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返1990小山村 » 第七十四章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第七十四章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许如山没等大家猜测,也没吊人胃口,他就直接公布了答案数字。

    “一共是十万块,给了两个帮忙的同学一人两万,我自己拿了六万。而且哪怕我离开来了石银坳,他们仍然还在帮我源源不断的赚钱,现在估计又能分个几万了吧。”

    许如山无形之中装了一波,不过口说无凭,大家这会大概还是半信半疑。

    “李县长我知道你们心里大概在想,空口无凭说的天花乱坠又怎么样,没证据吹牛又不犯法,对吧?”许如山闭着眼睛都能猜到李县长心里在想什么,也不在意继续说道:“钱我让人带去深市投资了,暂时是没有办法给您看,不过我有别的证据证明我不是在吹牛。走吧,回去拿证据给你看。”

    带着李县长看过了现场,而且也得到了认可,那就没必要继续留在这吹冷风了看过了,这回换了许如山打头带着李县长下山往回走,老刀把爷陪同跟着。

    “呐,这是我们当初在报社投放的广告,这个是集资处开给我们的收据以及感谢信,李县长您可以好好看看。”

    许如山从背包里掏出一张报纸、一张收据和一封信件,递给李向南。

    “前段时间爆火的亚运服装是你做的?不对吧,我怎么听说是红石纺织厂创办的一个新品牌。”李向南对省内发生的一些大事还是有听闻过的,提出了怀疑。

    “您的怀疑是对的,全国市场不是我做的,没那本钱,我们只做了成州市场。不过整个项目创意方案是我出的,我以这个创意跟红石纺织厂合作,换来了成州市场的独家代理权以及成本进货价。您要是还不相信,我可以把红石纺织厂厂长办公室的办公电话给您,可以打过去问问。”

    本来说的就是实话,许如山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把纸撕下来一页刷刷写下一串电话号码,递给李向南。

    想起了点什么,又补充了一句:“假如怀疑电话的真假,您自己找人查一下电话再打过去也行。”

    见许如山都一脸自信底气十足,加上坦然自若行为表现,李向南已经相信了所说的这一切。

    李县长是个做事特别严谨的人,哪怕此刻心里已经倾向相信许如山,但还是默念了几遍电话号码记住了纸上这串数字。表面上露出一脸诚恳的笑容,把手中的纸一撕,嘴里说着:“哪能呢,我是绝对相信许老师的。”

    “许老师,有件事我没想明白,既然你有能力也看重石银坳这个地方,甚至连以后的发展计划都有了,按理来说不应该离开啊,可你怎么?”李县长想弄明白许如山要走的原因。

    “唉,您都说了理论和实践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是我太过理想化了,没想到石银坳这么穷,穷得超乎我想象。本来我是计划前期村里先集体出资把框架搭起来,先把事情动起来,因为我在南方的投资要差不多11月才能收回来,想着村里先支撑这两个月,到时候我再把钱投进来两不耽误。想法是好的,可我没料到村里是这情况,都穷得揭不开锅了哪里还有钱拿出来,能不饿死都是好的,连我这几天都跟着大家吃了几天猪食。”

    李县长尬笑着,欲言又止的想来劝一劝,可许如山压根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李县长,您也别劝我,我不是吃不了苦,您问问把爷和村里人,吃了几天猪食我有没有皱过一次眉头,我也想留下来但是没办法留啊,没钱工厂启动不了我不可能一直待在这的,我也有梦想要去追求。”

    李县长环顾四周,老刀把爷和几个围观的村民一齐连连点头。

    “许老师,咱先不急着走,我来想想办法给我点时间行不行,要是最后我确实解决不了,你再要走我绝不拦你。”李向南咬咬牙,还是想留住许如山。因为他知道这一走,以后石银坳还有没有老师愿意留下来,就是一件很难确定的事情了,估计希望很渺茫。

    李县长拉着许如山,扭头对老刀把爷说:“老刀把,走,咱们去家里聊聊。”

    许如山心想:这一天尽来来回回到处跑,啥事没干,这已经是今天第二次踏进老村长家了,要是最后什么好处都没捞到,把爷估计要气的吐血了。

    老刀把爷厅堂里,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与早上不同的是,这会李县长没有发火,态度恳切。

    “说说吧,你们还需要些什么,才能动起来?”李向南认真的问。

    “资金、设备、地皮,主要就是这三个。”好家伙,老刀把爷一开口就把领导镇住了。

    “我明白了,你们办厂是假抢劫是真,什么都给你们弄齐了我还要你们干什么,照这么聊下去咱没啥好谈的,你们爱咋咋地,我走。”李县长怒了。

    “能不能好好谈?”

    “李县长,别激动别激动,把爷就是穷怕了,没坏心。”许如山赶紧劝了一句,又诚恳的说道:“其实就差启动资金,缺的也就是支撑到11月份这段时间的运作资金。设备可以等起步之后再买,地皮也不急江滩那里可以先用着,等盈利之后再找李县长去补个手续交钱问题也不大,主要还是资金的问题,村里实在没钱。”

    “项目启动要多少钱?你们有做过预算吗?”

    “我们算过,要建厂房、仓库、晾晒场,还有深市租门面的租金、市场宣传推广费用,以及人工工资伙食费等等,差不多要十万块钱就够了。”其实用不了那么多,启动资金有个两三万估计都够了,毕竟人工和货款可以先省着,许如山在心里翻了几倍之后才让话从嘴里出来。

    “多少,十万,没有,不可能有那么多。”

    “李县长,我们是借钱,又不是不还,银行又不差这小小的十万块。”

    “太多了,你们不知道现在县里财务多紧张,批不了的。”李向南无奈的解释。

    “那您说,能帮我借多少?”

    “最多三万块,不可能再多了,县里真的没钱。”李向南开始哭穷。

    “您这从十万一下砍到三万,我们没法干啊,差太多了。这样吧,不让您为难,给我们批五万再给村里装个电话,我就不走了,而且保证给您把这一滩支棱起来,怎么样?”许如山打了个五折开出条件。

    “说话算话,不行,你得告诉我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支棱起来。”

    “村里家家户户都成为万元户,这总行吧?”

    “要是做不到呢?”

    “没做到,我许如山永远留在这教书。”

    “好,就这么说定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经过一番艰难的拉锯战,在双方达成目的后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