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零文艺时代 » 第八十九章:遍地是大腕的人艺

第八十九章:遍地是大腕的人艺

    春风社的王大雪倒是告诉过他《血荐轩辕》卖得特别好。

    为此。

    春风社还特意把《狄仁杰探案传奇》的出版计划又往后推了推,不想自己打自己。

    只是宋远航没想到书会卖得这么好。

    他最近忙着写稿,都好久没去书店了,没能排队买本自己写的书,真是有点遗憾啊。

    而且一想到那一本本卖出的书都是钱,而且还和自己无关。

    宋远航顿时心情复杂,只能含泪把名签。

    “宋作家,能麻烦您帮我在扉页上写几句话吗?”

    声音好耳熟啊。

    看到一张纸条和《血荐轩辕》一起递到自己面前,宋远航忙抬头望向说话之人。

    国字脸、双眼皮,谈不上多帅,但也长得很不错,而且浑身透着股踏实忠厚的老实劲儿。

    这不是贾志国同志吗?

    “小杨,这位李茉莉同志是谁啊?一看就是女同志的名字呀!”

    旁边有眼尖的,已经看到字条最上面的名字,立刻开起杨力新的玩笑,

    其他几个年轻点的,一听也顿时来了兴致,全都伸长脑袋,凑了过来,想看看小纸条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

    而杨力新已经是脸红脖子粗,窘得不行。

    “各位,对不住了,这纸条呀,只有我能看。身为作者,我得保护读者的隐私啊。杨立新同志,麻烦你等一会儿吧,我给大家签完以后再给你写。”

    宋远航伸手盖住纸条,帮杨力新解围。

    “行!”

    虽然没写什么不可见人的内容,但想到其中有一句:自毕业以后,许久未见,对你甚是想念。杨力新还是会觉得脸烧得慌。

    “宋作家,你认识小杨啊?”

    杨力新自己没注意,杜郁却是蛮好奇的。

    小杨虽然也开始登台演戏了,但都是路人甲,行人乙的龙套角色,宋作家怎么会知道小杨的名字呢?

    “奥,我刚才扫了眼纸条,底下写着呢。”

    幸亏小纸条下面有署名,要不还真就穿帮了。

    他总不能告诉杜郁,杨力新同志后来和同是人艺演员出身的宋单单,一起主演了国产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也是巅峰之作的《我爱我家》,成为家喻户晓的贾志国。

    而说到宋单单,就不得不提一下人艺的学员班了。

    从1958年到1985年近三十年间,六期学员班为人艺搭梁立柱,培养出了许多优秀演员。

    修宗迪、阎怀礼、李光复、杨力新、王姬、冯远铮、丁志诚、吴刚、岳秀清、梁观华、宋单单……,他们用精湛的演技,借助影视剧等平台,将人艺的影响力,从戏剧圈扩散到更大的范围。

    提起人艺的演员,哪个不竖大拇指?

    就说和宋单单同届的梁观华吧。

    宋远航还在写的武侠连载《狄仁杰探案传奇》,就是由梁观华主演的《神探狄仁杰》改编。他还有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不管是神机妙算的大唐丞相狄仁杰,还是乐观踏实的平头百姓张大民,梁观华都演得栩栩如生,丝丝入扣,丝毫没有违和感。

    而像梁观华这样的演员,人艺不说遍地都是吧,但也真是一抓一大把,所以说这里是当之无愧的戏剧殿堂呢。

    “我们这里工作氛围一向活跃,没吓着你吧?”

    等人都散了,杜郁倒了杯水,递给宋远航。

    往常其他作家过来交流,大家也没这么热情。

    主要还是因为最近大街小巷都在播《血荐轩辕》。

    宋远航又是话题人物,大家都对这个又会唱歌又会写作还是名牌大学生的年轻作家充满了好奇。

    所有好多年轻同事都跑来凑热闹。

    “没事,我们学校天天比这还闹腾,思想活跃才能气氛热烈嘛。”

    “小宋同志这句话说得好呀。我就当是对我们人艺的夸奖了。”

    宋远航刚端起水喝了口,就看到一个清瘦儒雅的老人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于老师,您好。”

    宋远航赶忙站起身,主动上前两步,和于时之老师握手。

    这位可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宋远航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写话剧演员的文章。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谈及华夏话剧,必定绕不开燕京人艺,而谈到燕京人艺,于是之又成了绕不开的演员。

    从1958年,老舍先生的《茶馆》在燕京首演,剧中最重要的角色王掌柜,就是由于老师扮演。

    舞台上的王掌柜,永远是低头哈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身的市侩气息。

    只要看过原著的观众,都会觉得这就是老舍先生的王掌柜,简直是演活了。

    可惜晚年的于老师身体不太好,特别是记忆力方面,变得比较差。

    这对一个话剧演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92年于老师最后一次演《茶馆》时,曾经在舞台上一度忘词,需要同场搭戏的蓝天野老师帮忙圆过去。

    可演出结束后,观众还是全部起立鼓掌,久久不愿停息。

    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于老师的舞台绝唱。

    一个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还是要迎来他的落幕时刻。

    ''之前只看过你的书,一直没见过面。自从听小杜说你要来这边和他一起改剧本,我就每天都要过来打探一下的。”

    于老师十分和蔼,笑眯眯的,一点也没有大演员大领导的架子。

    ''您太客气了,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多向您请教。”

    人艺向来重视编剧。

    在戏剧海报上,编剧一直都是放在第一个位置,比导游和演员的排位还要靠前。

    郭沫若、老舍、曹禺……这几个在华夏现代文学史上响当当的名字,共同支撑起了人艺“郭老曹剧院”的文学根基。

    而人艺的编剧创作室一度被称为小文协。

    业内还流传过一个说法,说是去人艺找院长,最好先去编剧创作室,别去院长办公室。

    不来人艺,宋远航压根就没想过要写话剧剧本。

    可看到于老师,看到杨力新,想到人艺那些兢兢业业,将一辈子的精力都花在戏剧上的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宋远航就很想帮人艺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