哪怕后来引起了上头重视,但因破坏太彻底,治理起来也是难上加难,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看见效果。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啊。

    ***

    水东来骑车在前面带路,曾西青骑着自行车紧跟其后,而许如山却迈着两条大长腿落在了最后。

    不是他喜欢走路,有车不骑那是傻子才干的出来的事,主要是许如山两辈子加起来,就没在这种羊肠小道骑过自行车,自己对自个的车技完全没信心,要是掉河里怎么办,虽然会狗刨不至于淹死,可他不要面子的么?

    所以这会,咱许大傻子正屁颠屁颠的跟在自行车后头跑得正欢乐呢。

    许大傻子看着前面俩货把车骑的飞快,有些羡慕,又有些担心,提着一颗颤颤巍巍的心,满脑子想的都是落水救人的画面。

    一会想着他们落水,自己好似英雄天降,把人从河里救上来,收获四颗崇拜的眼睛……嘶,男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对自己感恩戴德,这画面,辣眼睛,不能想不能想。

    一会却是奋力把人救起,自己却因为乏力沉下了河底……呸呸呸,老子才刚来到这个世界,怎么能英年早逝呢,不能想不能想,太可怕了。

    好在小路虽小,但还算平整,戏精本精满脑子的意Yin并没有发生。

    少顷,三人到了地头。许大傻子许大戏精浑身一抖,从幻想中清醒过来。

    那小模样像极了小便过后的状态,看得曾西青和水东来心里一阵恶寒,身子不由往后推了几步,离得许如山远远的,才稍微放下心来。

    只是他们奇怪的眼神令许如山很不爽,对着两人笑骂了一句:

    “呔!看什么看,没见过大帅哥啊。”

    俩人又是一个整齐的后撤步,离得许如山更远了,看他的眼神都变得有些恐惧。

    “玛德,你们两个想什么呢,思想龌龊,老子性别女......呸呸,是性别男,爱好女,取向正常,只是回忆起来一点不好的往事,心有余悸罢了,你们别想歪了。靠,被你们气的,把我给整乱了都。”

    许如山被俩二货气的直咧咧。

    “还愣着干啥,等着请你们吃饭呐,赶紧找钓鱼竿挖蚯蚓去啊!气死我了!!!”

    曾西青水东来如逢大赦,连忙转身干活去。

    许如山因祸得福,成了坐享其成的大爷。

    从忙碌的两道身影上收回目光,对比一下自己悠闲的待遇,许如山立马就没那么气了。

    这不就像旧社会的地主和长工么。

    果然,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啊。

    集体大包干时,干活的比没活干的幸福,因为能赚工分。

    遇险逃命时,跑得快的比跑得慢的幸福,因为不用先死。

    等公厕时,有坑的比没坑的幸福,因为不用担心弄脏裤子。

    还有后世的杀猪榜,不出名的比出名的幸福,因为枪打出头鸟。

    而这会,许如山就比找鱼竿挖蚯蚓的幸福……

    许如山在鱼塘提上找了个地躺下来,眼前是蓝天白云,风轻云淡;身下是绿草茵茵,生机勃勃,好不惬意。

    幸福感满满的许如山诗兴大发,见此处无人(那俩不幸福的已经被他自动忽略)胆子不禁大了些,遂放声吟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可惜,没下雨,要不然倒是及其应景。

    “你俩生孩子呢,干点活一点都不利索,快点啊,半天了,还没好吗?”

    许大老爷赏景老半天了,也不见自家两长工回来,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催促着冲着俩人大吼一声。

    “许如山,你特么给我小声点,生怕人家不知道咱来偷鱼是吧,囔囔个锤子,一会把主人家招来怎么办!”

    水东来见许如山一剑不知收敛,气的脸都青了,劈头盖脸一顿教训,总算把来时路上的仇给报了,心里一下舒坦了,干活都不觉得累。

    原来人都是自我安慰型动物,难怪以前上学还要学习阿Q精神,原来症结在这里,今天总算被水东来破了这奇案。

    带着满胸的成就感,水东来也就不跟许如山一般见识了,扔过来一根钓鱼竿,一团包裹着蚯蚓的圆泥巴球。

    许如山挥舞一下手中的钓竿,感觉还不错,不比后世那根花了一千多大洋买回来的差。

    钓鱼竿只有两根,纯手工制作。

    一根长三米左右的表面打磨光滑的老毛竹,一根鱼线缠在毛竹较细的尾部,鱼线长短看各自需求,穿上鱼钩,再用芦苇杆或者泡沫板做个浮标,一根上好的钓鱼竿就做成了。

    这年头,国内正儿八经的专业钓鱼竿,那可太稀罕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见过,甚至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过。

    大家用的钓鱼竿,差不多都是这种纯手工钓竿。谁要是乱显摆,跟人讲什么专业钓竿,那可是要闹出大笑话的。

    至于饵料,就更别谈了。都是农民出身,自然是就地取材——挖蚯蚓。不过有钱人,据说也有弄玉米糊糊做饵料的,至于是不是真有其事,就不得而知了。

    这是前世的许如山在互联网上的一篇文章里看到的,至于真假,真相如何,时间过去太久没法探究,当然,也没谁会去深究。

    不过许如山觉得可能性不大就是,这个时代,粮食多重要啊,而老一辈的人大都勤俭节约惯了,把粮食当鱼饵来糟蹋,估计那些从艰苦朴素的时代走过来的前辈们都很难容忍这种事情。

    当然,也有可能是许如山见识的少,孤陋寡闻也说不定。

    可此刻,这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现在对许如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必须得安全放在第一位啊。

    所以在下杆之前,许如山觉得有些事情还是先问清楚为好,防范于未然。

    “水东来,咱在这钓鱼安全不?不会有人来抓吧?”

    “放心吧,这里我以前来过好几次,从来没见有人来过,保证没人,安全得很”,水东来信誓旦旦拍着胸脯保证:

    “信东来,不白来。”

    “听你这么说,我怎么越觉得不靠谱呢!”根据脑子里残留不多的以往记忆,许如山对水东来缺乏信任。

    “咱们还是别冒险为好,要不,就在黑水河钓吧。虽然收获可能会少一点,但胜在安全呀。”

    曾西青同样对哥仨人身安全充满担忧,想把人劝走。

    不过,许如山觉得真相可能是这样的:曾西青觉得自己手上又没钓竿,偷鱼的也不是自己,到时候万一倒霉被抓人家却一视同仁,没干坏事的与干了坏事的罪名一样,那他才冤呢,所以才会这么苦口婆心的劝大家别冒险。

    许如山越想越觉得,这才是事实的真相,曾西青这小子坏得很。

    “哎呀,跟你们说了,放心钓就是,出了问题我扛着,这总行了吧”,水东来被问的不耐烦了,“还钓不钓鱼了,问这问那的,都说了没问题,还问问问......”

    “许如山,别被这货给骗了,他就是个大炮,谁信炸死谁”,曾西青可能想起了以前的悲惨经历,激动的提醒许如山,随后转头又对着水东来骂:

    “你抗个屁的抗,还好意思说,以前哪次惹祸不是你第一个先跑的。许如山你知道最特么气人的是什么吗,是整个师专就属这小子跑步速度最快,只要他一开跑谁都追不上他,每次倒霉的都是我。玛德,说起这个我就来气。”

    曾西青明显是以前吃了老鼻子亏,心里这股火估计也憋老长时间了,这会不知怎么的,“砰”的一声一下炸了。

    “又不是我的错,你自己跑的慢,怪谁咯”,水东来虽然有些心虚,但不怎么服气,小声顶了一句。

    “你,你,你......你还敢狡辩......信不信我特么的凑你”,曾西青快气疯了。

    “切,你又打不过我”,水东来完全不怕死,都说打人不打脸,这是全往脸上招呼啊。

    “库库库......库库,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记得了?......库、库库,不行了不行了,等我先笑一会。”

    许如山对曾西青说的这事,还真一点印象都没有,也有可能是自己当时并不在场,没参与。

    不过,也不耽误他笑,完全没想到曾西青还有如此可爱的一面。

    PS:二合一大章,今天就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