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青莲踏天 » 公元725年——云游

公元725年——云游

    江陵秀丽的春光,一飞一停的一群鸟儿,让李白很惬意,不禁想到了匡山的那些奇禽。他不知道它们怎么样了,但他希望它们可以活下来——尽管他知道这几乎不可能。退一万步说,即使活下来了,没有了草药喂的虫子吃,它们过不了几代就会变成普通的鸟。奇异的东西没有了光环,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欣赏起来味同嚼蜡。好像一个大肥皂泡,未破时五光十色,若被戳穿,则一文不值,甚至化为虚无——而一颗尘土便可以戳破它。所以,有才者不应发挥特长,让身上的外衣更加艳丽才好吗?李白想到了自己的诗。

    但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仕途才是正道,文学这种东西只是消遣。就好像消愁的小酒不能当正餐一样——李白好像已经感到不时有隐隐腹痛,他现在酒喝得少多了。

    前方好像是天台山了吧,听人说有个特别牛逼的道士住在了那。他想去拜访一下——主要是为了他那不知所措的号。

    与吴指南进了玉霄峰的层层林中,感觉这里并没有大匡山那么生机勃勃,但也让人心旷神怡。向前,见一亭子。见了那司马承祯,发现已经耄耋之年的他眉清目秀,面色和善,霜色长须飘飘,烨然若神人。他正在弹琴,听完一曲后看了看两人,笑道:“为何而来?”

    “久闻大名,特来拜访。”

    “不足道不足道。”

    “请看我写的诗。”

    李白今年上半年去了不少地方——三峡、荆门、江陵。《早发白帝城》是借景抒情,有感而发;《渡荆门送别》是离乡万里,望月沉思,由水而发;李白对二者还是挺得意的。

    老人让李白拿着诗后退,看了一会儿,叫道:

    “善哉,善哉!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李白的双颊闪过了一丝绯红,指南的双眼中掠过了一抹嫉妒。

    “汝可会抚琴?”

    “略知一二。”

    一曲弹罢,余音绕梁,老道惊愕,指南不屑,李白摸摸头,站了起来。

    司马承祯点了点头,问:

    “孰教汝此术?”

    “无人。只蒙受赵蕤大道熏陶,方有此小术。此外旅途阅人无数,见俗世奇人过数,略记一二。”

    “大师之才也!可雕之栋梁之才!”

    吴指南感到了0的存在感,不耐烦皱眉道:

    “看此天山雨欲来,不可久居,吾等下山可好?”

    李白瞥了眼无辜高挂的太阳,叹了口气,抓起指南的手,刚欲走,老道叫住了他:

    “少年,官场污浊,莫接触。汝道骨仙风必成大事。”

    李白没有回头,继续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