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2职工大院 » 第131章 大排档

第131章 大排档

    等回到休息区,发现这个区域的几个学生都在,眼下中午,加上‘广交会"已经开了好几天了,人流量减退了一些。

    大家都是偷的浮生半日闲,聊天的聊天,喝水的喝水。

    秋火明找了个空椅子,提着走到赵嘉敏的身边,他也不管张松还在不在跟罗锦绣置气,自顾自坐了下来。

    果然张松离他们远远的,没有跟过来,他这几天也交了几个新朋友,凑了过去,也不寂寞。

    罗锦绣用鼻子哼了一声,“算他识相。”

    赵嘉敏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多大的事情,反正你们也不会有交集,抛之脑后吧……”

    罗锦绣套住赵嘉敏的胳膊,“还不是一大早我过来找你,这才被人拉了壮丁,下午可别让我跟他再碰到了。”

    她们两个小声地聊着贴己话。

    秋火明也不插话,他取出自己兜里的那封信,这封口是开着的,那就证明这不是什么贵重的资料,摆明是可以看的。

    他打开那叠纸,这上面的数据是测试数据,都是关于抗干扰的。

    他不知道前因后果,这段数据也看不懂,瞥了几眼,知道这些不是不好的东西,他就放心了,这才把资料塞回原处。

    这年头还是小心为上。

    他都吃了一次亏了,虽然对方的手段很拙劣,自己也证明了没错,但是名声多少受了损伤。

    所谓坏事传千里……

    正想着,他突然神色一滞,电光火石之间,他想起来那位技术人员是谁了。

    早些时候,汉江的俞雪莹就写信跟他说过,她有个同学分配在羊城,还说跟他打了招呼,说自己是她表弟,让他多些照拂。

    这人就是孙梓羽,看年龄也符合,应该不是同名同姓。

    这还真是巧了,不过也说得通,她们这一行的,对‘广交会"是很有兴趣的,搞科研的,谁都不想闭门造车,能多出来见见其它的产品,多些思路也好。

    不同的思想与理念的碰撞,才会有火花。

    “今晚我带你们到沿江路跟长提路一带去吃大排档吧,如果凑巧的话,你们还会看到一个奇人……”赵嘉敏笑着说道。

    秋火明来劲了,“奇人?啥奇人?”

    一旁的罗锦绣推了一下眼镜架,“到了不就知道了,我们顺便看看珠江,话说我们学校后面也有大排档,你们想不想去吃……”

    “那就轮流做东,今天先去沿江路一带……”

    羊城的大排档即使在后世那也是响当当的,名气极大。

    “我们学校后面的大排档是一些农民的民房改建的,一到周末生意火爆……”罗锦绣说道:“我去过一次,这种地方就要人多,不然遇到小流氓就糟了。”

    秋火明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有我呢。”

    “嗯,你这傻大个倒是可以唬人……”

    秋火明摸了摸鼻子,自己明明是玉树临风,到她嘴里就变成了傻大个了,找谁说理去。

    “你把资料放我包里吧,不然一会儿要落掉了。”赵嘉敏伸出手。

    秋火明将口袋里的信封取出递给她,“谢啦。”

    女生这点好,出门多少都带个包。

    赵嘉敏的包是斜背的款式,米白色,很小巧,背在身上,勾勒得身材更加的婀娜。

    “秋火明,你不是无线电专业嘛,给我们设计一款可以通信的设备啊……”罗锦绣提议道。

    秋火明一怔,这点他竟然一直没想过,来到这个世界后,他逐渐适应了没有手机,远距离联络靠写信,近距离生活靠走路的生活。

    但其实,眼下的很多技术其实已经可以制作相应的设备了,至于移动电话,摩托罗拉其实已经有了,只是目前,在国内没有基站,也没有制定制式标准,暂时还是行不通,但是对讲机没问题啊……

    “回头我试试,中大离我们工学院大概多远?”

    “十二公里,直线距离大概是十公里左右。”赵嘉敏悠然地说道。

    “太远了,够呛,回头我研究一下。”秋火明挠了挠头,据他所知,一般的对讲机有效通讯距离是3公里,即使专业的对讲机应该也不会超过十公里的距离。

    “行,那就交给你好好研究了。”罗锦绣拍板道。

    秋火明转头看向赵嘉敏,“你跟她不一定能实现通话,但是跟我可以,我们宿舍的直线距离不超过400米……”

    赵嘉敏嫣然一笑,“好啊。”

    罗锦绣撅起嘴巴,“可恶,你们把我撇到一边……”

    “不用着急,再过个几年,说不定科技进步,远距离通话也不在话下。”

    “说得跟真的一样。”罗锦绣嗤之以鼻。

    下午的时候,秋火明抽空去找了一下陈丽,顺便打听了一下刘子豪的底细,打听下来,这人没什么花头的,也就放下心来。

    聊天的时候,恰好李大叔过来送单子,两人打了声招呼,这就等于变相证实了秋火明所说的话不假。

    不过陈西他们原本就打一天零工,后面怎么样也不会在乎。

    秋火明也不想在这人际关系上多费口舌,不过陈丽这人还是很不错的,竟然看出了一些门道,话里话外敲打了一下李大叔。

    终于等到了收工,满怀期待的秋火明兴冲冲地跟着赵嘉敏他们去车站等车。

    张松去找陈西他们去了,他们要晚半个小时收工。

    今天是赵嘉敏请客,她没提要请别人,秋火明自然不能越俎代庖。

    他们今天要去的地方其实离公园很近了,最多也就一公里左右的脚程。

    公交车到站的时候,已经五点多了,此刻正是下班的高峰,路上人流、自行车川流不息。

    ‘沿江路"顾名思义就是江边的马路,这里原先叫‘沿江三路",今年刚把名字给改了回来。

    等几个人从车站走到沿江路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分钟以后了。

    江边的摊档在斜阳的余晖中,陆续的摆了出来,占据了半边的道路,有些是有门面房的,墙壁上挂着酒水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