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破幻归真传 » 第十六章 江湖传闻“庄王墓”

第十六章 江湖传闻“庄王墓”

    翌日辰时,武陵郡南门。

    这时有不少人已经披着朝露入了城,或身上担着些菜果,或驾马车拉着货物。他们都是从乡间赶了大早来城中卖些东西,还有昨夜来晚了没进了城的,都是行色匆匆。

    城门内,陆柏舟、骆梨花呆坐一旁,竞相打着呵欠。

    骆梨花埋怨道:“起那么早干嘛?等了快一刻钟了。若是要来,他早就到了。”

    陆柏舟心中其实也早已是这样想的了,只是最后还剩一点点希望,希望这个朋友能与自己同行。

    九脉山上收徒极为严苛,除了自己以外,每十年才收一名弟子,弟子间以强者为长。

    大师兄乃是师父二十年前所收,天资卓越,本应成为下一代天师。却在一次下山之后,与一位“魔教教主”相爱。那时正是中原各派将魔教赶走之后的不久,各派“正道”人士还陷在对于魔教的愤怒中。在得知“魔教教主”所在时,不顾一切地围攻追杀二人。

    那位女子怀了大师兄的孩子,二人本想寻一僻静处终老,忽然间被人找上门围杀,双拳难敌四手。“正派人士”竟先偷袭那女子,她一身亡,大师兄也坏了道心,与那些人同归于尽,只留下一封给师父的遗书,便咽了气。

    自此,师父严令众弟子,没他的允许,不可随意入世。

    三师弟入门其实是比自己早十年,性格很闷,常常将自己关在九脉山那座“三清斋”中读书。小师弟是六七年前外出所带回来的,刚来的时候还会尿床,陆柏舟一直都视他为自己的亲弟。但自己既然下了山,小师弟也就没法陪自己解闷了。

    正想念小师弟时,转角处陡然转过来一个背着包袱的瘦高男子,朝城外走去。这时间出城之人本就很少,又背着一个包袱。陆柏舟刚看向他,结果转角又出来两个小孩子,也抱着一个包袱。三人路过时,还不时说着“乡下”、“亲戚家”、“捉促织”云云。

    眼看快过一刻了,陆柏舟也不打算等了,还是先走吧。

    “走吧。”

    二人出了城门,翻身上马,朝南而去。

    刚行不到二里,就听见后面传来急切的呼喊声。

    “等等!”

    二人转头看去,背着包袱的胡三万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满头大汗直追二人而来。

    见胡三万来了,陆柏舟登时眉开眼笑,说道:“呦?你这马是赤骥啊?这么大排场?怎么才出来?”

    胡三万连忙摆手道:“咳,我祖上都是草头百姓,怎么可能有钱买那么好的马。这匹马是西域的马不小心串了本地的驽马。你们不知道,我好不容易才说服爹娘放我出来,哪能想到都已经辰时快过一刻了。”

    陆柏舟有些感动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想说什么,却又哽在喉咙,没有说出来。

    “咦?”

    胡三万看了看方向,又指了指官道左边的一条狭路,说道:“你们走得这条官道是通往晋熙郡的,那条才是去渝州郡的。”

    看着二人面面相觑的表情,胡三万深感震惊道:“你们居然不认路...而且还敢什么都不准备,直接上路?”

    “其实我这是第一次下山...而且我准备吃食了。”

    “我也是长大之后第一次出远门,而且陆大哥准备次屎了...”

    “是吃食,注意发音。”

    “咬到舌头了...”

    胡三万扶额,无语地从一条长盒中拿出一张纸,上面标注着一些三角、曲线、圆点,每个圆点旁边都标着几个字,最中间写了个“吴”字。

    胡三万说道:“我这里有一张吴国诸州郡分布的地图,虽然只粗略地标注了山川、常走的大路和地名,但是咱们用就足够了。”

    “太棒了,你可真是我的好兄弟!”陆柏舟转而大声道:“可是咱们不是在南楚国么?你拿吴国地图干嘛?”

    胡三万撇了撇嘴,说道:“你不知道楚帝代吴么...”

    “啊?”

    骆梨花学着陆柏舟拍胡三万的样子拍了拍陆柏舟,说道:“这事我都知道...太祖皇帝本是吴国的大将军,吴国皇室衰落,太祖皇帝握有兵权,后来怎么怎么样,就取而代之了。”

    胡三万说道:“差不多就是她说的,这幅地图是好多年前,家父从一个商人那买来的。他们商人需要知道去往何处逐利,自然需要知道如何去。”

    “太棒了,三万。”陆柏舟不想再丢脸了,于是大手一挥:“好,那我们就上路吧!”

    信江城

    听雨楼

    上层,一张临江桌旁,二位武者正在此饮食,高谈阔论。

    “听说了么?南江县一个药农在深山上发现了一个墓,还拿出了一件宝物,有人见了宝物,猜测墓主人可能是庄王。”

    “这传闻在江湖上传的沸沸扬扬,我敬佩庄王,有关他的消息我何事不知。可叹庄王当年以两州之力,尽收南方列国,雄霸一方,甚至有问鼎之意。可惜他身死而未能继位,厉帝、灵帝昏庸无道,宠信奸佞,这才让...”

    “嘘,小声点!”

    ...

    “二位兄台,庄王之墓这个传闻从何而来?是真的么?”耳边传来一阵轻声细语。

    二人望去,是一个身着平常的姑娘,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这姑娘不像是江湖中人,反而打听起庄王墓这种江湖大事。

    那个为庄王叹惋之人颇有些轻蔑道:“小姑娘,你打听这种事情做什么?你这年纪应该在家里好好学学女红,将来找户好人家嫁了,对吧?”

    姑娘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大哥说笑了,我本是不会打听这种事的,只是我曾在书中看过庄王的一些记载,觉得他当真是一位雄主。大哥您就告诉我吧。”

    “这还用你说?不过看在你对庄王这么敬佩,那我就告诉你这个传闻吧,反正这边的江湖人士都知道,也不多你一个寻常人了。”

    接着,他将庄王墓一事前因后果通通叙述了一遍,对此事如数家珍,仿佛亲眼目睹一般。

    话说南晋郡南江县有一药农姓刘排行老二,这刘二清早去山中采药,此时天降大雨,便寻了一处山洞避雨。雨势好一阵不减,他就进入洞中查探。结果,越走越惊,没想到此处山洞很深。洞中不计其数的铁箭、陷阱,许多都已经锈蚀。看到锈蚀的陷阱,壮了壮胆子再往里走,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密室,中间竖着一块石碑,上书:吴国庄王范公之墓。碑后陪葬品无数。

    刘二也不敢多拿,只拿了一件珠宝便急急忙忙离开了。回去之后找了个珠宝铺子就卖了。这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南江县。诸多江湖中人,甚至是南楚军队都认为其中必有宝藏,都来找刘二带路。无论怎么询问,他都只说:记得在西南边,具体位置他也不知道。现在并非什么采药季节,那天去采山里的野药是碰运气的。

    说完此事,他又从庄王如何文武双全开始,说到庄王与魏国七战司州,以少胜多的战绩。

    “可恨庄王最后收复徐州时,就因为景泰这个老乌龟,磨磨蹭蹭、误了战机,让庄王在三倍敌人包围下百日无援,这才战死。若是依庄王计,围魏救赵进攻洛阳,那魏国早就拿下来了!只夺了他的权真算便宜他了!”

    姑娘听到这,脸色微变,但却很快恢复。她也倒上一杯,敬道:“大哥说得真是如同亲临,干!”

    一饮而尽,那武者见这姑娘有量,也来了兴致,同样痛饮一杯下肚,说道:“庄王墓这事你听听就好,姑娘家还是好好待在家里,省得到时候嫁不出去。”

    姑娘将手背到身后,笑道:“多谢提醒。既然天色已经这么晚了,小女子就先告辞了。”

    两位武者也没挽留,行了一礼。

    那姑娘脚步很快,她在楼梯处回头略带深意地看了一眼,就匆匆地离开了听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