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庶途 » 第五十五章 底蕴

第五十五章 底蕴

    其实要说纵观整个同文书院上下,称的上怪人的,又何止是单张斌一个人。

    就好比拿这次的同文书院的年度大比为例。

    按照范旭之前在脑海中所预想过的场景,所谓的书院年度大比,怎么着也该是寻一处空地设上擂台,建好来宾观赏席,而后再由书院出面组织,将学子们分门别类划分出不同组,再根据所学设立出不同的科目竞技,之后再统一放到一起,好好决出个名次高低。

    可实际上呢?

    根据山长黄九州自己所言说的初衷,所谓的书院年度大比,实际上除了上午的那场经史子集测验,是为了决出甲乙学子在书院内的待遇之外,剩下的所有时间,都只是为了让同文书院里学子们,有一个能够方便展示自身一年成长的舞台,而所特别设立。

    “其实哪有什么书院年度大比啊,都只是那些不知情的人,自己风传杜撰出来的……不过后来被这样叫的多了,咱们山长也就默认了这个叫法。”

    孟杰带着笑意的解释在范旭耳边响起:“我听以前的学长们说,过去书院学子其实根本只有内外门之分,其中内门的,多是山长带来的月国人,而外门的,则是一些来咱们景国定居的异国人。”

    “后来,因为书院出名了,越来越多咱们大景的学子慕名来到书院。

    山长为了防止他带来的那些月国学子懈怠,这才分出了甲乙丙丁四类等级。也是从那时起,书院教授的东西,也就慢慢不再限制于常规的学科。”

    “再到后来,学科设立的多了,有一些冷门学科甚至是咱们学子们自发创立,为了防止一些人混日子,山长这才设立了这项活动,以减少学子中的滥竽充数之辈。”

    “滥竽充数?”

    范旭不理解:“既然不是真心求学,干嘛不选择离开书院?”

    要说甲等学子因为享受免除食宿费的待遇,有人为了这个赖在书院混日子也就罢了。

    从乙等学子开始,书院收的每个月二两的食宿可真不算低。

    譬如在外面的书院村。

    一位学子正常的月度开销,囊括衣食住行在内,一个月也不过一贯二三百文。

    如此算下来,书院在只包食宿的情况下,每月就要收取两贯,这个价格几乎是要比住在外面翻了一倍之多的。

    这也就无怪那些丙丁等级的学子,会只待在书院里的时间两三个月之短了。

    孟杰笑道:“还不是因为山长的人脉广……你来书院时日尚短,对咱们书院里的许多隐藏门道还不清楚,其实咱们书院的学子,经常有人会不定期被派到朝廷六部里去历练,一些眼皮活泛、嘴甜些的,总能在这期间结交到那些官吏,之后再由书院那边出面代为说和一番,有时也就那么稀里糊涂的留下了。”

    “哦?”

    范旭眼前一亮:“这种事朝廷就没查过?

    况且莫名多出的官员,名单总是要向上报的吧?

    上面向下发的俸禄也总不可能无端端多出来一份,又有谁来补齐?”

    “这我哪知道这些。”

    孟杰挠了挠头,扯出一丝尴尬的笑意:“但总之据我所知,每年书院里都会有一些走运的家伙,被悄悄留在了六部。

    虽说这些人刚进去时多是作些员外郎、主事这些小差事,可能拿到手的,却也都是实打实能管事的职官,况且每月二两,一年也才二十四两。

    这笔数字,还管着食宿,怎么着也比在外面捐官的花费,要划算许多吧……”

    范旭闻此,哑然失笑。

    二人边说边逛,很快又来到一处摆着泥塑、陶盆的摊桌前。

    信手拿起一只绘着彩绘的白泥陶盆,新颖的造型、手法让范旭十分喜爱。

    但可惜的是,在问过这位同学后,对方似乎并不打算售卖,所展出的样品,也只是为了吸引对此感兴趣的陶瓷商人前来,连同他的技法一起买下。

    “看到了吧?

    这就是山长创办这个活动的目的。”

    孟杰指着其中一位被吸引到泥塑摊前的山羊胡商贾道:“这人是书院街上一家古玩行的老板。

    除了字画古玩之外,他平日里还喜欢在店里售卖一些造型奇特的泥人泥塑。

    如今得着这位同学的上色技法,想必不多日便能再做一些新奇的玩意儿出来。

    你若真心喜欢,到时我再带你去他铺子里挑选。”

    “好呀。”范旭回道。

    他如今可算是知道,为什么明明是书院大比,却能吸引到这么多外来的来宾了。

    同文书院本就向来以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而闻名。

    书院开放的学科越多,越能吸引到更多不同类型的学子慕名前来。而与此同时,越多不同类型的学子,也就越有可能能为书院创造出更多不同的学科出来。

    且作为这个时代里,唯一一个拥有高端知识储备并走上开发道路的产力,同文书院学子对于各项工艺的研发能力,都毫无疑问是走在了这个时代的科研最前线的位置。

    这无疑是件互惠互利,且一石四鸟的利好事宜。

    更极大的带动了景国的工业改革。

    至于影响……

    大概外界那些敝帚自珍的家族式小作坊来说,这算得上是一次碾压式的冲击。

    毕竟在许多几十上百年都难得一变的古老行业传承人眼里,最重要的从来都是对于家族技法的传承与保密,哪怕外面好东西再多,这些人也能把脑袋塞进沙土里,一门心思的想着怎么把老祖先留下来的珍贵传统手段严防保密。

    至于‘改进’这样对祖先甚为亵渎的举动。

    不要说实行,单是在脑海里想过一下,都该被捆起来,再关进祖屋里好好反省。

    时间在闲逛中一分一秒的流逝,在与孟杰的交谈中,范旭也首次见识到了书院的真正底蕴。

    譬如一张普普通通的桌前,几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黝黑青年,竟然合力向众人展示了一段,由他们亲手所制作的‘黄河河道’。

    其上不仅用黄沙惟妙惟肖的演示了河水流速对泥沙沉淀的直观影响,更在旁边附上了详细的水文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