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破幻归真传 » 第五十一章 众人赶到平兴城

第五十一章 众人赶到平兴城

    有了冰玉芝兰丹,原本胸闷的几人都觉得十分清爽。骑行的动力也有了,不到一个时辰,几人就到了平兴县城。虽然此时天色未暗,但这最后一段路上村镇稀少,又是别国境内。若是接着赶路,恐怕行到明日辰时也到不了下一个村镇,众人才决定在此补给休息。

    平兴县坐落在岷山山脉东南方,一段较低洼的地势中。江水从城南门前横过,城北便有一座高山,平兴城就倚山而建。其地处之处已算得是南楚、魏、蜀、三国边境之上了,但这里却因为整体地势较高,物产匮乏,更无战略作用,反而不受三国重视。

    望着被风吹得有些脆弱的城门,苏玉卿叹道:“终于到了,我们在这里休息吧。接下来只要从这里向西骑行三日就可以到大雪山了!每次来大雪山都会心情舒畅,世人都说近乡情切,这里果真是我的家乡...”

    苏振自然知道家姐的心思,开口安慰道:“不管广德道长帮不帮我们,等我们消灭了魔教,就重立雪山派!”

    苏玉卿点点头,却也知道立派并非一朝一夕之间。机会可能就在下一刻,但十有八九这辈子都没有那个机会。为了这个缥缈的愿望,姐弟二人已经走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后面不管是八步还是九十八步,都只能咬牙撑下去。

    见二人陷入沉思,陆柏舟及时提醒道:“要不咱们先进城吧?今日先歇息,养足精神。我们目标太大,后面若有不测之事,我们也好随机应变。”

    “好。”

    尽管县城不大,城墙上该有的官军还都敬业地站在那里,除了一小部分倚着城墙打盹。南城门敞得大开,门前只有几位官兵,其中一人站哨,其他几人靠在一旁休息。每过一阵才会换班站哨。

    几人牵马而来,虽然引人注意,但是站哨的那个官兵一看就这么几个年轻人,心里也没把他们放在心上,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喜欢一直张着嘴...

    几人带着那布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南城门,连那布手上的绳子都没被注意到。倒是有个官兵被那布腹部发出的蚊子声吵醒了,揉着惺忪的双眼,打着哈欠道:“好烦,哪来的声音?头儿,这么早就有蚊虫了么?”

    头儿也打了个哈欠,说道:“这才几月就有蚊虫了?你睡傻了吧?就算有,那也应该是蜂子。哎,别管了,准备换班了。一会先别走,去我家吃饭去。”

    官兵笑嘻嘻地说道:“好嘞,头儿。”

    旁边捂住那布嘴的陆柏舟才松了口气,撇嘴说道:“这些官军有什么用?连查都不查,若是被盗贼进来了,百姓岂不是都要遭殃?”

    徐慕青说道:“这么偏僻的地方会有人来偷东西、抢东西?”

    几人带着那布随便找了间客栈,开了两间房,才将那布松开。一放开他,他反而不跑了,也不喊了,老老实实地坐在地上,等着开饭。这倒是让几人有些惊讶。

    陆柏舟拍拍他,问道:“你怎么不跑了?”

    那布看着他,好一会才瓮声瓮气地说出话来:“我饿了...”

    “...”众人都有些无语,不过的确,连他们修真者都有些饿了。

    那布委屈道:“明明你们那么瘦弱,为啥我还手之力都没有。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饿得都没力气了。你就告诉我吧,到底要我干嘛才肯放过我?要我命的话等吃完饭再杀我,起码让我吃个断头饭。”

    陆柏舟笑道:“我们是那种人么,不会要你的命的,只是需要你帮我们一个忙,帮我们找一个人。”

    那布不解道:“什么人?我只能感应到修炼之人的真气,平常人的真气太过微弱,我可能感应不到。”

    苏玉卿说道:“那倒不用担心,那人的修为、真气都比我高百倍不止。”

    那布朝她看去,惊讶地张大了嘴,惊叹:“百倍!女侠你的真气都这么厉害了,百倍!了不起!”

    陆柏舟将他的头掰过来,又问道:“那这么说,你答应帮我们了?”

    那布眼中闪着好奇的光芒,问道:“我能帮上忙的话肯定要帮,这种传说中的人物任谁都想见上一见。只是我不确定能不能帮得上,你们都能躲过我的感应,更何况他呢?”

    苏玉卿解释道:“这你倒不用担心,他在山中需要运功抵抗寒气,不可能不用真气。”

    那布手舞足蹈,眼中激动流转:“那好,我加入。之前感应的都是真气不超过你们的武者,还没感应过那样的绝世高手!”

    这种偏远地方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是想要填饱几人的肚子还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茶足饭饱之后,也是入夜。尽管那布再三说自己不会逃跑,但是几人还是担心他,于是便只开了两间房,由陆柏舟和苏振轮流看着他。苏振、那布简单收拾了下床铺便睡下了,而陆柏舟看到他二人都打着呼噜睡着了,顿觉房间内有些闷,想要出去走走。刚出屋,就听到夜空中传来很淡很淡的曲声,他循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在客栈后院的屋顶上看见了一道白衣身影。他运气轻功,脚下轻点,上了屋顶,走近了些才看到。那白衣身影竟是苏玉卿。

    她手拿一只雕着梅枝花纹的陶埙,那如潭水般的眼神遥望大雪山,她自己似乎也沉浸在曲声中,无法自拔。一曲终了,她才渐渐从中走出,正准备起身,忽然间看到陆柏舟居然在这里,一丝惊讶闪过,她问道:“你...什么时候来的?”

    “才来不久,我有些睡不着。你吹的是什么曲子?很好听。”

    苏玉卿犹豫了一阵,才说道:“我只会这一首曲子,名曰《哀郢》。是母亲教我的,我还总吹错调...”

    陆柏舟恍然大悟:“《哀郢》啊...难怪如此悲凉,苏姑娘可是怀念在雪山派的日子了?”

    苏玉卿轻声说道:“陆兄果然聪明。就算过去百年、千年,雪山依然在这里,可是那些人却已回不来了。”

    一夜无事,五人清晨便出了客栈去寻吃食。本来客栈里是有菜的,可以重新炒几盘。但是几人一看那些菜品,还是昨天那几样,顿时没了胃口,就算是新炒的也感觉像是在吃剩饭。

    恰好有家面馆刚刚开门,众人便坐了过去。面馆老板一看,顿时笑逐颜开,问道:“各位客官,吃些什么啊?小店的臊子面可算得上一绝。”

    吃东西就得吃招牌,不然怎么叫招牌啊?

    陆柏舟当机立断,说道:“那就来五碗臊子面。”

    “好嘞。五碗臊子面!”面馆老板笑呵呵地喊着,美滋滋地快速迈着小步向后厨走去。毕竟没什么比刚开店就来客更开心的事情了。

    没多一会,面馆老板就将五碗面端出来了。五碗面摆上来,几人一看,果然不错。五碗面分量相同,里面加的料也是一样多,就像是早就一颗一块的放好了似的。几人一尝,嗯!

    面条厚薄均匀,尝一口,筋道弹牙;臊子里放了不少豆腐、蛋皮、木耳,闻起来很是鲜香,汤汁也冒着阵阵香气,这香气厚而不腻。

    陆柏舟和那布俩人几乎是一口气就把面呼噜呼噜吃完了,甚至还再要了一碗。苏振、徐慕青齐齐地斜了他们一眼,暗骂他们没吃相。二人细嚼慢咽地吃完,也各自再要了一碗。苏玉卿倒是没再要,慢慢吃完便将筷子搁在一旁,笑道:“我就不再要了,已经吃饱了。”

    面馆老板反倒是像猜到了似的,又端着四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出来了。

    等到吃完了面,陆柏舟不禁‘汗流满面’地感叹道:“吃了这面,以后还怎么吃得下其他面啊!回来时一定要再来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