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青莲踏天 » 公元722年——我们的鸟儿(中)

公元722年——我们的鸟儿(中)

    李白这几天看《长短经》已经入了迷,他完全被赵蕤所折服了,看着眼前这个两鬓灰白,双眼有神的老人,李白不禁肃然起敬。其强大的思维把许多史书整合到了一本书里又不失条理,又有许多缜密的细节耐人寻味,对古代之事以独特的见解发表了阐述与评论,把许多历史事实研究的面面俱到,简直是偶像啊!它的的整体框架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交错纵横,蔚然成章,加上译注者深厚的古今汉语功底,使其行文有如流水、通俗易懂。书中所引的前代著述经史子集几乎无所不包,所引书目中更有今已散佚的著述,如《玉钤经》、吴人张微的《墨记》等。李白都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简直要韦编三绝。集政治学、谋略学、人才学、社会学为一体,以振聋发聩的商论和令人警策的历史教训,为现实生活中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谋略武器并展现了无限生机。书中充满了富于洞察力且实用的建议,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发人深省。他认为,这本书兼具了文学、史料、镜鉴三重价值。

    他把感受告诉了赵蕤,后者微微一笑,表示也是对李白的全面分析感到吃惊与害羞,脸上那一抹红晕好像油纸下的烛焰,掩饰不住地荡漾开来,当然逃不过李白的眼睛,也是感到一阵反胃。原来每个看似很屌的人的面具下,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啊,李白想。

    当然,李白的生活绝不只是喂鸟和读书两件事。前者赵蕤已经分担了大半,基本没用到李白干,而两人都闲着的时候,当然不能那么闲着,李白的纵横术是要学的。以《长短经》为教科书,赵蕤能滔滔不绝地讲上半天。而李白对于这些空洞的理论完全不感到厌倦,兴致可以说是像黄河源的水,日日奔腾而日日不减。白最佩服的是赵蕤的记忆力,即使是自己的著作,那么长一篇,也不能记住啊,而赵蕤就能。《长短经》就像他的后花园一样了如指掌,其思维的强大也是可见一斑。

    李白的剑术并没有落下,读个一两时辰出来活动活动筋骨是必要的。而且学纵横术的目的就是让他的目光像剑一样刺入对手的胸膛,看出其薄如蝉翼的弱点,然后用真的利剑刺入真的胸膛,完美地成为赢家——不是幸存者,而是赢家。用书中的话说,就是“‘知己知彼,胜乃不殆’,内设计谋,外陈言辞、动之以形势,诱之以厉害,展开心理战术”。

    这天,广汉太守也是大驾光临。毕竟赵蕤的名声也是响震天下的,对玄宗的征召也是摆架子不去,那小太守当然也要来参观参观啦。靠近他们的住处,那里围了大群大群的那种麻雀,太守也是吓了一跳。见到了赵老头,忙说:

    “此禽何也?”

    赵蕤笑笑:“善禽也,其食天山之草所喂之虫而体肥颜倩。”

    “善哉。”

    赵蕤一挥手,来了许多鸟到他的肩膀上,他弯下腰,鸟儿就伸长了脖子吃地上的虫子。

    太守惊奇道:“奇禽也!汝有道气!”

    “此可有此儿之功劳。”指的正是在舞剑的李白。

    “汝二人皆有灵气!汝是否愿前道考?噢,此儿同。”

    赵蕤坚决地摇摇头。

    太守感到很不服:玄宗招你你不去,不要那三妻四妾和这小子同居,你TM怕是gay吧?

    基于这种心理,太守还是早早地离开了。而那时的李白正凝望着鸟儿出神。

    李白是一个升龙斩砍掉了一只鸟儿的尾巴上那独特的长羽,他想起了十五岁那年他砍断了葫芦藤。他捡起了那根羽毛发起了深思:羽毛,鸟全身都有,为什么人没有呢?为什么鸟会飞而我们不会呢?为什么鸟儿在天上运动量那么大而不会感到饿呢?对于第一个问题,应该就是因为人的功能不需要吧。那鸟为什么会需要呢,这种东西,一来可以保暖,二来可以滑翔。根据李白登山的经验,越往上的温度是越低。也就是说,羽毛当然也是会飞的因素之一。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呢?当然翅膀是一个,这是差别最大的地方了。那么翅膀要用来干什么呢?当然说,翅膀让它的表面积变得特别大,也就是说,为了滑翔。那么人装上翅膀能飞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摸过鸟翅膀固着的那部分,其肌肉发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那么人也有这种肌肉能飞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为什么?小鸟的那种数字要小得多,就是体重与体积的比值。那么其体内是什么呢?肯定是空啊,才能那么轻,而且如果是那样的话应该是用来呼吸的,李白知道,运动起来,呼吸肯定会急促。那么供其飞行的能量呢?那么小的身子,肯定也吃不了多少东西。但是吃点就拉出去不就行了吗!鸟和人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可能就是这个了——吃下的东西,很快吸收,很快拉出去。而且,如果是空的话,骨头应该也有空的部分。那么细细数来,一共有这么几个特征:

    1.被覆羽毛。

    2.身体有翼。

    3.肌肉发达。

    4.消化快

    5.骨骼轻而中空

    6.这是个大胆的猜测:鸟用来气体交换的地方很大很大。

    这么一看,鸟与人不一样的地方都是适合飞行的因素,也就是说,人想飞,必须要改造这些东西。所以说……这种事情如果是巧合就太巧了,那么,一定是渐渐地为了飞行而进化成这样。鸟儿如果不会飞,那它们简直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物种,而为了飞翔,它们必须进化成此。那么也就是说,现在的鸟儿是经过很长很长时间进化成的,一直在进化,过去会,现在会,将来也会,那些落后的物种就必须灭亡。李白取得了三个法则: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也就是说,你活得不屌,就必须淘汰,适应这个世界的物种才能够生存。而为了适应一直在变的环境,一切物种都在拼命地进化,所以说,如今的人类统治的世界,只是一个偶然,进化与此的人类成为了地球的霸主,而过去不是,将来也不会是。而自己,更是千千万万苍生中的一个偶然,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