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庶途 » 第六十一章 丁仲元的忧虑

第六十一章 丁仲元的忧虑

    奔驰的马车中,一直手于袖袍中紧紧地抓住那卷由白玉为轴,上好蚕丝为底料制成黄色绫锦织品,缓缓将其抽了出来。

    这是一卷由圣人亲笔书写,并盖有传国玉玺印鉴的圣旨。

    丁仲元口中发出一声悲凉的长叹,双手郑重的握着圣旨两端的玉轴,缓缓将圣旨放在腿上展开。

    ‘皇命受天,胄后而存。

    兹闻丁氏长女丁香,静女其娈,娴熟大方,宜其室家,太后与朕躬闻甚悦。又闻祁亲王之子_____,性温有礼,行孝有佳。

    今帝有感,二人燕婉之合,特此婚配,令成眷属。

    望二人择吉日成婚。

    钦此。’

    圣旨全篇一共只九十九字。

    丁仲元仔细观察,上面字迹虽清晰,边缘处却已经显得有些微微泛黄,看起来这道圣旨像是在许久前便已经写好。但整篇圣旨内容却并不复杂,其内容也只是赐婚圣旨该有的常规格式。

    ——除却那特意空出的名字一栏。

    丁仲元做梦也没有想到,早在十多年之前,自家女儿才刚刚还只在两三岁的时候,命途居然已经被安排进了皇家。

    狠狠地灌下一口酒,丁仲元带着醉意的脑子飞速的运转着,十多年前的时候,景帝当时究竟是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悄悄瞒着所有人,写下的这道密旨?

    而今,又是出于什么何种目的,选择将这份冰丰雪藏了十多年的密旨,再次悄悄交付了他?

    时隔已久,到了如今,十多年前发生的那些事情的细节,丁仲元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难啊……”

    或许在旁人的眼中,丁仲元这位执掌三省六部的尚书令,是掌管着整个景国经济、户税、统筹的六部之首,身后更有皇家背景的老皇妃做撑腰。

    但自家事自家知,对于目前丁府的复杂情况,丁仲元觉得自己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讲清楚。

    根据景历,丁仲元祖上,是曾经一路跟随景朝太祖闯天下、建立大景的开国元勋。之后,又得太祖蒙恩封赏,丁家那位祖先便十分干脆的舍了军权,换了身世袭勋贵。随后又经太宗、高祖、高宗……丁家连续侍奉好几代帝王,一直到得如今政和帝范泓,家族都不曾遇到过半分落魄,反倒是在这期间,家族中的女眷一直与皇室保持着姻亲关系。

    ——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无疑皇室对丁家恩宠极盛的表现。

    而今丁氏一脉。

    家族中辈分最长、年事最高的丁老太公已经退位颐养天年,其下真正管事的权落到了二叔公丁风正手里,一般被丁府人唤作二爷爷,另外丁家在皇宫里,还有位曾经跟随过先皇、做过贵妃的老奶奶,虽然年事已高,很少再过问世事,但若真到了家族危难之时,也能算作一大助力。

    再下来,便是轮到了丁仲元兄妹三人。

    依次分别是:身为大哥的丁仲元,老二丁修元,老三丁凝元。

    又因为那位丁家那位老祖宗的遗训,丁家之内并没有大房二房之分。不过,因为丁仲元与最小的三妹丁凝元皆是那位丁老太公所出,故此二人关系更为亲近。

    而今,丁家三位兄妹中。

    身为老大的丁仲元担任六部之首的尚书令,老二丁修元任皇城司亲军都督,最小的三妹丁凝元,则是早早地嫁给了那位,当初大景皇朝众位适龄皇子中,最风头无两,也是最有可能继承景朝皇位的二皇子,而今的祁王,范烨。

    乍看上去,丁家祖上这样不将全部鸡蛋放入一个篮子的安排似乎天衣无缝,也会给家族带来未来一片前途光明的局面。

    可任谁都没有想到,笑到最后登临景朝大宝的,却并不是大家预想中的三皇子范烨,而是楚王范泓!

    其中最令人费解的是:即便是拿到了景朝大宝之位,楚王范泓却并没有选择对祁王一脉大开杀戒,更没有对他那位二哥范烨动手,或是赶对方去就藩,反而是将对方故意留在了眼皮子底下。

    或许是为了自污,又或许是真的意难平。

    最终,景帝的这个决定,让景国少了一位能征善战的二皇子,多了一位在神都整日只知流连花街柳巷,醉生梦死的祁王。而与之相比的,却是政和帝范泓文韬武略,励精图治十多年,景朝在其治理下,变得愈发强盛。

    ——这无疑更证明了当初某些人所做出决断的正确性。

    但丁仲元更在意的,其实还是丁家现在所在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来讲,任何一方势力在参与夺嫡的时候,如果不幸站错队伍,那所面临的惩罚通常是以整个实力遭到对方完全清洗、并打压瓦解来作为失败的下场。

    当然,如果有幸能够遇上一些本就心胸宽广的帝王,那对方或许也未尝不会考虑,在整件夺嫡结束后,给予参与夺嫡方所有人员一定的打压、教训后,然后将对方的势力收复过来为自己所用。

    ——结合以上来看,当初帮助过祁王夺嫡的丁家,不仅在夺嫡失败后,没有被景帝惩罚,反而在这些年将两兄弟不断擢升,以至于兄弟到此时,竟变成了如今的一人掌管景朝三书六部,一人总揽皇城圣人安危的局面。

    这无疑让丁仲元完全猜不透景帝这样做的目的。

    究竟这样做是种丁家的一种试探?

    还是说景帝的度量,真的可以做到将敌人也视如己出?

    当然,丁家的情况之复杂,还远不止以上提到的这些。

    譬如再往丁家的下一代看。

    身为大哥的丁仲元,明明看着一脸的富态地主像,却有着与自身气质所完全不符的专情,因此膝下只育有丁香一女。

    而老二丁修元虽子嗣繁多,却尽是些只知斗勇斗狠的纨绔之辈,看似花团锦簇,却难寻出一人堪大用。

    而提到那位最小的嫁入王府的三妹丁凝元,就不得不提祁王。

    自那位长子晨身染重病,不治而亡后,整座祁王府像是被人下了咒一般,所有出生的婴孩不是难产就是滑胎,好不容易请来了大佛寺高僧为其驱邪祈祷,结果之后,王府内所有妻妾受孕后所诞下的婴孩,竟然全无一位男婴。

    这难道是天要亡祁王一脉?

    这大概是这些年来,笼罩在所有神都百信心头,茶余饭后最喜欢提起的一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