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年代空间:带着百亿物资撩竹马 » 第911章 开门见山的出卖

第911章 开门见山的出卖

    81年,学校的课越来越少,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少。

    王淑梅的实习单位在外贸部,黄部长点名要的她。

    王淑梅原本还有些迟疑——她可是公司的财务主管,她走了,谁给林念禾算账?

    然而林念禾表示:会计可以重新招,但如果她敢跟黄伯伯抢人,他老人家就敢带着警卫连来围了88号院,不打她不骂她,阻断供氧憋死她。

    出于对生命的敬畏,王淑梅同学第二天就喜笑颜开地去外贸部报到了。

    物理系的大部分同学都去了各地的研究所,小部分或出国深造或读研究生。

    还有一个既不要分配的实习单位,也不要出国读研,气得物理系主任任先生追着她打了半个学校,堪称北大本年度第一暴力事件。

    “来来来,老季,你说说她!”

    任先生自知说服林念禾无望,直接把她拎到了季老家里请求外援。

    季老喝着茶,反问:“我说她什么?”

    任先生把林念禾的“罪状”一股脑倒了出来,最后总结:“年年考第一,多好的苗子?不想出国我能理解,但怎么就不能去做研究了?这两个都不想要,留校读研也是好的嘛!”

    季老看向林念禾:“真不想?”

    林念禾乖巧点头:“真不想。”

    “那就不做嘛。”季老一锤定音。

    任先生:“……?”

    他是让季老劝劝她的,这怎么一秒钟就被说服了?

    季老清了清嗓子,看着任先生说:“老任,你也不要太古板,不是只有搞科研才是为国家做贡献,赚外汇和交税也是很重要的嘛!”

    任先生一心教育和研究不知道这些事情,季老却是知道的。

    这一年来,林念禾单靠着卖口红就搂回来三亿多元外汇。

    季老觉得,再让她发展几年,这个数字怕是要再翻几十倍。

    与其让林念禾去做不想做的科研,倒不如放她出去祸害别国的市场。

    任先生气得直翻白眼。

    他算是看明白了,自己找错了人!

    季老给了林念禾一个眼神,然后说:“念禾,你也表个态。”

    林念禾点点头,自觉说道:“我给学校捐个实验室怎么样?”

    “我是缺你捐的一个实验室?”任先生咬牙切齿地看着她。

    林念禾:“您就说我之前给您的光刻机有没有用吧。”

    “……”

    任先生无言以对。

    不得不说,的确有用。

    而且在后续的研究中,林念禾也没少给予他们金钱支援。

    毕竟在当下,光刻机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预算很有限,若不是林念禾拿钱,项目很可能就中止了。

    任先生现在很尴尬,有种拿人手短的感觉。

    但他又实在舍不得林念禾去下海经商。

    “老任,”季老清了清嗓子,说道,“你看,念禾去经商,然后建学校、捐助科研,这给国家挖掘了多少人才?你把她拘在研究所里,她一个人的作用还能比一千、一万个人大?”

    任先生看看季老,这才想起来季家的小孙子季铭亦已经在各个山区跑了快两年了。

    这样想想,林念禾去经商似乎也没那么不能接受了。

    只是他面子上仍有些挂不住,不想自己被这样轻描淡写的一两句话说服。

    季老睨着他,直接说:“就说这些,我是不会逼迫念禾做不想做的事情的,这是***孙女,我能给你解释两句已经算给你面子了。”

    自打林念禾那年在香江生死一线后,季老对她的包容度就无限度提高。

    可以说,只要林念禾不是杀人放火作女干犯科,老人家都不会与她为难。

    任先生呼吸一滞,看季老的眼神颇为哀怨。

    不给他人,连句好听话都不说。

    这老朋友是越来越没法要了。

    林念禾适时笑着敬了杯茶给任先生:“任老师,您别生气了,虽然我不在研究所,但我永远是您的学生。如果以后真有什么难题需要我来解,那我有空的话一定义不容辞。”

    这话说得很漂亮,任先生顺势接过了茶盏。

    “行吧。”

    他点了点头,终于说服了自己,放林念禾离开。

    季老笑眯眯地问他:“要不要留下来吃顿饭?”

    “不了,学校里还一堆事,”任先生摇头,“77级学生特殊情况太多了,安排工作很吃力。”

    这话可不是托词,这一批学生有的已经结婚生子,再不然就是老家里父母年事已高,安排工作总是要考虑到各个方面。

    任先生原本想直接离开的,但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便问林念禾:“你们班另外的那一个女同学赵海妹,她家里是什么情况?”

    “嗯?”

    林念禾愣了一瞬,下意识问,“海妹怎么了吗?”

    任先生叹了口气,说道:“她也不想留在京城,想要回老家去,可她家那边就没有相关单位。”

    林念禾还真不太了解赵海妹的家庭状况,赵海妹没有说起过,她也没有细问。

    尤其在她搬去88号院后,两个人的交流基本就只在课堂上了。

    不过林念禾倒是知道赵海妹一直很努力地抄写稿子赚钱,而她平时的吃穿却并没有因为工资增加而变好。

    “我不太了解她家的具体情况,”林念禾说,“不过她家条件一直不大好,她平时生活特别节约。”

    任先生瞧着林念禾:“你替我问问?如果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提,她是个耐得住性子的好孩子,很适合做科研。”

    林念禾不想揽劝人的活儿,只说:“那我可以帮您问一问她有什么需求,具体如何谈,只能您与她说了。”

    “行。”

    顶着任先生着急的目光,林念禾也没敢拖沓,与季老道别后就跟着任先生回了北大。

    一路上,任先生没少唠叨她要详细了解赵海妹的情况,还拍着胸脯表示不管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提出来。

    林念禾觑着他的神情,很确定任先生是真心实意的。

    于是,她回了学校就直接去赵海妹常在的图书馆角落找到了她。

    “海妹,任先生说了,只要你肯留在京城的研究所,有什么要求都可以!”

    林念禾开门见山地把任先生卖了。