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玉环二三事 » 前言

前言

    一个地名引发的幻想

    玉环,一个人口只有几十万,在东南沿海的一座岛屿上,土地面积只有四百多平方公里,主要就是海域面积,约两千平方公里,就跟越剧里唱的一样:玉环就是那讨海滴人呐。《越绝书》有言:玉环嘛,就在东海那嘎达,以前海鲜比沈家门好吃,后来被吃光了...那里还有不知道几A景区,其名曰“大鹿岛”,那里更加有非常有名的“大鹿岛”,那里还有超级有名的“大鹿......此岛孤悬在烟波浩瀚的东海,距玉环坎门港6海里。常年被绿色所覆盖,山海风情并茂,如万顷碧波长缀的翡翠。相传古时天庭有只神鹿,因偷衔仙果撒于人间而被坠入东海,遂成块状鹿形的孤岛,故名大鹿岛。你看吧,到处都是神仙,整个玉环岛也是神仙的玉环变的。

    书接上回,玉环其实就是个小破岛,它上面共有17种方言,有太平话,坎门话(即闽南莆田话),温州话(与温州略有不同),闽南话(属闽南语),闽东话,潮汕话(漳州)。因为玉环与温州相邻,一些地方也讲温州话(正经温州话)。其次还有陈屿话(闽南话的分支)。平阳话也算是闽南一支,与坎门话稍有区别。从有这个地方以来一直被温州语系和太平语系互相拉扯,最后形成三种主要语系太平语,温州语,闽南语。

    《越绝书》又有言:最早玉环就是勾践马仔。西汉初期,玉环境地属东瓯国,东瓯王因闽越国围攻,举国迁徙,县境变废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豪门士族为避战乱南迁玉环,黄老学说在玉环开始盛行,而后成为了闻名遐迩的道家道场。唐末五代及北宋初,中原多故,闽地战乱不休,官民为避战祸移居浙南沿海,而后开始制盐历经宋元。明洪武二十年,倭寇扰边,老朱强令今“漩门港”南岛屿居民内迁,嘉靖二十四年,军民上玉环岛冒禁耕种,又有福建渔民搭寮居住,清迁来沿海居民(大部分来自温州、台州两府沿海居民)报荒垦种,展复玉环,境业再衍。民国九年划毁后蛟盐坦,至此塘垟、密杏(鹦)、后蛟一带的千年盐业退出历史舞台。

    科普了一大堆非常枯燥的东西,为什么嘞,因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混沌初开之际,一把斧头扛着一个睡眼朦胧的猛男来到了混沌面前,然后猛男就当场把混沌给开了,巴拉巴拉...过了很多个会元之后,有一个洪荒边角料仙人路过东海,biu~掉下了一枚玉环,从此玉环就开天辟地了。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东西不能乱掉,人不能做个糊涂人,神仙也不行。唐长老曾经曰过:东西不能乱丢,砸坏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

    玉环其实最有名的是文旦,不是元旦,不是混蛋,不是乌龟蛋,也不是圣诞,就是文旦。话说从前福建华安县一位名旦,艺高貌美,早失双亲,长年献艺于民间,与乡亲结下了深厚情谊。后来遭到豪绅侮辱,羞恨自尽。乡亲们凑钱安葬了她。哪知过了几年,她的坟头上长出一棵柚树来,结的柚子又多又好。人们纷纷剪枝嫁接,并将它取名为“文旦”。另据专家考证文旦由明万历年间本地柚品种密罈(密罈:一种有盖的陶器,无盖的称瓯,与文旦外观相似)改良而成。此柚肉质脆嫩,瓤肉饱满汁多,味浓清香,甜酸适口,品质优良。常吃玉环柚可理气化痰,润脾清肠,下恶气,解酒毒,对高血压、糖尿病及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病症有较好疗效。在现在不能用极限词做广告的时代,文旦在很早就有牛人背书了,1995年9月5日,著名的经济学专家于为玉环文旦题了五个大字——“中华第一柚”。著名生物学家谈品尝玉环文旦后,在纸上写下“柚中之王”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